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扶贫医疗”为什么遇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08:39 大众网-生活日报

  前几天,济南市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说它“不大”,是因为它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关注;说它“不小”,是因为它涉及到咱们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为了让困难群众看好病,12月6日,济南市正式启动了“惠民医疗工程”,规定凡是持有《残疾人证》、《特困职工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复员军人证》等的10类特困群体,在指定医院看病时,可享受“四免六减”、“五免八减”等诸多特殊
照顾。然而,这项“扶贫医疗”的好政策却没有让医院们因此忙得不可开交。据报道,因为冲着优惠而来看病的患者非常少(见本报12月7日《医院积极患者不多》),以至于一家医院的负责人在分析原因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看病不像购物,没病优惠再多(患者)也不会到医院”。

  真正的原因果然是这样吗?不是的。因为按照这种说法,既然老百姓暂时用不着的东西肯定不会买,那么大卖场、小商店们根本就不用再搞什么“节日促销”、“季节降价”了,凭什么要无缘无故减少自己的利润呢?

  确实,看病和购物是两码事,但老百姓不买“扶贫医疗”的账,还应该有深层次的原因。

  一来,目前的“惠民医疗工程”覆盖面太小。据官方数字说,济南市持有《残疾人证》、《特困职工证》、《低保金领取证》的这10类群体,现在总人数还不足1万人。就算医疗优惠再多,人家没病没殃的,也不可能在某一天扎堆去医院看病。

  二来,目前老百姓对医疗机构的偏见颇多,不敢相信自己能得到真正的实惠。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只是让老百姓在对医院的失望之上又增添了一丝失望而已;刚刚被披露出来的“千万元会诊费内幕”,也没有让更多的老百姓联想到“掠夺”二字;国家发改委连续十几次对药品实行降价,但每次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几个月前济南一家医院推出“扶贫门诊”、“扶贫病房”,同样没有让老百姓兴奋起来,便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

  最可怕的还是习惯。据调查,由于医改政策、消费心理、经济状况等原因,许多老百姓已经习惯于“大病去医院、小病自己扛”,结果导致了医疗资源更大的闲置和浪费。

  说到这里,我们就该明白了,“惠民医疗工程”在冷冷清清之中开场,并不是这个项目本身的问题造成的。我们应该期盼的,其实是合理的医疗方案尽快出台。

  (何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