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谋划关键时期的发展蓝图——中共上海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0日09:42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马美菱邵珍

  这是一次具有重要节点意义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着上海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这是一次振奋人心的会议,会议所确定的把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指导思想由理念全
面转化为实践的第一份“五年路线图”,将引导全市人民成功走好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时不我待,舍我其谁!昨天下午,参加中共上海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的同志走出会场,一个信念已经十分坚定:切不可让机遇擦肩而过,切不可让优势付诸东流。就像攀登“华山天险”,站在新起点上谋划新发展的上海,必须要有敢于破冰攻坚、突破瓶颈的豪迈气概。

  把握发展主线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

  认真审议《建议》,“四个突出”随之深深嵌入每位与会者脑际:突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发展这个主题,突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这个重点,突出建设“四个中心”这个目标,突出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这个主线。

  与会者纷纷指出,《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发展主线、指导原则、工作重点、主要任务,符合中央精神,结合上海实际,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上海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有很强的指导性、操作性。尤其是《建议》提出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主线,把上海放在了全球发展的坐标系中,完全符合上海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也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

  许多同志认为,确定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这个主线,全市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工作切入点、着力点、发力点,有利于增强“十一五”规划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市委委员、浦东新区区长张学兵说,增强国际竞争力内涵深刻,既包括企业竞争力,又包括政府服务能力,还包括市民素质。就浦东新区而言,目前要抓住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的契机,从体制机制两个方面着手,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发展以金融业、物流业、高科技产业、总部经济为重点的服务型经济,为上海产业升级作出贡献。

  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事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上海目前的经济发展实际来看,重点要发展好知识经济、循环经济、集群经济,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市委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晓明认为,《建议》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以信息业为基础、金融业和物流业为重点、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以培育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关键,提升上海服务业的层次、规模和能级,方向正确,措施有力。市委委员、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潘龙清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加大吸引集聚跨国中介服务机构地区总部的力度;要进一步优化投资服务环境,扩大现代服务业的涵盖面;要把加快发展壮大金融行业放在突出位置抓推进,既要吸引内、外资银行落沪,又要大力发展金融离岸业务、金融衍生产品,特别是为金融业服务的中介机构。

  着力自主创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未来五年,上海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检验发展好不好的标准是什么?与会者认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切实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许多同志谈到,进入“十一五”后,靠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很难支撑上海进一步发展,必须学会“游泳中换气”,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推进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动力机制转换,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发展速度,抢占制高点,实现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这是上海“十一五”发展的重点,也是上海发展的后劲,更是上海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希望所在。

  市知识产权局局长陈志兴说,上海要继续加快发展,没有自主创新不行。目前制约上海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问题,就是创新动力不足,机制不完善。“十一五”期间,必须把完善创新机制、激发创新动力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市磁浮快速列车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吴祥明提出,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竞争日益激烈,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正面临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的考验,要搞好“三个创新”,科学技术是关键,社会环境和考核机制等也十分重要,我们要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加良好、宽松的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热情,积极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的实施。上海科学院院长曹振全说,目前科技创新工作还存在三方面问题:科技供给不足、科研力量“国家队”较强、“地方队”较弱、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尚不明显。上海科学院作为本市最大的地方科研机构,围绕“市抓实力”,要在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区县抓活力”,要加强与各区县的战略合作,为区县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围绕“企业抓动力”,要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前导技术、行业发展共性技术等技术支撑。

  自主创新,企业必须成为主体。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成明说,当前,上海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要达到GDP两位数增长,一方面要通过抓好大项目,更为关键的是在产业发展中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比重。明年是“十一五”起步年,企业作为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的主体,既要讲效益,又要在短期投巨资开发新技术,风险大、压力大。对此,我们要按照市委提出的“攀登、提升、超越”精神,进一步落实措施,聚焦政策,突破瓶颈,推动企业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力争取得成效。上海盛融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施德容说,《建议》明确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路径,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下一步关键是要在体制、机制、政策上有新突破,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保证。

  抓住发展机遇打出破冰攻坚的大胜仗

  发展,要看准机遇。机遇面前,要有敢于“亮剑”、敢于向困难挑战的豪气和胆略。

  对于上海“十一五”发展来说,机遇是什么?市委委员、徐汇区委书记茅明贵说,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央行上海总部的设立、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推进、世博会的筹办,都是上海加速推进“四个中心”建设、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所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众志成城抓推进、抓落实。市委委员、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刘国胜说,《建议》强调“十一五”期间是上海发展十分紧要的时期,也是发展的机遇期、改革的攻坚期、调整的关键期,我们耽误不得、失误不起。市委委员、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祥麟说,我们要善于从机遇中寻找商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机遇往往与困难和挑战并存。与会者普遍对《建议》中提到的两个“400”印象深刻:到201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00公里,完成市区400万平方米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两个“400”,面临着动迁的艰巨任务。困难面前,许多与会者看到了完善城市功能、解决群众居住困难的大好机遇。市纪委副书记顾国林说,这两个“400”的目标,反映了《建议》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它可以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切实解决好市民百姓的出行问题,我们相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干部群众埋头苦干,众志成城,一定能全面完成《建议》提出的宏伟目标。

  市委委员、市政府副秘书长姚明宝说,当前上海既面临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正处于社会矛盾凸现期,需要我们发扬“嗷嗷叫”的精神,增强破解难题的本领,攻坚克难、锐意改革。而几乎所有的与会者,都有同样的心声。

  坚定信心、团结奋进,落实、聚焦、突破。谋求新发展的上海,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上奋勇前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