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将成全球港口“双冠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11:51 上海青年报

  据新华社电10日正式开港的洋山港不仅结束了上海没有深水港的历史,也使现有国际航运格局因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出现而重新“洗牌”。

  近百年内天然水深都将保持在15米左右的洋山深水港不仅能从容接纳目前世界上最巨型的8500标箱集装箱船,也能满足即将于明年出现的吃水14.5米的万箱“巨无霸”集装箱船的停泊要求;是上海竞争国际航运中心打出的一张“王牌”。

  深水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顾刚介绍,洋山港一期设计年吞吐能力为220万标准箱,实际能力将达到350万至400万标准箱。与此同时,洋山深水港的二期、三期也正在加紧建设规划。“我们的计划是到2015年,整个上海港的吞吐量将达到3500万标准箱,其中洋山深水港区达到1500万—1700万标准箱。”如果上述目标如期实现,上海将极有可能成为世界海港中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双料冠军”。

  ■新闻背景

  洋山建港四大优势

  一是具备建设15米水深港区和航道的优越条件。洋山海域潮流强劲,泥沙不易落淤,海域海床近百年来基本稳定。

  二是能确保船舶航行及靠离泊安全。港区工程方案经过模型试验反复论证,表明工程实施后,对自然条件基本无影响,能维持原有水深,而且大小洋山岛链形成天然屏障,泊稳条件良好。

  三是工程技术经济可行。工程水域地质条件良好,具备建港条件;另外,建设长距离跨海大桥世界上也有先例。

  四是符合世界港口向外海发展的规律。(记者汤琦琳)

  选址跳出长江口

  一、在1992年的上海市第六次党代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将深水港建设列为上海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之首。

  二、专家先后对北上(罗泾)、东进(外高桥)、南下(金山咀)等建港方案进行过论证,但都因航道水深不够、岸线不足等原因而作罢。

  三、1995年9月,提出跳出长江口,在距上海南汇芦潮港约30公里的大小洋山岛建深水港的设想。

  四、自1996年5月正式开展洋山深水港区选址论证,到2002年6月开工建设,历时6年多。

  五、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正式开港,历时近3年半。

  (记者汤琦琳)

  两院院士参与评审

  共有国内外近200家专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6000多人次的科研人员参与了新港址论证和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专题研究200多项;参加各专题成果评审和咨询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达1000多人次,其中中科院、工程院院士100多人次。

  (记者汤琦琳)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再过15年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本报讯(记者汤琦琳)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从2002年6月开工,到昨天建成运营,只有短短三年半的时间。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工期安排之紧、作业条件之苦,都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昨天,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新闻发布会举行,上海市副市长、洋山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杨雄,市政府副秘书长、深水港工程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沈骏向中外记者详细介绍了洋山深水港区和保税港区的建设背景、重大战略意义、建设过程等各方面的情况。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宋超主持发布会。

  战略意义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

  “洋山深水港区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建设成就,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领导,离不开国家有关部委、海内外航运界的指导和帮助,离不开浙江和其他兄弟省市以及部队的支持和配合,也离不开广大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杨雄说,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对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我国这样一个市场巨大、腹地辽阔的国家,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如果没有一个国际航运中心,在国际分工与竞争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就是要代表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上海是我国内地最大的港口城市,上海有条件、也有能力承担起代表国家参与国际航运中心竞争的重任。

  发展需要建深水港可摆脱从属地位

  无论是从国际港口竞争态势看,还是从上海航运自身发展的需要看,缺乏深水码头泊位和深水航道,已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最大制约瓶颈。杨雄表示,加快建设洋山深水港区刻不容缓。

  首先,从国际航运业发展趋势看,具备15米水深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已经成为竞争国际航运中心的必备条件。

  其次,从东北亚港口竞争态势看,缺乏15米水深的港区,已成为上海参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竞争的主要瓶颈。这些年,东北亚地区的一些港口相继提出扩建、新建15米以上深水港区的计划,并开始实施。因此,如果洋山深水港区不能尽早建成,上海港就会沦为东北亚其他大港的支线港和喂给港。

  最后,从上海港自身发展看,加快建设国际集装箱深水枢纽港迫在眉睫。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28%,预计未来还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港口吞吐能力的严重不足。目前,上海港集装箱年设计吞吐能力仅960万标箱(不含洋山港一期)。港口吞吐能力不足、缺乏深水码头和航道,已成为制约上海港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加快建设洋山深水港区。

  谈到未来发展的目标,杨雄说,2010年,上海将基本确立国际航运中心地位;2020年,建成国际航运中心。

  2004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十强

  注:数据显示,在上海港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1800万—2000万标箱的基础上,2006年,加上洋山港一期港区标箱增量,整个上海港有望达到2100万—2300万标箱吞吐量,与香港、新加坡并驾齐驱。随着二期、三期工程建成,上海港将跃居世界第一大港。

  不抢其他港口箱源明年消化标箱增量

  本报讯(记者汤琦琳)东北亚港口竞争激烈,港口形势发展出现很多新的变化。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总裁陈戌源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洋山深水港的建成进一步增强了上海的竞争能力。他坦言,这种竞争是共同发展的竞争,是种合作的竞争。

  陈戌源说,东北亚港口间,包括韩国釜山、中国台湾地区的高雄、中国香港、上海等港口之间会有竞争,但基础是共同发展。“这种竞争并不会改变某一个港口落于某种境地的态势。”

  “2006年上海港的集装箱量继续会保持20%以上的增长,而目前上海港口的泊位数量等硬件水平不足以满足这种箱量增长。”陈戌源说,洋山港开港后,很大一部分能力将用于抵消之前这种港口吞吐能力的不足,而非从其它港口抢箱源,洋山消化的实际是上海港口集装箱的增量。上海港是一个腹地港,一般不会改变既有的物流规则来争抢箱源,而且对客户来说又多了一种选择途径,这种选择本身对市场发展有好处。

  陈戌源认为,这是港口经营人价格竞争的策略。他坦言,上海港应该向香港港学习的主要有两条:首先是港口的信息化水平,其次是整个社会化口岸的发展水平和口岸成熟度。

  陈戌源说,每天有成千上万辆集装箱卡车通过公路网,把集装箱运到上海的港口,为了便于管理,上海港口部门专门为这类卡车配备了电子化的信息卡,但是相当部分的卡车因为没办法跟上上海这种港口信息化的发展,到达港区后要先进行“预录”,这样,港口效率就降低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