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心寒:儿子把母亲嘴角打裂 心忧:很多家长有此遭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4:20 东方今报

  

  

心寒:儿子把母亲嘴角打裂心忧:很多家长有此遭遇
一位48岁的母亲一年多来竟遭受19岁儿子的多次暴打,右嘴角曾被打裂。这位母亲在长时间沉默,甚至逃避后,终于找到记者诉说她的遭遇。而在郑州市,遭子女殴打的可不止这位母亲一人,在12月份刚刚过去的10多天内,省妇联和郑州市妇联就接到3例这样的投诉。子女对家中长辈施暴,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新型家庭暴力”。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这
么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近日,本报与河南前卫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对郑州市有6岁以上子女的市民就“新型家庭暴力”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

  典型事件

  儿子一拳把母亲嘴角打裂

  11月28日上午,一位无奈的母亲拨通了记者的电话:“请你帮帮我吧,我实在承受不住了!”这位母亲姓林,今年48岁。

  林妈妈说,儿子小童(化名)自小勤奋好学,但自从上了高中就逐渐变了。“他总是要钱,放学后也不回家,再后来,周六周日也见不到人影。”后来,她才知道,儿子迷上了上网。

  小童的网瘾越来越大,上网需要一笔费用,小童就向妈妈伸手。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林妈妈严格控制小童的花销。可是,小童就找同学借钱上网。就这样,母子二人打起了拉锯战。

  在这场长久的对峙中,小童离开了学校,整天在社会上游荡。林妈妈说,小童整天不回家,让她夜夜担心,回来一次,就是伸手要钱。

  去年的一天,为了要钱上网,小童的拳头,落在林妈妈的胸口。这让本来就有病在身的林妈妈疼痛不已,她双手捂住胸口,蹲在了地上。看到这种情形,小童轻蔑地对她说:“你装,你就装吧,我看你装!”

  林妈妈说,听到儿子说出这样的话,她的整个精神支柱轰然坍塌。有了第一次,自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今年年初,小童甚至威胁林妈妈说,他有一帮好伙计,打个电话,会叫过来一二百人。

  今年9月下旬的一天,小童偷走家里100元钱,7天后,双眼布满血丝的小童回来了。有力的拳头再一次打在林妈妈的脸上,右嘴角被打裂。在以后的生活中,她成了儿子打骂的对象。“他今年都19岁了,身高超过一米八,我哪里是他的对手?”为了避免儿子打自己,林妈妈曾一度选择沉默,甚至逃避。

  调查报告

  两成多父母遭遇子女暴力

  如果不是这位母亲亲口所言,记者无论如何不敢、也不愿相信,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然而,更让记者吃惊的是,就在今年12月份以来的短短10多天,省妇联和郑州市妇联就收到3例这样的投诉。在郑州到底有多少父母在遭受自己孩子的暴力呢?

  12月6日~11日,本报与河南前卫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对郑州市子女在6岁以上的市民家庭就“新型家庭暴力”情况进行了随机访问,有效样本300个,样本误差不超过5.7%。

  1.9%的家长受过孩子的打或骂

  郑州市到底有多少父母遭遇过子女的暴力行为呢?调查发现,孩子对家长施暴的类型分为:武力和冷暴力。武力主要表现为殴打,而冷暴力主要表现为孩子对家中长辈漠不关心、疏远、冷淡、轻视甚至辱骂。在调查中,有24.5%的家长反映孩子对家长有暴力行为,其中冷暴力占23.8%(其中态度冷淡的占7.9%,漠不关心的占5.9%,疏远的占5.1%,轻视的占3.7%,辱骂的占1.2%),使用武力行为的占0.7%(见图一)。

  文化程度低的母亲是主要受害者

  那么,孩子的施暴对象是谁呢?调查结果显示,母亲为最常见的施暴对象(占57.6%),其次是父亲(占56.1%),对祖母、祖父施暴的分别占18.2%和13.6%,对外祖母、外祖父施暴的分别占7.6%(见图二);调查还显示,孩子不仅仅对家中的一位家长施暴。

  从这些受害长辈的文化程度看,高中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8.8%(其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0.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9%,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7.3%),大专文化程度的占13.7%,而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5%(见图三),综合来看,文化程度低的母亲最容易成为孩子的施暴对象。

