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弑君:自以为智,而适成其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11:48 三联生活周刊

  弑君:自以为智,而适成其愚

  李治亭认为,吴三桂被人唾弃所谓“反复无常,见利忘义”,更多来自于明亡后他的作为。

  吴三桂消灭李自成起义军后,南明朝廷不知他已经投降清朝,有人甚至称赞他“克复
神京,功在唐郭、李之上”,拿他和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相比。南明弘光政权皇帝还称赞吴三桂“雪耻除凶,功在社稷”,并封他为蓟国公,派专人将五万两白银的赏赐从海路运送给他。《明季南略》记载,南明弘光政权上层如此加封吴三桂,而“举朝皆知吴三桂无心本朝,而奸党故欲崇之,已寓卖国之意矣”。果然,吴三桂在接到南明使团的信件和册封文书后,不启封原件交给了摄政王多尔衮。不但如此,吴三桂还对南明使团的到来表示“清朝法令甚严,恐致嫌疑,不敢出见”,并谢绝了南明政权的一切赏赐。不过此时的吴三桂表示对南明“终身不忍一矢相加遗”,甚至在多铎消灭南明弘光政权后,还在清朝为崇祯修陵墓时主动捐银一千两,表示不忘故主。

  然而吴三桂最终在对南明政权的追剿中却穷追不舍。清朝官书《清世祖实录》和《清史稿》等诸多文献都记载了吴三桂在顺治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上奏顺治皇帝,要求消灭永历皇帝的奏章,并提出所谓不灭永历,有所谓“三患二难”。当年“终身不忍一矢相加遗”的话此时早已被他抛在脑后。征途中,吴三桂收到朱元璋第十三代孙、永历皇帝的亲笔信,指责他“抑或封王锡爵之后,犹欲歼仆以邀功”,“岂天覆地载之中,独不容仆之一人乎?”永历帝那封信里的话,最终竟成了吴三桂命运的预言:"将军自以为智,而适成其愚;自以为厚,而反觉其薄”,“奕祀而后,史有传,书有载,当以将军为何如人乎?”

  吴三桂最终不考虑永历质问他将来如何做人,在抓捕永历后,和吴三桂在一起的内大臣、满将定西将军爱星阿提出将永历献俘北京,让朝廷处置,而吴三桂为了确立自己的不世之功,力主朝廷将永历就地处决。四个月后,清朝廷批复到达云南:“仁皇帝命恩免献俘”,“着将永历正法”。在如何处决永历的过程中,吴三桂显现出对前恩主的残忍无情。爱星阿等清将认为,“永历尝为中国之君,今若斩首,未免太惨,仍当赐以自尽,始为得体”。但吴三桂决意“骈(斩)首”。最后仅因为安南将军、满将卓罗极力反对,以永历“也曾当过中国皇帝,应当全其尸首,何必用斩!”吴三桂这才勉强同意。

  削藩和叛清:反复无常的悲剧

  后来的乾隆皇帝对吴三桂极力要求入缅甸消灭永历皇帝的目的评价说,吴三桂坚决要求消灭永历皇帝,无论是招降缅甸、攻击李定国还是招降白文选,都是出自他的策划。但是他的策划哪里是为我们国家考虑!……“彼之为宣力,皆所以自为也!”

  “三藩之乱”平定后,有人在云南楚雄题诗咏谈,所谓“擒人即是人擒路”。在吴三桂等三藩日益坐大时,康熙皇帝却开始削藩。这从根本上伤害了为清朝卖命一生的吴三桂及其势力的利益。对于削藩的方式,年轻的康熙皇帝坚持认为:“吴、尚等蓄彼凶谋已久,今若不早除之,使其养痈成患,何以善后?况其势已成,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制之可也。”

  李治亭认为,康熙将尚可喜当作凶谋毫无根据,实际上,尚可喜至死未背叛清朝,而康熙怀疑吴三桂早有异心也缺乏根据。吴三桂虽然看重自身利益,但反叛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满族统治者对于拥有实力的汉族异姓王有畏惧心理,并由于康熙撤藩措施不当而直接导致。《平滇始末》记载,吴三桂侄子和女婿对康熙撤藩的直接反应是,如果顺从朝廷撤藩的命令,“就迁于辽东,他日朝廷吹毛求疵,我们只能引颈受戮!不如举兵,父子可保全!”可见吴三桂再次反叛清朝,并非完全是野心使然,更多乃是对康熙撤藩政策和手段的绝望。

  1681年吴三桂叛军被全部肃清后,吴三桂的子孙后代最终被彻底杀光。在战争中,康熙为了分化瓦解吴三桂盟军,曾经多次以诏书形式明确表示赦免一切归顺的前吴三桂部下和盟友。但在吴三桂实力被彻底消灭后,这些人中的骨干又被康熙罗织各种罪名清除。在李治亭的采访调查中,今天吴三桂部下的后裔仍然说:祖上早已传话,当年凡是副将以上的将领都被杀头。这与清史的官方记载完全吻合。

  李治亭认为,简单将吴三桂称为“逆贼”和“逆臣”的说法,仅仅是康熙以来清朝给吴三桂作出的结论。无论是生前谋反的吴三桂还是寿终正寝的洪承畴,在天下平定、开始大力宣扬“臣节”的清朝中叶,所有曾经备极哀荣的前明降臣大多被清朝列入“贰臣传”。“吴三桂这个人,因为反复无常,见利忘义而备受人们谴责。”但是李治亭认为,“将战争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也有违历史事实,是不公道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