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生需要开启一扇门——死与生的涅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7:47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胡蔓 实习生骆毅

  2003年4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宣布,他们已实施了我国首例“脑死亡”判定。在随后2年多时间里,该院教授已对近60位患者确认“脑死亡”,并演绎了一场场———死与生的涅槃

  5比16的生命延续

  昨日一大早,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医院教授陈忠华,接到广州华侨医院医生打来的电话:一位16岁的孩子遭遇车祸,目前初步判定为“脑死亡”。孩子的家长希望陈忠华(我国首例“脑死亡”主要判定者)能作最后确认,并表示,如果孩子真的“脑死亡”,其器官可以捐献出来。

  这已是陈忠华第六次参与“脑死亡”患者器官捐献行动。此前,在陈忠华的主持下,我国已有5位脑死亡患者捐赠了自己的17个器官,使16人获得新生。

  田近,2003年11月6日因车祸不幸遇难,捐出双肾,使两位尿毒症儿童重获新生;彭英禄,2005年8月12日因车祸不幸遇难,据其生前遗愿,亲属自愿无偿捐出彭先生双侧肾脏和肝脏,使两位尿毒症患者和一位肝癌患者获救;金省,2005年9月2日因车祸不幸遇难,据其遗愿,父母自愿无偿捐献金省双侧肾脏、肝脏及眼角膜,使两位尿毒症患者、一位肝癌患者及三位失明患者恢复健康……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近60位患者选择了“脑死亡”判定。“可以说,这一发展速度让我们始料未及,且每一次进步都让人振奋万分。”陈忠华说。

  陈忠华感慨:“以往,主要是医生们奔走呼吁尽快实施‘脑死亡’判定标准。而眼下,这已转化为一股来自患者及其家属自发的力量。随着‘脑死亡’概念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依据‘脑死亡’标准来判定死亡。他们用行动告诉大家:人即使在这个世界消失了,身后,也可为社会作贡献。”

  新生需要开启一扇门

  “其实,新生需要开启一扇门。”用这句话,陈忠华曾打动过无数患者及其家属。去年11月,在把田近的肾脏移植给两名男孩的刹那,陈忠华深切感到要洞开那扇门是多么的迫切。

  当时,已被判定为“脑死亡”的田近在同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抢救”,而在与病房不过2米之外的手术室里,另两个生命正苦苦挣扎,等待着救援。

  陈忠华说,一扇门是对传统生死观念的固守,另一扇门则是对新生的渴望。试想,当时,如果不是田近的父母深明大义,破开那扇为传统所固守的大门,或许,另两个鲜活的生命只能在等待中凋零。

  其实,作出捐献儿子器官的义举后,田近的父母一直不愿对外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直至最近,他们才愿意以真实身份走入公众视野。

  田近的父亲说:“得知孩子脑死亡时,我简直崩溃了。因为已从报纸上知道,脑死亡等于死亡。”

  田近脑死亡后,其叔叔建议捐出孩子的器官帮助他人,田近的妈妈极力反对,她认为应该让孩子完完整整“回去”。“孩子来到人世,总该留下点什么!”田近的父亲同意弟弟的想法并最终说服了妻子。随后,他们与同济医院签订了《无偿自愿捐献和接受捐献协议书》。

  去年,田近的父母第一次见到受者。面对两个陌生的孩子,田近的父亲说:“我感到田近还活着。”陈忠华说,田近父母做出这样的义举是艰难的。从伦理的层面讲,“脑死亡”有争议,心跳没有停止,生命就未终结;此外,传统的中国人很难接受这个现实———医生开肠破肚取出亲人的鲜活器官以供他人之用。

  然而,在此背景下,另一种声音终于响起。“人死之后,器官对自己已没有意义,却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何不捐献出来,用另一种方式来延续生命?”———这是捐献者给自己行为作出的最好注解,同时,也为生命之门洞开了一丝亮光。

  在生命之路上“走钢丝”

  虽然,在用“脑死亡”标准来判定死亡上,病人及其家属有着越来越强烈的要求,但陈忠华并不感到轻松。“我国尚未对脑死亡立法。我们的判定是在缺乏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进行的。我非常清楚自己承担的风险。”对于每一次判定,陈忠华都感到在“走钢丝”。

  每次判定前,陈忠华都不忘带上录像机和《脑死亡及无偿自愿器官捐献申请书》。

  为了表达对捐赠者的敬意,陈忠华会和捐赠者的家属一样,戴上黑袖章;同时,为了尽可能地减轻捐赠者家属的痛苦,在对捐赠者的器官摘取过后,陈忠华都会小心翼翼地对遗体进行缝合、复原,即使是化妆、换衣服,陈忠华也亲自把关,决不给家属带来一丝不快。“虽然,我已不是第一次做脑死亡患者的器官移植,但我仍感到如履薄冰。”陈忠华说:“法律既未支持也未反对,这中间其实是一条非常狭窄的生命通道,一旦不慎,就很可能步入雷区。”

  然而,明知有风险,却一直游走边缘,其间原因或许在于,陈忠华感到肩头上的另一份责任。

  据悉,因缺乏可供移植的眼角膜,我国有200多万可通过手术复明的盲人生活在黑暗中;因缺乏可供移植的肾脏,我国有30多万尿毒症患者只能通过透析维持生命……

  目前,我国器官供体严重不足,在100万至150万需接受器官移植患者中,每年只有1.3万人能幸运地接受手术。在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里,100多位身患重症的患者正苦苦等待着可供移植的器官。

  陈忠华认为,因没有立法,判定脑死亡确实存在风险。“但我们不能一概以‘脑死亡没有立法’为由,将自愿捐献者连同新生的希望一起拒之门外。多一些支持和爱心,少一些冷漠和指责。”陈忠华反复表明他的观点。

  这些年来,不论是会诊,还是讲学,陈忠华都不忘宣传“脑死亡=死亡”的观念。让他欣慰的是,即使是在湖北恩施等边远地区,人们也已开始逐步接受这一观念。恩施老党员彭英禄无偿捐献自己的器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与此同时,在医界内部,一批专家、学者也开始为推动这项工作而默默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科学和伦理的进步不是一帆风顺的,推动这种进步需要勇气!”陈忠华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