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改革林权制度开拓就业再就业渠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09:30 黑龙江日报 | |||||||||
本报讯林业资源型城市伊春,自实施“天保”工程后,使出浑身解数,在建立就业培训网络、成立劳务中介市场、进行政策扶持、开展劳务输出基础上,近年又通过发展家庭经济、改革林权制度两项举措,开拓就业再就业渠道。目前,伊春登记失业率已低于省定控制指标0.8个百分点。 “天保”工程后,伊春林业职工大量下岗,比例高达42%,且每年尚有近3万名新增
那么,如何使这些人短期就业再就业,长期致富奔小康?伊春作出扶持职工发展家庭经济的决定,并出台系列优惠政策。 目前,伊春仅从事木耳栽植的职工户就达3万多户,年栽植木耳4亿袋,成为全省最大的木耳生产基地。 这个市的五营林业局,现有7000多职工栽植木耳,年产量高达2500吨,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户均纯收入近3万元。而且,每逢木耳采摘季节,栽植户需大量雇工,为此每年都有2000多名外局人员到此打短工。 据了解,凡有自营经济项目的家庭,都能一家上项目,全家就业再就业。经统计,现伊春从事家庭经济人员已达28.1万人。 所谓林权制度改革,即是在林地所有权归国家前提下,将部分林地经营权卖给职工,林地上的林木所有权,归造林者,并可自由流转。 王敏属伊春“转岗分流”职工,他在自家林地上栽植落叶松和杨树16.77万株。他说,再过六七年就可见效益。那时,按现在的木材市场最低价计算,他的林木总值可达100多万元,不但如此,王敏还与妻子每年在林下栽植木耳和北药,年获利2万多元。 现在,伊春已在5个林业局进行了林权改革试点,流转“民有林”8万公顷,安置下岗职工3000人,且同样是一家有林,全家就业再就业。 发展家庭经济与改革林权,使伊春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03年和2004年,伊春当年新就业人数分别超过当年登记失业人数2146人和8889人。2004年,伊春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4%,低于省定控制指标0.2个百分点。今年1月至9月,伊春完成就业再就业312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8%,低于省定控制指标0.8个百分点。 “生态”和“生活”两手都要硬 王敏学 有一种说法,叫做“不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显示了人们保护环境的决心,值得称道。但养育绿水青山是需要时间的。在这一过程中,安排不好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他们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难免会受到伤害,也会最终影响到生态建设。所以,一手抓生态,一手抓好就业再就业,就显得十分重要。 伊春提出,“再困难绝不向林子伸手,再困难绝不以资源换取暂时利益,再困难绝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他们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家庭经济、推行“林权改革”,把保护生态与安排好人民群众的眼前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一手抓生态,一手抓就业再就业,互为依托,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看到了大自然的慷慨。树多了、山绿了,药材、蘑菇、木耳、松子,满山遍野。环境变好,人们的经济收入也同步增加,所以这里的人就更关心生态,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有人想:荒山秃岭,哪里会有这么多的就业再就业门路?这绿水青山不就是摆在眼前的金山银山吗!记者 张平 生态,不是一家一户能保护得了的,就业再就业也不是完全靠市场机制能解决的,当地党委和政府把这两件事都紧紧抓在手上,都抓出了成效,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我们衷心希望我省能出现更多的绿水青山,更多的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