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5河北年度十大人物评选候选人物推介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9:41 河北日报

  赵治海:燕赵大地上的“袁隆平”

  本报记者张丽辉辛强

  本报通讯员张万彪

  ■人物档案赵治海,张家口市农科院(原张家口市坝下农科所)谷子研究室主任。他攻克了谷子杂交优势利用这一世界难题,培育出世界首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1号”以及首个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张杂2号”。

  2005年12月5日,由赵治海承担的省科技攻关课题“谷子杂交种选育、制种技术研究及示范”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谷子杂交优势利用从此将真正从实验室走向田间,为我国乃至世界的谷子杂交优势大面积生产应用铺平了道路。”12月5日,省科技攻关课题———“谷子杂交种选育、制种技术研究及示范”在省会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当来自各地的权威们由衷地为课题负责人赵治海鼓掌,祝贺他圆了谷子研究界一个多年难圆的梦时,赵治海笑了,而且笑得如此欢畅!

  自1982年从河北农大毕业分配到当时的张家口市坝下农科所,赵治海与谷子打了23年交道。23年间,他怀着让贫困地区乡亲早日脱贫的梦想,在这个地处塞外、偏僻的小研究所潜心研究,终于攻克了杂交谷子优势利用这个世界性难题,创造了谷子杂交研究史上的奇迹。

  ■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在他手里诞生

  1989年一天的下午,温暖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照在赵治海憔悴的脸上。在经历多次实验失败后,他已身心疲惫。突然,一个想法如电光火石般击中了他:“谷子有谷子的特性,为什么要套用水稻、高粱的模式去研究?”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了:抛开国内已沿用20多年的杂交谷子研究方法,采用光温敏两系法去实现谷子杂交优势利用。

  这的确需要巨大的勇气,因为谷子杂交优势利用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就组成了攻关组,20多个省市区的30多个单位攻关多年始终没取得成功。到上世纪80年代,多数单位已放弃了这一研究课题。

  出生于怀来农家的赵治海永远忘不了,一些山区、半山区靠种谷为生的农民,祖祖辈辈种着亩产不足70公斤的谷子,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杂交玉米的亩产是普通玉米的四五倍,如果能选育出高产杂交谷子,这些农民就有了脱贫希望。”

  由于当时全国杂交谷子的研究陷入低谷,经费也随之减少,他们就一边积极争取,一边削减开支。为了加快谷子的世代繁殖效应,赵治海和同事们用千方百计节省下来的钱建起了温室。

  隆冬的沙岭子滴水成冰,最低温度达到零下二十七八摄氏度,但温室里却高达三十多摄氏度。去雄、观察不育株……因为大量的工作要在温室里进行,赵治海常常是一身寒气进去,满头大汗出来,风一吹,头发、眉毛上便挂满小冰茬。长年这样冷热交加地工作,赵治海和一些同事患上了湿毒和关节炎,他的腿也成了“天气预报员”,一变天儿就疼。

  而更大的困难还是来自实验本身。按照他的设想,实验的第一步是要找到谷子光(温)敏不育材料。20亩试验田,几十万株谷穗,他一株株地看,一株株地比较……1990年,赵治海和伙伴们终于发现了第一个雄性不育株,手捧那株谷穗,他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然而到了1992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再次试种时,原本不育的谷子竟然结实了。难道几年心血会付之东流?

  抚摸着谷穗,他的心在流血:“难道自己的路又走错了?”一连几天,他泡在试验田里进行观察与思考,最终他确信自己的研究思路并没有错。

  实验,失败;再实验,再失败……赵治海顶着重重压力在黑暗中摸索着。“那段日子太难熬了,看不到一点希望,但我们还是挺了下来。”赵治海形容那段日子,自己就像一粒深埋在地下等待漫长严冬过去的种子。

  1994年,赵治海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喜悦———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选育研制成功。凭着那份执着,他登上了一座前人从未登上过的高峰。

  之后,他又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找到了谷子光温敏不育的规律。2000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1号”诞生了,它比常规谷子增产30%以上,最高亩产突破了600公斤,专家组称之为“谷子杂交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不能让科研成果躺在抽屉里睡觉:世界上第一个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在他手中问世

