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委书记更替 市民期待城市发展新战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02:17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实习记者欧阳波发自北京 12月6日,辽宁省大连市市委领导变动。主政大连五年的大连市委书记孙春兰离开大连,出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担任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的张成寅,将接替孙春兰,出任任辽宁省委委员、常委和大连市委书记。 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城市,大连近十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在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主政大连时期,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口号
“在孙春兰主政大连期间,留给大连老百姓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所提出的‘大大连’的战略发展计划。”大连当地的一位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随着旅游经济和港口经济的拉动作用,大连老城区的发展空间日益局促,要保持花园城市的形象,在老城区再建设高楼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当时大连的对外开放度逐步加大,国内外投资商逐渐增多,开发区的面积也很有限,孙春兰适时提出了“大大连”的发展战略计划。 按照孙春兰的“大大连”计划,大连市的发展将形成“两城三星”的格局,大连的老城区和新城区构成了“两城”,庄河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形成“三星”的格局,最重要的是主城区的面积按照“西拓北进”的思路在扩展,大连城区西拓至旅顺、北扩至金州。从今天的大连看来,“大大连”的计划在扩充城市面积上基本达到了设想。 今年55岁的张成寅,在履新前的职务是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而在此之前,张成寅曾经从1996年起担任过昆明市的市长,在卸任市长后调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如今又回归到地方担任市委书记。 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行,当时张成寅正好在昆明担任市长。而为了迎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的召开,张成寅积极投身当时昆明的市政建设。据从小在昆明长大、现在北京大学读书的王凡同学回忆,昆明召开世界园艺博览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发展,特别是铺了许多公路,治理了一些污水河。 大连当地媒体的一位人士表示,新任市委书记将提出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可能是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 相关专题:中国重要人事变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