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村住楼房 村民都就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10:10 北京日报

  到通州区梨园镇西总屯村采访,进的是村,看的是楼。

  所到之处,到处是一片片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楼房鳞次栉比;小区干净整洁;欧式风格的绿地广场;公交车直接开到了小区门口……这里的农村,比城里的方庄、望京一点不差。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西总屯农民从平房搬进了楼房,人人有工作,户户有收入。

  村民全部搬上楼

  翠屏北里25号楼231室,是村民高学静的家。屋门打开,一股红烧肉的香气飘了出来,高学静正在厨房里做午饭。

  这是一个9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木地板、整体厨房、现代家具,屋内收拾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光装修就花了9万多元呢!”高学静一脸的自豪。

  以前,高学静一家三口住在三间小平房里。那时候,全家人最怕过冬天。还没入冬,院子里就摆满了煤球,弄得到处黑乎乎的。到了冬天,靠蜂窝煤炉取暖,屋子里怎么也暖和不起来,穿上大衣还觉得冷。

  住进了楼房,感觉就是不一样。“你瞅瞅,我们现在做饭用管道煤气,看的是有线电视,家里还接通了宽带网……”说起住楼的好处,高学静滔滔不绝。

  西总屯是个小村,只有193户,460多口人。2003年11月9日,靠村办企业富裕起来的西总屯完成了旧村改造,全村193户村民全部上了楼。为丰富村民的生活,村里投资100万元,建设了小区中心花园和健身广场。

  如今的西总屯,已经看不到一点农村的影子。

  失地农民全就业

  刚住进楼房头几个月,村民孔庆霞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以前,家里还有点地忙活忙活,现在住楼了,地也没了,要是再找不着工作,恐怕连楼都住不起。”

  “上楼容易就业难”是导致农民上楼养不起楼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西总屯村党支部书记方启华提出:“不光要上楼,还得就业,不能让老百姓住得高高的却过穷日子。”

  西总屯村有41栋住宅楼,除本村老百姓自住6栋外,其余35栋为商品楼,需要大量的物业管理岗位。保洁、绿化、水电维修……这些事村民都能干。去年,全村办了第一期物业培训班。孔庆霞等80位村民经过培训,变成了物业公司的工人。

  在村办企业翠屏物业公司,我们见到了村民孔庆霞,左手拿着墩布,右手拎着水桶,现在她是这里的保洁员,每月工资七八百元,加上年底分红,每年收入一万多元。

  西总屯村共有160多名劳动力,其中在外就业的年青人有四五十名,其余的110多名全部安排在本村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和物业公司上班。村民高学静告诉我们,丈夫和她的工作全是村里给安排的。两口子在村里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上班,她做售楼,丈夫是司机,俩人每月能挣两千多块钱。

  村党支部书记方启华告诉我们,现在,西总屯村没有“闲人”,大家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

  460多名村民成股东

  邢绍琴今年64岁,老人现在每月都能从村里领到370元的“退休金”。老人高兴地说:“不止这些呢!这370元是村里预支的零花钱,我今年能分到8800元,到年底,村里会给我一次性补齐。”

  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公司、商业门店……随着产业的发展,西总屯村的集体资产日渐雄厚。百姓对集体资产的合理使用、保值增值越来越关心。

  今年8月13日,村支部实施了集体经济体制改革,成立了股份制公司,全村460多名村民做股东,按个人基本股、劳龄股、特殊股等形式进行分配,实行年底分红。

  据方启华介绍,像邢绍琴这样的56岁以上的老人,今年的分红大概在8800元左右;三四十岁的三口之家,分红应该在1.5万元左右。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分红也会水涨船高,不断增加。

  “住楼房开支大,以前刚上楼的时候,大家伙儿直担心,生怕老了以后住不起。现在好了,我们也有‘退休金’了。”年底分红让村里的农民多了一份收入,解决了邢绍琴的后顾之忧。

  方启华说:“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千方百计地增加村民收入,只有村民的收入稳定了,村子才能稳定、和谐。”

  网络编辑:李亚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