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聚焦纪念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7:35 潇湘晨报

  为何扩建:当务之急

  为了“把血写的历史永远铭刻在南京的土地上”,198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上建成开放,这是中国第一个抗战史纪念馆。1995年,纪念馆又进行了二期工程扩建。

  截至目前,纪念馆已经征集到了几十万字的珍贵资料,近3000件文物,其中仅一级文物就有100多件。但由于展厅空间所限,纪录南京大屠杀血证的约翰·马吉的摄像机、东史郎日记原件、约翰·拉贝的遗物等重要文物,现只能放在库房里,无法与观众见面。

  针对日本右翼分子不断歪曲历史的谬论,迫切需要设立专业机构加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深入研究,也需要有一个阵地展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如何扩建:“何氏方案”

  今年3月,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方案正式对海内外招标,最终,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的设计方案在十多个方案中脱颖而出。

  到过纪念馆的人,都会对其中“古城灾难”雕塑中“残破的城墙”、“折断的军刀”和万人坑遗址留有深刻印象,扩建后的纪念馆对这些成功的建筑元素进行了扩展和提升。受“残破的城墙”启发,扩建方案中着重设计了三道城墙:“血泪之墙”寓意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的血泪流淌;“灾难之墙”用100多国文字书写的“遇难者300000”,让海内外人士一目了然;“胜利之墙”表明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热爱和平的人们。

  新展馆的外形设计为“断裂的军刀”,寓意日本法西斯势力在正义力量的打击下,像一把被折断的军刀。

  扩建方案中的“万人坑”遗址前,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秉烛献花、寄托哀思的悼念之所,“烛光的海洋”更加烘托出了悲凉的气氛和哀悼之情。据新华社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