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06:00 光明网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为贯彻中央精神,1995年,中宣部会同农业部、文化部等部门开始组织“文化下乡”活动。1996年,增加了科技、卫生的内容,把文化下乡拓展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主办单位也由最初八个增加到现在十四个。十年来,在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三下乡”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范围不断扩大,为农民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实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实践证明,“三下乡”活动是落实
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重大决策的具体举措,也是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服务“三农”的有效载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农村工作规律的新认识、对农村发展前景的新规划和对农村各项工作的新要求。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近年来,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现在,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中央明确提出,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三下乡”活动是动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形式,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对于促进形成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共同进步的新型城乡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三农”问题得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面貌不断变化。但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攻坚阶段。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政策扶持、增加投入和市场环境,更离不开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据统计,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初中的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还占7%。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把文化科技卫生资源持续不断送到农村、送给农民,对于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发展经济的能力和增收致富的本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特别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地方还存在学生因贫辍学、校舍年久失修、教学设施不足、办学经费短缺等问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全国大多数乡镇虽有文化站,但其中很多条件简陋,难以发挥应有功能。一些地方农业科技推广资金不足,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些地方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农民看病、就医难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尽快扭转,必将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农村小康建设目标的实现。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对于改善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我国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大幅度降低,已经从1978年的67.7%降到2004年的47.2%。与此同时,农民群众用于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不断增长,人均每年已超过70元。这充分表明,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广大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以及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但从实际情况看,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农村文化市场还不活跃,农民文化活动缺乏组织,农村文化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比较贫乏。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电视难的状况在一些地方还没有改变,少数边远山区农民甚至很少能看到报纸、杂志。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把优秀精神文化产品送到农村去,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党同农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团结全体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优势。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十分注意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们党从来就是靠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而不是靠空洞的说教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好事,就是最直接、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农民群众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通过“三下乡”活动,为农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农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农民群众心上,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在新形势下,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对于增强农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凝聚亿万人民共同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形势下,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着眼于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着眼于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在实践中探索一条“三下乡”常下乡的新路子,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三下乡”的生动局面。

  加大“送”的力度,推动文化科技卫生资源不断送到农村、送给农民。开展“三下乡”活动,“送”是基本形式。要把科学理论和党的政策送下乡,通过送宣传画、送春联、组织宣讲团等形式,大力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增强广大农民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要把优秀精神文化产品送下乡,通过送戏剧电影、送图书报刊、开展文艺演出等形式,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精神文化需求。要把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送下乡,通过举办科普大集、实用技术培训、科技讲座等形式,增强农民发展生产的能力和增收致富的本领。要把卫生知识和医疗服务送下乡,通过送药品、送医疗器械、看病治病等形式,帮助农民群众强化卫生意识,提高健康素质。要把法律法规和法律服务送下乡,通过举办法律讲座、提供法律援助等形式,宣传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决定,从2006年开始,集中组织实施“电视进万家”和“万村书库”两项工程。各地也应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集中活动,发挥示范作用,推动面上工作。

  加大“建”的力度,推动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基础设施的发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信息、交通等公共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要继续有计划、有重点地帮助农村建设广播电视网、文化馆、图书室、影剧院、文化广场、科技推广站、信息服务站、体育场、卫生所等,特别是多建一些面向老年人和青少年的活动场所。要重点抓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提升农村文化科技卫生设施建设的水平。要按照国务院关于今后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整合不同渠道的资金,加大投入的力度。同时鼓励集体、企业、个人和社会各方面投资农村文化科技卫生设施建设,努力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禁止侵占、拍卖和挪用文化科技卫生设施,确保它们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

  加大“派”的力度,推动城市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常驻农村、定点服务。当前,城市文化科技卫生人才相对集中,农村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促进农村发展,需要派更多的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到农村去,为农民提供经常服务。要推广科技特派员等成功经验,动员和鼓励城市的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深入村寨农舍、田间地头、果园林场等生产生活第一线,面对面地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把参与“三下乡”活动同评先创优、物质奖励、经济补贴联系起来,调动广大科技、法律、文化、卫生工作者下乡的积极性,支持他们多下乡、常下乡、蹲到乡,同农民群众手拉手,心连心,结成服务对子。要建立城乡共建机制,广泛开展区域共建、工农共建、村企共建、村校共建和军民共建等活动,组织城市有关部门、单位与农村、农户结成共建单位,对口帮、长期扶。要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志愿者特别是青年学生到西部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

  加大“教”的力度,推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要针对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新形势,大力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增强就业能力。要组织农村文化科技卫生骨干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医疗机构,进行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要组织专家学者、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到农民学校讲课、现场演示等方式,帮助农民群众掌握市场知识、实用技术和卫生常识。对农村有一定基础的文化中心户、科技示范户、乡村医生等,要大力扶持、加强指导,引导他们树立服务意识,学会经营管理,提高专业技能。

  加大“用”的力度,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成果的延伸和转化。“三下乡”是一种外部推动,要产生效果、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激发农村内在活力,引导农民群众把送下去的东西用起来。要组织农民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自觉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结合各种节庆日、纪念日、农闲时间和农村集市,利用乡镇文化站、农村图书室、文化大院、文化广场、科普宣传栏,开展文艺演出、读书读报、书画展览、体育比赛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使农民群众在参与中愉悦身心、提高素质。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技、用科技活动,引导农民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之中,依靠科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收入。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引导农民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改起,移风易俗,革除各种陋习,整治村容村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一定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创新,努力把“三下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把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结合起来,进一步动员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三下乡”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来做。要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宣传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地各部门要把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作为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措施,摆上重要日程,明确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做到人员落实、投入落实、项目落实。要把“三下乡”与落实“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日常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要把文艺院团、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医疗单位、各类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动员起来,壮大“三下乡”队伍。要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宣传他们的模范事迹,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把促进农村发展与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三下乡”的针对性、实效性。当前,农村最突出的事情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最紧迫的问题是帮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最关键的环节是尽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要准确把握现阶段农村发展的特点,研究广大农民群众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明确工作目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以此来设计项目、开展活动、提供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充分体现在“三下乡”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提供服务中引导农民,在满足需求中提升农民素质。

  把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三下乡”的辐射面、影响面。我国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展很不平衡。“三下乡”活动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坚持办实事、办好事,尽可能多办事,把有限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着重解决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三下乡”纳入扶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加大对贫困地区、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帮助那些最困难的地方和最需要帮助的人。要关注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把“三下乡”工作延伸到工地、厂矿、企业,做到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积极配合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新跨越战略,把“三下乡”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把坚持成功经验与不断改进创新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索“三下乡”常下乡的新办法、新机制。“三下乡”活动在实践中创造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这是我们继续做好工作的基础。同时,农业农村农民正发生新变化,出现新特点,必须不断改进创新工作方法、手段和机制。要在把文化、科技、卫生、教育、法律等送下乡的同时,把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

节约型社会、信息运用、资本运作、金融管理等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送给农民。充分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手段,构建覆盖农村的广播电视、信息台、互联网等网络,办好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节目、栏目、网站网页,不断拓宽服务“三农”的渠道,丰富为“三农”服务的内容。要引导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双赢。

  把服务“三农”与自身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参与“三下乡”的自觉性、主动性。广大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参加“三下乡”,既是把知识和技术送到农村、服务亿万农民的过程,也是增进同农民感情、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要引导广大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树立大局观念,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自觉参加“三下乡”活动;树立实践观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应用于农民生产生活,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树立务实观念,坚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办实事、求实效,出实绩,坚决防止和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树立勤俭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与农民群众同甘共苦,力行勤俭节约,以实际行动展示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作者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