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辽宁棚户区改造见闻:从十趟房到绿色花园小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8:03 东北新闻网

  龙首山下,柴河南岸,有一个叫十趟房的地方。20世纪60年代初,铁岭市有色金属冶炼厂在这里建起了职工宿舍,共十趟平房。

  40多年后,在铁岭市的市区图上,这个地方用一个个近似梯形的小图形表示着。图例这样注释着这种图形———平房。

  称其为平房,有些客气,更标准的称呼应该是棚户区,千余户人家蜗居其间,其中多是退休、下岗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压偏厦、搭小房,多年来,这片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的棚户区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大。 远望,房上茅草尺八高,随风摇晃;近观,窗台下沉,几乎与地面一般高。坑洼狭窄的土巷,想过辆倒骑驴,难。

  时间长了,这里的人们差不多都练就了好听力。下雨时,先在屋里竖起耳朵听,雨声小,拿盆接住屋顶漏雨就行;雨声大了,得赶快用塑料布把炕上的铺盖苫好,然后,全家总动员,锅碗瓢盆地往屋外淘水。时间长了,也练就了眼神。冬季取暖,路上有块劈柴捡回去烧正好。煤是捡不到的,日子过得都艰难,一小块煤球在谁家都是宝贝。

  这样的生活随着今年7月里机器的阵阵轰鸣永远地成为了过去。

  只用了创纪录的3个多月时间,这里竟奇迹般地建成了6栋6层住宅楼。

  金秋时节,十趟房的“老棚户”们又回到这里。如今,这个地方有一个很温暖的新名字———阳光园五区。“阳光”,是取意这项民心工程自始至终实行阳光操作,分外透明。

  走进小区,少了煤烟的天空,格外澄澈清朗。绕过小区内正在施工的电话线缆沟,四下张望,便可见许多人家的塑钢窗都推开了尺把宽,室外气温虽已低于冰点,室温却在20℃以上。

  23米的楼距让正午的阳光几乎是倾泻进赵玉山、张秀艳老两口45平方米的新居。理石窗台板上,花盆中大朵的白花正畅快地盛开。“这是前些天女儿送来的‘一帆风顺’。”张大娘告诉记者。老人本是爱花的人,可是在老房子住时,“一天到晚见不到太阳,养一盆死一盆,养伤心了,都多少年不养花了!”

  在阳光园五区,现已住着469户居民,他们是我省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第一批回迁户。天翻地覆的变化让这些“原住民”们回想起过去,恍如隔世。林淑君就得时不时摸一下雪白的墙壁,以确认眼前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到明年6月末,这里将是一个拥有16栋高楼的大规模的绿色花园小区。那时,再寻找十趟房从前的影子,只能去翻

老照片或在记忆中追想了。 ( 辽宁日报 王笑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