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黑山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大提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09:38 锦州日报

  本报讯李明、记者杜江报道:黑山县新兴镇变全面发展“公”树为大力发展“私”树,空前调动了农民植树热情,5年造树5万亩,相当于上世纪50年造林成林面积的总和。这仅仅是黑山县加速发展非公有林的一个侧面。仅近两年黑山全县发展非公有林面积已达到15万亩,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在这个县没有造林工程项目,地方也无资金投入,加上这几年国
家种粮政策的调整,农民对造林不感兴趣,影响了林业的发展。

  面对现实,县里的决策者和相关部门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科学的形势分析。他们把林权改革作为发展林业的关键举措来抓,先改制后栽植,不改制不栽植,做到除城区及特殊景区的公益林外,不栽一处姓“公”的树,并坚持“谁造林、谁经营,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落实林权,做到“林木有其主,林主有其权,经营有其利”,放手允许对现有集体经营林依法合理转让,把非公有制林业搞活。随后,他们开展了大规模的宜林地普查工作,确定了发展非公有林的重点。即绿化沙滩,绿化树庄,绿化四旁;加大迹地清理和迹地还林力度,进一步完善农田防护林和绿色通道建设。明确了发展非公有林的目标和方向,并进行了科学统一规划。每逢造林前,他们都要营造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全县干部群众对林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

  工作中,他们十分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新兴镇在创新机制上实行了“三不限”,即不限主体身份、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年限。欢迎外地人投资造林,倡导公司和农户的合作造林,鼓励本地大户造林,广泛发动农户投资造林,对农田林网进行改造,竞标到户,资金抵押,签订合同,成林兑现。县里及时总结这一典型经验,并多次召开现场会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林业的发展。搞好服务工作是黑山县加快非公有林建设的一大诀窍,县里及有关部门的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解决非公有林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乡、村干部经常深入到林地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