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北平十五个大中学校宣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8日18:17 12-9运动纪念馆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六日)

  国民政府,行政院,军事委员会钧鉴;全国各报馆,各通讯社,各杂志社,各机关,各法团,各学校,各学生团体, 及全国民众公鉴:

  频岁民族多难,失地丧权,已至于无可让步之地。近则北方各省复有组织特殊政治机
构之酝酿,自叛逆殷汝耕倡乱冀 东,汉奸益形活跃,背景所在,尽人而知。顾其范围,又岂止此华北之经济利益,乃至于领土主权,转瞬将非我有,强敌已入 腹心,偷息绝不可得。自治不幸实现,则在“防共自治”名义之下,敌骑可以恣意冲撞,即我民族覆亡之时。数年来之教训, 以夷制夷”既不可行,而“苟求偏安”又岂事实所许可?此时之势,抵抗为唯一出路,若犹高唱“协调,忍耐,”岂将俟破亡 而后为最后关头乎?

  吾民誓死反对断送领土及主权之自治行动以及任何变相之独立阴谋,以其纯为暴敌所一手造成者也。凡有倡言自治之 人均为汉奸,民族之蟊贼,人人皆得而诛之。应请政府立即下令讨伐首倡叛乱之殷汝耕,收回冀东,以保持领土及行政之(《 读书生活》登载此宣言的原题为《北平学生之声》,《大众生活》的原题为《北平各校通电》)完整。虽然,今日之华北,敌 方伸手攫取而我政府果有何对策。地方当局具何决心,吾民殊不能了然。推而广之,我对敌之外交政策究作何决定,吾民以无 从知之,国家之外交手段,自不能任意公开,顾外交大计则未闻有不可告人者也。政府诚以民族存亡为重者,应即公开外交政 策,更应以吾民以集会结社言论之自由,俾真正之民意得伸而作为抗敌政府之后盾也。

  今日而欲求生路,唯有动员全国抵抗之一途。不战固不得幸生,即一切局部抵御,亦无裨于大局。吾民要求政府立即 领导全国民众以四万万人之力量发展民族斗争;一方实行与一切被压迫民族,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及敌国内以同情心对我之人 民密切联合;并取消一切对敌债款,没收敌在我境内之一切财产,及汉奸之逆产,以充实抵抗力量。民族解放之途径,舍此莫 由。十一月十九日五全代会蒋介石先生对外关系演词中谓:“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 不轻言牺牲。”吾民兹以今日之情形为问:和平岂尚有望?最后关头岂尚未到?若尚固执“安内攘外”“生聚教训”之见,诚 恐内部既不得安,外患又与日俱甚,将见国亡之后,适受敌人之“教训”,资敌人以“生聚”也。阿比西尼亚以褊小之国而能 动员民众抵抗意大利之侵略,使其强敌不得畅所欲为;“九一八”之变,我以不抵抗而丧失东北四省之地,抵抗与不抵抗之悬 殊如此。“一·二八”之役,我以局部作战,虽赖民众之拥护而造片段光荣。然卒有停战协定,长城各口之战,亦以局部抵御 而留塘沽协定之羞,则又不动员全国之结果也。长城淞沪诸战役,敌以倾国之师,挟械精饷足之利来犯,而犹在沪三易主帅, 在长城迭受创击者,则以吾民众之纷纷起立,无论在物质上在精神上均予我军以援助也。向使当时即能动员全国,又焉至于有 今日之形势哉!是知我之力固足抵抗也,今而急起事尚可为;若再因循,后将无及矣!

  设今日而犹存“偏安”之幸心,以华北乃至沿海之地事敌,抹财货退处隅陬,以为假我数年,屯聚训练,然后有为, 是何异于痴人梦想!敌蚕食以进,数年之后,隅陬之地亦将不免于亡,则岂具“国则必亡,我独后亡”之决心乎?设今日而犹 行“佯战”之手段,驱地方军队作战,而中枢靳一弹而不给,且与敌交饮香槟,则局部虽坚苦支撑亦无能为力,终复产生停战 协定,而亡国随之矣。故吾民深不愿思及〔也〕者,而惟冀政府出以动员全国抵抗也。

  吾民置身危城,日受熬煎,顾瞻前途,已不能再事容忍,愿对政府作如左之请求,希国人共起督促之:

  一、誓死反对“防共自治”。请政府即下令讨伐叛逆殷汝耕!

  二、请政府宣

  布对敌外交政策!

  三、请政府动员全国对敌抵抗!

  四、请政府切实解放人民言论,结社,集会之自由!

  私立北平燕京大学学生自治会、国立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各班代表联合会、国立东北大学级长会 、国立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三院学生自治会、国立交通大学北平铁路管理学院学生自治会、国立北洋工学院学生自治会、私立朝 阳学院学生自治会、私立华北学院学生自治会、河北省立法商学院学生自治会、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学生自治会、北平市立第一 女子中学学生自治会、私立北平今是中学学生自治会、私立北平艺文中学学生自治会、私立北平崇实中学学生自治会同启

  二十四年十二月六日

  《大众生活》第1卷第6期,1935年12月21日

  "《读书生活》第3卷第4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