  谷子是原产于我国的古老作物,它耐旱耐瘠,对于缺水地区来讲是一种极适合种植的重要作物。而杂交谷子既具普通谷子耐旱耐瘠的特性,产量又极具优势。

  但“张杂1号”培育出来后,并没有被大面积推广应用。因为按当时的培育方法,每亩地只能产20多公斤谷种,一公斤谷种要七八十元,相对于当时2元多一公斤的普通谷种,对农民来说无疑是个天价。

  再就是耐除草剂问题。由于谷子不耐除草剂,管理费时费力,不少农民就在本来适合种谷子的坡地、旱地里随便种上点别的,或干脆撂荒。

  对此,赵治海有说不出的难受:“科研成果要让老百姓用得上。一项成果如果只能躺在抽屉里睡觉,也就失去了意义。”于是,赵治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关。

  要想从难以计数的谷子中选取优秀的植株育种,简直比沙里淘金还难。一次,赵治海在一望无际的谷穗间徘徊数日后,突然发现了几个谷穗,无论是个头还是结实率都要明显地好于周围的谷穗。“就是你了!”凭着一个科学家的直觉,他小心翼翼地剪下了这几个谷穗,用手捧着,如同捧着自己最珍爱的孩子。

  农业科研是个周期漫长的工作。一个优良品种的诞生,需要对上千个种质材料进行选配、杂交、组合,还要经过几代的筛选、考验、培育。从材料的组合到审定推广,一般要经过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一旦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很可能要经过几年才能弄清。

  为缩短这个周期,赵治海开始和时间赛跑。从1996年起,赵治海的课题组每年10月底都要到海南岛进行冬繁育种,第二年5月底再回来。为了工作,赵治海多年来没回家过过一次春节。想女儿了,就让家里寄去照片,时间久了,女儿的照片竟贴了半面墙。

  一粒具有顽强毅力的种子终究是会迎来春天的。2004年,世界上第一个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张杂2号”在赵治海的研究室问世,谷子杂种优势利用从此走向实用化和产业化。而此时,他的“张杂1号”等杂交种已推广51万亩,优质谷子常规品种推广达到2500万亩,仅此两项就增加经济效益5.56亿元。

  [人物心语]

  “搞科研就像黑暗中行路,要想找到光明,首先你心里要有光明。”

  “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让中国的谷子走向世界。”[记者手记]

  种子的力量

  采访赵治海,不由地想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确实有许多人也这样将二人对比。因为,他们都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艰苦而又漫长的农业科研;他们同样攻克了杂交优势利用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在人类科技文明史上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然而不同的是,袁隆平太有名气了:他有着多项国内国际顶级大奖;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翱翔;风云变幻的股市上,有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相形之下,赵治海拥有的却很少很少,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值得我们尊重,依然值得我们骄傲。

  袁隆平的成功源自水稻,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来源,他的超级稻的成功,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乃至全世界,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赵治海的攻关对象谷子显然不如水稻的“地位”高,在我国有着7000年种植史的谷子,在许多人眼里只是调剂饮食的“小杂粮”。

  但我们不应忘记这样的现实:在许多贫困地区,谷子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有着耐旱优势的谷子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人们逐渐强调饮食多样化的今天,徘徊在低谷的谷子事业亟待振兴。

  而赵治海却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为了那些祖祖辈辈以种谷为生的人们,为了那些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乡亲们,他把23年的人生时光投入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而面对孤独与困境,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实现了世界谷子杂交利用领域的重大突破。

  从这个意义上说,赵治海的伟大并不亚于袁隆平。

  (张丽辉辛强)

  [公众评价]

  赤城县康庄村农民胡英:“赵治海的谷子不仅为我们带来了高产,更为世代土里刨食的农民种下了希望。”

  张家口市农科院王德权:“一粒种子,不管种在哪里,只要它有顽强的生命力,照样能够结出硕果,赵老师就是这样一粒种子。”

  庞建英:“小巷总理”五十年

  本报记者张晓华

  50年,她的名字已和一条街巷密不可分,她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

  50年,她的人生浓缩在一条街巷,成为全国从事居委会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12月5日,邯郸。记者从火车站坐出租车直奔永新里。路不远,但司机大姐挺健谈。

  “我们家离永新里不远。说实在的,我挺羡慕那儿的居民。”

  “为什么?”

