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地震预报已有成功案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02:29 新晚报

  对于人类,地震是一种能带来灾难的自然灾害,为了减轻地震灾害,首先要进行“地震观测”。为了地震预测和预报的需要,还要对地震相关现象进行观测,称为“地震前兆观测”,其观测目的是要抓住大地震发生之前的先兆。地震监测手段主要有测震、电磁、地形变、地下流体四大类。目前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全国地震台千余个

  我国多年来,通过对孕震过程和地震前兆的深入研究,形成了阶段性渐进式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和工作程序,把地震孕育和相应的预报分为长、中、短、临四个阶段。其中长期预报是指未来10年内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中期预报是指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短临预报是指对未来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临震预报是指对未来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目前,我国已建成专业地震台400多个,区域遥测台网27个,地方、区域台站900多个。

  多次预报获得成功

  我国地震专家认为,地震是有前兆的,对于一些地震是可以做出预报的。目前,我国对中长期地震的预报已比较准确,在短临预报方面也取得了多次预报成功的实例。如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的临震预报;1976年8月15日四川松藩7.2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和1995年7月12日云南孟连7.3级地震,1996年6月4日新疆伽师6.0级地震,1998年10月云南宁蒗5.8级地震、2000年1月12日辽宁岫岩5.1级地震的短临预报等。当然,这些较成功的预报在破坏性地震中占的比例还不大。总体上说,地震预报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震后10分钟确定地点

  黑龙江省已建成11个专业台站,三个区域地震遥测台网,20余个地方地震观测站,还有为数不少的地震宏观观测点。现在对全省大部分地区3.0级以上地震、局部地区2.0级以上地震,在震后10分钟内可以确定出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强度,为政府快速有效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十五”中国数字地震网络项目完成后,黑龙江省地震监测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从而为地震预报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观测资料。“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的地震监测基础建设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地震监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地震预报水平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黑龙江省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 李登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