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另一种幸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11:21 长沙晚报

  

另一种幸福

  有个美国女人,40多岁,她的工作是沃尔玛超市的一位理货工。在美国,她的收入并不高。但是,她几次到中国来,收养了3位孤儿。

  3年前,其中一位孤儿患了白血病,她为此耗尽了所有的积蓄,为了寻找造血干细胞
,她来到了中国,希望找到捐献者。 对于她的举动,是有些令人费解的。在那个女孩的收养地,有人问这个美国女人,按照她的收入,在美国生活已经处于贫苦之中,何必要收养那么多的孤儿再拖累自己。 美国女人听了,睁大眼睛说:“这是我的幸福啊,幸福,知道么。”那人再追问:“没有钱让自己过得好,这还是幸福吗?”美国女人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说:“天哪,幸福需要钱么?”

  两种国度,两种文化背景的人谈论幸福,如同鸡对鸭讲,再也辩不清了。

  记得冯骥才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访美期间,美国朋友带他参观,参观了一个富人区后,冯先生对美国朋友说:“你不羡慕这里的富人么?” 美国朋友笑着说:“没什么可以羡慕的, 假如我有机会,我可以赚好多的钱,拥有这一切。”回到国内后,冯先生有次同样参加了国内的一个富人区,他听到同行中有人说:“这些富人,我真想把他们杀了。”

  这是一个十分平实的故事,但小故事大道理,从中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幸福观。在国内,我们所谓的幸福必须要有钱,那些电视广告,即使是央视的广告,也在播放所谓幸福生活的模样:有钱、有豪宅、有车。这些广告反映的其实就是一种社会心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了钱之后,生活就会充满阳光雨露。与之相对应的是,当我们在报道贫穷时,我们会用极其苍凉的笔调,去渲染他们的痛苦和烦恼,甚至是痛哭、眼泪和绝望。在我们的文化中,贫穷是可怕的,贫穷是没有幸福的观念,一次次地被强化,成为深植于人们心灵中的教条。这种教条主义让人们无法在这个商业社会中保持平和的心态,无法感受快乐和幸福。

  是什么让我们感到幸福?这是每个人需要回答的问题。在发达的美国,也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但民众的心理却恬然得多,为什么?这里有文化的因素,也有制度设计的因素,贫穷者并不缺乏快乐和幸福,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们把有钱等同幸福,并在国家媒体上进行大肆渲染,这是一种危险的心理,也是一种盘剥贫穷人群尊严和幸福感的行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