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洋山深水港即将开港专题 > 正文

洋山港为景:“茄-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09:10 解放日报

  

洋山港为景:“茄-子-”

  图为劳模们参观洋山深水港,其中一位在江南造船厂工作了38年的“老码头”(右二),在小洋山新码头上兴奋地拍照、做导游。

  

  本报讯(王志彦 杨群)“上海市民看洋山”活动昨天正式启动, 40多辆大客车载着 2500名上海市民,参观了东海大桥和洋山深水港区。冬日中的洋山,美丽尽收眼底,这份美让市民代表着实兴奋了一把。

  9点 30分,简短的活动启动仪式在南汇芦潮港 A2公路出口处举行。鼓乐阵阵、彩带舞空, 160名市民分坐 4辆大巴出发前往洋山港。此后每隔半小时,就有一批市民踏上这快乐旅程。

  “茄子!”一路赏来,除了呼呼作响的海风,听到最多的就是这留影时的欢呼。 2500人看洋山,看出的是“ 2500个”不同的洋山,因为,每个人眼中的洋山都有别样的风景。

  “这么短的时间,造这么长的跨海大桥,这里的建筑工人应该是劳模群体!”凝视车外银龙卧波般的东海大桥,全国劳模们感同深受,虽然他们与大桥、港区的建设者们未曾谋面。

  “没想到这么快!”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屡屡发出这样的赞叹。没想到 32公里多长的跨海大桥这么快就建成了,没想到最新的技术研究成果这么快就运用到港区建设中了。所谓“内行看门道”,这些专家,用自己的专业眼光“鉴赏”着东海大桥和港区码头的每一处细节,赞叹之声频频。

  

复旦附中高一( 5)班的学生们开心地跑下车,拉着两位老师一起拍集体照。“全校只有我们一个班级获得了今天的参观机会!”两个女生一边自豪地介绍,一边忙着摆姿势。

  观景平台上,还跑动着身穿红色制服的志愿者。他们五六个人一组,两小时换一次班,负责接待前来参观的市民代表。他们中有的是刚刚退伍的军人,有的是南汇当地的青年,有的是几年前从三峡“移民”到南汇的“新

上海人”。

  2500人看洋山,看出的是“ 2500个”不同的洋山,但感触是相通的:自豪,为今日洋山的魅力陶醉。

  下午 5点 30分,暮色渐浓。首日参观的最后一辆客车驶离东海大桥。在有限的参观时间里,他们记住了洋山的美,记住了洋山的精神。

  据悉,今天还将有 2500名市民参观洋山港。此外,本月 17日和 18日,还将进行“上海市民看洋山”的第二阶段活动。整个活动将有上海社会各界万余名代表参加。

  本报记者 金定根摄

  当视线在洋山相会(刊第 5版“新闻视点”)

  相关专题:洋山深水港即将开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