  7~15岁的男孩最易对家长施暴

  施暴的子女在性别和年龄上有什么特点呢?调查结果显示(见图四):

  1.男性多于女性。调查显示,施暴者中男性占64.3%,女性占35.7%。

  2.年龄比较小。在年龄分布上,7~15岁的施暴者占50.0%,16~25岁的占33.3%,26~35岁的占10.6%,36~45岁的占4.6%,45~55岁的占1.5%。

  3.文化程度偏低。84.9%的施暴者文化程度在高中或高中以下。

  近两成家长受暴后“默默忍受”

  调查显示,当孩子出现暴力行为时,有54.5%的家长仍然苦口婆心,耐心教育;也有许多家长在自责,认为自己教育不当,应该忍让,应该“自食其果”。在本次调查中,对子女的暴力行为选择“默默忍受”的占19.7%;“不予理会”的占10.6%;有4.5%的家长向亲友求助;有1.5%的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另外有10.6%的家长以武力对抗,“以暴制暴”;打110报警的占1.5%(见图五,多选)。

  多数家长认为问题在于家长

  对于“新型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3.6%的家长认为是家庭管理太严,13.6%的认为家长与孩子有“代沟”,13.6%的认为家庭教育不当,12.1%的认为是由于家长对孩子不理解,12.1%的认为是家长对孩子娇惯的结果,4.5%的家长认为孩子心理有问题,10.6%的家长认为是孩子性格不好,9.1%的认为是由于经济原因,认为受外界影响的占4.5%,另有3.0%家长认为孩子有报复心理,其他的占3.3%(见图六)。

  结果表明,在多数家长看来,子女出现暴力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

  专家点评 教育方式不当是暴力根源

  别向孩子灌输仇恨观念

  河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基地心理科主任王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乎每周他们都接到两三个这方面的案例,从这些例子中分析,教育方式不当是“新型家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

  王道说,很多来咨询的家长,总感觉孩子是“白眼狼”,自己为他们付出那么多,他们却一点都不懂得回报。但通过和这些家长沟通后发现,这些家长经常打骂孩子,有的是因为夫妻间经常战争不断。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就很可能模仿家长,反过来施暴于家长。

  王道特别指出,很多夫妻离异后,有些单亲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灌输仇恨观念也会使孩子产生暴力倾向。不久前,他们接到一个母亲的求助。8年前,她和丈夫离异,女儿判给丈夫抚养,在这8年时间里,女儿总是受到父亲这样的概念灌输:“你妈妈不要你了,她不要咱们这个家了。”

  今年夏天,女儿考上了大学。母亲很想给女儿做出补偿。谁知,每次她到学校找女儿的时候,女儿总是用电话告诉她:“东西放在传达室就行了,不用见面了。”就这样,每和女儿联系一次,她受到的伤害就更深一层。现在,这个母亲已经很绝望了。

  别让孩子长期受压抑

  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齐建英分析,“新型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原因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这样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有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所有的缺点都是父母造成的,于是就仇恨父母,除了对父母实施冷暴力外,严重的会对父母拳脚相加。有的家长对孩子管得过严,孩子长期压抑,情绪无法宣泄,积攒到一定程度就以暴力的形式爆发出来。

  “新型家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不够,一些家长整天忙于生计,缺乏和孩子的沟通,时间长了,有的孩子就沉溺于网络游戏,受一些网络游戏暴力内容的影响,很容易对父母施暴。

  遭遇暴力后要及时求助

  王道说,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有暴力倾向,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如果沟通后还解决不了问题,就要及时求助。同时要培养孩子的“感激之心”,培养孩子的亲情、友情观,培养孩子的爱心。不要让孩子感到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让他们从心灵深处学会关心人,尤其对于父母,更应该心存感激。

  齐建英认为,对于经常上网的孩子,父母要注意引导,应杜绝孩子接触或尽量少打暴力游戏。遭遇家庭暴力的家长不要碍于面子不敢向别人求助,当自己没有能力来解决和改变现状的时候,一定要尝试和孩子的老师、朋友以及孩子信赖的亲戚朋友沟通,向他们寻求帮助,必要时要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不要让已经出现暴力倾向的孩子再向更可怕的方向发展。

  本版内容由河南前卫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协助调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