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本报向全市征集民间绝技绝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03:39 重庆晨报

  我市1200余项民间绝技亟待保护,如果你身怀绝技或认识奇人,请拨打966966报名

  本报热线966966报道(记者李晟林祺实习生王曦)昨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段明表示,我市目前共有1200多项民间绝技亟待保护,他们大多因资金问题而面临“绝迹”的危险。

  部分绝技面临消亡

  段主任介绍,从年初的初步普查情况得知,我市34个区县(市)共有1200多项濒危的民间绝技,除了渝中区的川江号子、铜梁龙舞这些知名民间艺术,还有大足剪纸(蝶)、渝北黄印高跷、秀山龙凤花烛、涪陵区御锣等。目前,这些民间绝技都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衰败,甚至部分绝技面临着消亡的困境。

  段主任称,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主要面临资金的困境,许多非常有特色的民间绝技,因无资金注入,艺术家们只能苦苦支撑。而看不到经济利益的年轻一辈,宁愿选择外出打工,“这就造成民间绝技没有继承人的困境,很多艺术家如今都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

  年轻人不愿意学习

  大足鲤鱼灯舞的创始人、如今已88岁高龄的周树人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舞起鲤鱼来已不像当年那样得心应手,两个儿子周克均、周克强自然成了接班人,虽然儿孙们都会舞鲤鱼灯,但扎鱼灯的技术现在只有小儿子周克强一人继承。说起鲤鱼灯的传承,周老无奈的说:“娃儿们虽有兴趣,但真正要学却又不愿意了。”

  而小儿子周克强对鱼灯的未来并不看好,这位已50余岁的中年人认为,影响鲤鱼灯舞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没得钱,年轻人不愿意学,我们也无法宣传灯舞,扩大市场就更说不上了。”

  退休教师推荐巴缎

  昨天,本报开通966966热线,征集那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民间艺术及表演者。重庆大学退休教师许老师打进本报热线,希望能将有巴国特色的巴剧、巴缎纳入征集范围。

  许老师说,自己以前曾见过巴缎,相比蜀绣来说,巴缎有更加浓郁的重庆特色。虽然对于艺术并不是特别在行,但许老师认为,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应该得到所有人的重视,“最重要的是,能将这些好的东西传承下去,找到它的继承人。”许老师认为,相对于皮影戏、竹编这些流传于全国范围的传统艺术,巴国的民间绝技更需要众人的呵护。

  本报966966热线继续征集中国传统民间绝技,如果你是身怀绝技的艺人,希望将自己的技术流传于世;或你认识如此奇人,请拨打本报966966热线,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华民族的浓厚文化魅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