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半月谈》:前瞻2006经济发展大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7:57 新华网

  前瞻2006经济发展大势

  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多重意蕴。

  已经进行两年多的宏观调控,将在新的一年里得到延续;“十一五”规划开始实施,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一些重大改革
将要铺开……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归结为一句话,“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正是2006年经济发展的主题所在。

  以“高增长、低通胀”的姿态进入2006年,宏观调控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今年的形势的确比较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这样总结2005年的经济发展。2004年中国经济在实现9.5%的高增长的同时,物价上涨达到3.9%,仍有通货膨胀的隐忧,而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9.4%,物价同比上涨仅为2.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有两句话值得关注:“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经济运行稳定,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GDP增长连续三年超过9%。据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有望达到9.4%,而去年和前年则都达到了9.5%。这种波动幅度很小的高增长,说明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稳定增长期。专家认为,在实现高增长的同时,物价保持相对稳定意义更大。物价温和上涨,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指出,经济增长进入“高增长、低通胀”的稳定期,为深化改革、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外部环境。

  王小广分析,发展协调性的改善主要有三大表现:一是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趋于改善。今年前三季度消费实际增长12.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则回落1.6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内部结构趋于协调。这里包括两层含义:第一、重工业增长过快的势头趋缓,轻工业平稳增长;第二、基础行业与制造业关系更加协调,一些瓶颈行业生产增加较快,经济运行环境得到改善。三是房地产作为经济过热的一个“热源”,开始回归到一个理性增长的阶段,投资增长过快的根源性因素得到抑制。

  “既然宏观经济运行比较稳定,宏观政策相应地也要保持稳定。”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辛鸣博士表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2006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实行,将成为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集中体现。

  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宏观调控有两个着重点:一是认真研究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各项调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注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动态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二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王小广认为,目前应该采取供需相反调控政策,投资进一步控制,而消费要积极培养,注重经济结构调整而非保持总量。

  除了宏观调控,明年还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王小广指出,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明年是2002年以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最后一年,一定要注意调整到位。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各地的“十一五”规划定调都比较高,投资热情比较大。尤其是一些出口主导型的地区,有可能在出口增幅下降的情况下,产生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一定要注意抑制投资反弹的趋势。

  “十一五”规划中规定的几大任务,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问题提出来的。明年宏观调控针对的主要是目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祝宝良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是从兼顾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八大任务。

  “三驾马车”依然强劲,新情况新问题不容忽视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明年GDP增长保持在8.8%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的报告预计2006年经济增速为9%左右,一些专家和外国研究机构也对明年中国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

  2006年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缘于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可以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张立群分析,虽然目前过热行业发展受到的市场需求约束不断增强,市场对投资的拉动作用下降,但房地产、城市建设投资仍有很大空间,设备更新投资潜力较大,能源运输、社会公共事业投资仍会保持较快增长,因此2006年投资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可以保持在20%左右。

  今年,城乡消费品市场销售呈现两旺的形势,投资与消费一热一冷的局面有所改观。明年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农民收入增幅提高,消费增长将拥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随着房价上涨幅度减缓,对其他消费的挤出效应减弱,车市逐步稳定,以及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改革的推进,居民的消费预期会有所增强,消费增长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与投资、消费的趋势不同,明年我国的出口增幅将平稳回落。目前,由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叠加,国际收支出现明显失衡。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超过1.4万亿美元,进出口顺差900亿美元左右。贸易高速增长,带动了外汇储备的超常规增长,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我国的出口过度集中在欧盟、美国两个经济体,极易引发国际贸易摩擦。

  王小广认为,出口持续4年的超高速增长明年将达到一个转折点,回落的趋势不可避免。近年来我国出口快速增长除了比较优势、加入世贸组织效应等合理因素外,与土地、出口退税等政策过于宽松、刺激过度也有很大关系。随着出口政策的逐步调整,以及贸易摩擦加剧、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专家预测明年出口增长将回落到20%左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影响经济安全的因素还比较多。祝宝良认为,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信息安全四大安全中,金融、信息安全是相对长期性的问题,目前亟须重视粮食与能源的安全。目前,粮价对农民增收的拉动力下降,农资价格又居高不下,保持粮食产量稳定的难度较大。

  今年国际油价一度突破70美元/桶,据分析未来的长期均价会在50~60美元/桶之间,高油价时代已然来临。专家测算,今年我国将进口原油约1.3亿吨,约合10亿桶原油,预计每桶油价将上涨15美元左右,全年外汇支出就要多付150亿美元。另外,目前我国对成品油实行政府定价,在国际油价上涨的过程中,石油流通的多个环节形成价格倒挂,今年夏天部分地区一度出现了成品油供应紧张的情况。专家指出,随着国际游资逐步转入美国实体经济和股市,明年国际油价有望稳中有降。这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利好的趋势。

  明年经济运行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原材料行业产能过剩凸现。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由于几年间的过分扩张,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受到产品价格下跌、库存大幅增加、利润明显下降的困扰。今年前3个季度,全国钢材产量同比增长25.8%,而国内钢材价格4月份以来一路下滑。电力行业现已形成4.6亿千瓦的供应能力,2006年可能超过6亿千瓦,电力过剩有可能在一两年内出现。随着投资和工业增速回稳,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突出,推动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将成为明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新农村建设拉开大幕,多点着力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明年新农村建设开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等各方面对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尤其值得关注。

  1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明年和今后几年要进一步调整投资方向,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会议用四个“关系到”阐述了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关系到投资方向和结构的调整,是由以城市建设为主向更多地重视农村建设的重大转变;关系到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开拓农村市场;关系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关系到拓宽农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

  明年农村改革有诸多看点。全国将取消农业税,这标志着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将成为历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县(市、区)由目前占全国的21%扩大到40%左右;从明年开始,国家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这场改革既涉及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也涉及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解决当前农村面临许多问题的关键。

  今年以来,改革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陆续展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具体提出了五个领域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常修泽指出,我们必须以更大决心推进改革,因为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正在攻计划经济的“坚”,这些都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最顽固的“坚”。

  “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论断意味深长。目前,曾经颇为流行的“市场换技术”战略正在受到反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核心技术还靠自主创新”。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谢鲁江指出,目前中国经济需要的不是零打碎敲的技术转让,发展国民经济所需要的核心技术、系统研发能力,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实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的报告认为,明年促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应该加强科技体制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产业技术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配套改革。

  推进能源资源节约,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这一明确要求,是对“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目标的具体落实。可以期待的是,随着资源价格改革的逐步深入,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明年节约工作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是明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之一。辛鸣表示,从当前来看,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城乡居民中低收入户生活仍比较困难,同时医疗、教育、住房等大项支出增加,水、煤、电等必需品价格不断上涨,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困难。这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需要从体制上和制度上加以认真解决,在投入上、经济布局上要予以充分考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记者 秦交锋)(来源:半月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