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校师生=退休文化站长+8岁艾滋男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08:55 沈阳今报

  

全校师生=退休文化站长+8岁艾滋男孩

  亮亮与外界总是隔着铁丝网。

  

全校师生=退休文化站长+8岁艾滋男孩

  孤独的快乐。在辽宁省宽甸县宝山村有一所“爱心小学”,这所小学里只有一名老师和一名学生。

  8岁的男孩亮亮因为是艾滋病感染者,不能进入当地正规小学读书,一年前他的入学曾引起村里的恐慌,大量小学生争相转学,躲避艾滋病。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有关部门想出了开办这所“爱心小学”的办法,而这样的爱心来得又是如何的叫人辛酸?

  只有一个学生的学校到底是什么样的?带着疑问,2005年11月底,我们来到辽宁省宽甸县,在石湖沟乡找到了这所学校。

  学校的名字叫“辽宁省宽甸县宝山村爱心小学”,这里唯一一名老师名叫王立新。记者看到,由于挂的时间久了,爱心小学的牌子已经褪色,几乎看不出来了。

  一间不足10平米的屋子就是教室,一台电脑、一张讲桌、一块黑板外加脸盆、香皂、毛巾等日常用品是这所爱心学校的全部家当。

  王老师说,这所学校的成立就是为了这位名叫亮亮的学生,而亮亮之所以能够享受这种特殊待遇是因为他有着一个让人辛酸的特殊身份,那就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一个只有八岁的孩子怎么会感染了艾滋病?这个病与这所特殊学校又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得从9年前说起。

  艾滋男孩

  9年前,从国外打工回来的王先生被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查出感染上了艾滋病毒。雪上加霜的是,他的爱人也不幸被感染上了,由于对艾滋病危害程度认识不够,在感染上艾滋病的一年后,王先生的爱人怀孕了。

  1998年,亮亮出生了,经过当地防疫部门的检测,亮亮一出生就感染上了艾滋病。

  就在亮亮被确认为艾滋病感染者后不久,厄运接踵而来,他们全家患上艾滋病的消息被透露出去了,全村人一下子如临大敌,纷纷与亮亮家断绝了往来。

  在村庄里,全家人处在一种完全的孤立状态,也正是因为如此,从小时候开始,亮亮就没有伙伴,每当小伙伴们在快乐玩耍的时候,亮亮只能在一旁羡慕地看着。而当他试图靠近那些小孩的时候,他们都会马上躲得远远的。

  就是在这样的孤立的状态中,亮亮长到了7岁,而这个年龄正是他该上学的时候了,没有想到的是,因为他上学的问题,亮亮所在的村庄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辽宁省宽甸县石湖沟乡小学教师金顺英说:“陆陆续续有几个孩子就不来上学了,或许朝中离我们这块比较近,然后都转学了,转到朝中去了,然后学生流失也比较多。”

  亮亮来了,其他的学生却走了,这样的事情持续了三天,校长找到亮亮的母亲,叫她把孩子领回去,说学生都不敢来上学,家长都有意见。

  对于学校提出的要求,亮亮的父母有些难以接受,他们决定请宽甸县防疫部门做做思想工作,重新给予亮亮上学的机会。

  辽宁省宽甸县防疫站站长徐立志说,前后做了两三次工作,“都是做大型工作,跟乡里面,教育局,还有村里,当时村委会也出了很多力,他们也都想方设法做通老百姓工作。”

  宣传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村民答应专门为此召开一次全村村民大会,讨论是否同意学校接收亮亮的问题。但讨论最终的结果还是拒绝亮亮入学的要求,要是学校接纳亮亮的话,他们就将让他们的孩子集体转学。

  爱心小学

  对这样的结果,让乡里和县防疫部门都犯了难,一方面是亮亮有上学的权利,不管他是否是艾滋病感染者,另一方面是村民的坚决反对,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教育、防疫部门和乡政府经过几次磋商,最终决定为亮亮单独开设一所学校。并且为学校起了一个很有寓意的名字,叫“爱心小学”。

  成立一所学校,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要有教室,其次要有教师,那么教室设置在哪呢?考虑再三,政府部门把教室选在了村委会里,第一那里能够提供暖气,保证亮亮在冬季也有一间温暖的教室,另外村委会离村小学不到二十米远,这样还能让亮亮体会到一种学校的氛围。

  教室的问题很快解决了,但是为亮亮找一个授课老师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

  当地的副乡长说:“当初的时候,就在咱们这个乡里的干部,基本上同意了,但是当他回到家以后,同这个家里的老师和孩子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时候,就遭到家里的反对,因为这个事吧,我们找了同一个老师就这样告吹了。”

  同样因为对艾滋病的恐惧,找到的人选一个一个地告吹了,当政府找到乡文化站退休的站长王立军时,已经是第五个人选。

  谈到当时的情况,王立军说:“当时我觉得这事有什么了不得的,19号就来筹备,就建这个学校。就这些东西,拉旗杆,拉这个桌子,20号就是爱心小学开学仪式。”

  一个老师,一个学生

  2004年的11月20日,在县教育局、县防疫站和当地乡政府的主持下,以升旗的仪式宣布这所学校的正式成立。从那以后,每个星期一,王老师都要带着亮亮举行升国旗仪式。

  王老师告诉我们,虽然学校只有一名学生和一位老师,但是为了能够让亮亮更多地认识到学校这个概念,他尽可能地按照正规学校的模式来教育亮亮。而每天到上学的时候也是亮亮最高兴的时候。

  亮亮的妈妈:就是愿意上,不管学习怎么的,就是爱上学,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告诉我,明天早上去上学,礼拜天都问,明天上不上学?

  对亮亮来说,在学校里他不仅仅能学到知识,更让他开心的是,王老师每天都给他安排了一节体育课,陪他一起玩。

  由于亮亮所在的这个特殊学校与村里学校的距离还不到二十米,所以有时候,王老师还能带着亮亮进入那个学校,借用他们的操场踢踢足球。

  面对开心的亮亮,王老师感觉更多的却是难过。

  王老师说:“他愿意跟那帮小孩儿,看人玩,他也愿意往一起凑合,但是人家是敬而远之啊,不和他玩,他也就孤独,作为老师真的感到他很可怜。”

  作为亮亮的老师,王老师不仅仅是要陪亮亮玩好,最重要的是要让亮亮学好,针对亮亮的特点,王老师为他设计了一套与正规学校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和作息方式。

  他介绍,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积极性很难调动,所以就得充分利用玩这个时间。“下课了,我问他现在怎么玩,玩一会,停下来,让他先背一首诗,背好了再开始玩。就这样强化他的记忆。”

  恢复童年

  王立军还告诉记者,从亮亮未来成长的角度考虑,他并不希望这样的学校长期存在,亮亮还是应该早点重新回到集体中去。目前教育部门还在继续协调,争取让亮亮早日回到村学校中。并表示亮亮上学的全部费用由当地政府承担,当地卫生防疫政府免费为亮亮全家提供药物与治疗。

  王立军说:“我非常希望我这个学生,到他应该去的地方———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那才是他真正需要的,在我这里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最后他说:“到该去的地方,和那边的好朋友在一起。玩,学,恢复他的童年。”

  据央视“共同关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