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年将力保355万大学生就业率达72.6%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06:39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季谭发自北京 昨天召开的“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明确表示:明年355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将继续保持在今年72.6%的水平。 为了促进该目标的实现,从明年起,人事部、教育部等部门将组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人事部等部门还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今年国务院18号文件中,标题就是‘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这表明在当前情况下,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面向基层就业。”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择业指导处处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毕业生就业指导分会秘书长曹殊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据曹殊介绍,改革开放以后到现在,GDP增长对于就业的拉动下降了2/3。“原有计划分配渠道打破了,新的渠道却没有了。只有有了这个就业的畅通渠道,才有想不想去的问题。没有这个渠道,大学毕业生就去不了,所以现在的根本问题,就是政府要适应当前经济体系的要求,建立一个下基层的长效机制。”他说。 这种长效机制主要指两块:一块是政策性的,比如现在出台的18号文件;另一块实际上是应该建立一种经济补偿制度,也就是教育经济补偿体系,这一套体系是前面所说的政策的保障。政策是引导、是打开通路;而教育补偿体系的建立是保障路的畅通。 “比如说现在很多地方的财政非常困难,毕业生去了,但是开不出工资来。必须用转移支付的办法,使他能够生活下去。有些地方政策规定,到艰苦的地方去可以免除助学贷款,这也是一种补偿。”曹殊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首要问题就是建立经济补偿机制。 为使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在今年的水平,昨天的会议明确,从明年起教育部将启动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和“农村教师岗位国家支持计划”的试点。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讲到助学贷款问题时也曾说,大学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并达到一定年限,国家将代偿其在校期间的助学贷款,具体办法正在研究中。 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近几年每年的增量都在60万人左右,未来几年,还将以数十万的数量增长。”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分管就业的副司长刘大为表示,但是2005年全国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其中500万要用于确保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只剩下400万个就业岗位,而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劳动力数量很大。因此,毕业生要面对现实,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也认为,在“十一五”期间,社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每年500万左右,新生岗位基本处于求大于供的局面,但是在“十一五”的后期,这种情况就会出现一个拐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