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散步变成一种记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23:10 财富时报 | |||||||||
在当今社会,“快”逐渐成为日常用语中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 “快!”我们时刻在催促别人,也时刻被别人催促着。Comeon!——多少不懂英语的人竟然从电视里学会了这 个词。没有人明白我们急着赶到哪儿去,但全世界的人都在互相招呼:“快!快!快!……”
追求高效率、高速度、高发展,已成为当代人的一个基本共识,一种行为准则。它对20世纪人类生存现状和前景所 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决定性的、无所不在的。它不仅更新了我们的时间观念、空间感受,重塑了生命和物质的定义,而且对 人类的心灵状况、语言方式和精神时尚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时至今日,效率已从乏味的行政事务和经济运作升华为一个 神话,速度则形成了一种品格。 一百多年前的1900年,曾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奇迹之年”。奇迹首先是在速度上体现出来的——1900年,世 界上第一辆电车出现在纽约街头;飞艇“齐柏林号”在德国首航;第一道无线电波跨越大西洋;世界之都巴黎有了第一条地铁 。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交往方式都将被更大的能量和推动力所改变,以更高的效率和更 快的速度在新世纪齐头并进。 效率神话首先是速度神话。它凝结在日常事物、符号、各种统计数字的深处,对人类的生存施加影响。我们可以将速 度神话看做一种程序,其开关只有一个字:快。快的程序一旦启动,生活似乎就再也慢不下来了。 什么都是快的——快餐,快照,快报,快件,快艇,特快列车,邮政快递,相机快门。甚至,死亡也是快的,车祸使 它的到来变得猝不及防。如电动机车挂在五档上,其速度也许正好符合20世纪对死亡的看法,刹车是刹不住的。 在这个时代,散步的悠闲乐趣和缓慢节奏似乎成为了一种记忆。 问题在于,非得那么快不可吗?生命中某些真正珍贵的东西效率可能并不高,速度也并不快,就像是青草静静地生长 ,不能用分钟和小时去丈量。然而,当代生活就像是一只上了发条的橙子,现实的神经纤维被效率的发条拧了又拧,到处是时 间加速度的滴答声。生活的各种碎片在读秒声中快速切换,我们经常生活在别处:出租车上,地铁上,飞机上,电话上,电视 直播上,电脑网络上,电梯上。 20世纪的人对时间普遍怀有瞬息即逝、怎么也抓不住的感受,这种感受在可口可乐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如果说葡萄酒体现了过往时代的时间品质——醇厚而悠长,那么,可口可乐所表达的则是另一种质地的时间:一种由 气泡和无缘无故的亢奋临时构成的时间,一种每分钟都在走气、两小时就会失效的时间,它的存在完全是概念化的,它的甜蜜 来自配方——是那种无根的、人造的、纯属虚构的甜,从未被雨淋过,被风吹过,被太阳晒过。喝一听可口可乐的时间,太轻 ,太短暂,太多泡沫,要喝就得赶紧喝掉,趁它还在冒泡——这就是可口可乐给时间下的定义。 在这个定义中,我们所看到的与其说是时间本身不如说是现代人对待时间和生命的一种后现代态度——他们只注重生 命的当下状态,他们对悠久、对永恒不耐烦。 想起20世纪最重要的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写过这样两行诗: 当我倦于赞美落日和晨曦, 请不要把我列入不朽者的行列。(行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