  “人家那院虽然旧,但啥事都有人管,居委会的人可负责了。当家的姓庞,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特别爱操心,如今这样的人可不多了!”

  刚到邯郸,就听到与庞建英并不相识的人谈起了她,这是记者始料未及的。一个居委会大妈为何能让人这样由衷夸赞?带着好奇与疑问,记者走进了永新里,也走进了庞建英的“传奇”人生。

  ■没花一分钱的居委会“新家”

  今年9月底,永新里社区居委会刚刚搬了新家。

  200多平方米,7个房间,这新家是邯郸国棉二厂加盖居民楼时特意为居委会留下来的。和原来不足30平方米的两间小屋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

  宽敞是宽敞了,可细一看,无论是脚下的水泥地,还是光溜溜的木门,都丝毫没有装修过的痕迹,惟一算得上“豪华”的就是办公室里的家具,桌椅沙发,一应俱全。而这一切,竟没有花一分钱,联纺西街道办事处的党工委书记赵立杰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这事儿还得从邯郸市、丛台区政府及民政部门帮扶的那30万元说起。钱是庞建英争取来的,为的是偿还社区的“欠账”。

  永新里是个老院子,许多楼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公共设施陈旧,大部分便道是土路,也没有路灯,居民生活很不方便。庞建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多方奔走,终于争取来了30万元的帮扶款。今年七八月,院内改造工程动工,道路硬化了,便道砖铺上了,路灯亮起来了,此外还添置了健身器材、宣传橱窗和报栏等。居民们欣喜地发现,住了几十年的老院儿似乎在一夜间年轻起来。

  上级领导盘算着,居委会正好要搬新家,用点钱装修一下也合情合理,谁知这个建议竟在庞建英那里卡了壳。“咱们争取点资金不容易,应该把有限的钱都用到院里的硬化、美化、亮化上去,让群众先受了益。居委会工作环境已经改善了,就不必再追求什么豪华高档。群众舒心了,我在办公室里才能坐得安心!”于是,家简简单单地搬了,地面门窗原样未动,就连看起来还算气派的家具也是丛台区法院无偿帮扶的,没有从30万元里花去分文。

  ■一个啥事儿都爱揽的热心大妈

  永新里有40栋楼,1820户,7115人,庞建英是提人知名,提名知情。小至柴米油盐,大到上学就业,她的脑子里不知怎的就装下了这么些的大事小情。

  “这事儿我管了!”这是庞建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话说着容易,但在庞建英这里却是掷地有声。

  跟着她在院里溜达,左顾右盼间,冷不丁听她喊一声:“同志,请把垃圾扔进垃圾筒里,别搁在外面!”转身一看,一位小伙子一面提起垃圾袋,一面不好意思地应着:“唉,庞姨,下次我一定注意!”

  像这样的小事庞建英管,而对于一些关系到居民生计的大事,庞建英更是往自己身上揽。永新里的居民多数是邯郸国棉二厂职工,这几年由于企业减员压锭,社区下岗职工较多。庞建英带领居委会一班人,积极为下岗职工谋求新的就业门路。去年,永新里被评为邯郸首批“无下岗失业人员居委会”,这个荣誉所得不虚。

  田凤芹是永新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站长,7年前,刚刚45岁的她从邯郸国棉二厂下岗。田凤芹本是厂里的医生,下岗后心里十分失落。有人给她出主意:“去找庞主任吧,这事儿她能管。”田凤芹硬着头皮找到了素不相识的庞建英,没想到庞建英当场拍板:“这事儿我管了。”接下来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庞建英帮她跑好了各项手续,又解决了场地,帮她办起了社区诊所(卫生站的前身)。卫生站现如今红红火火,对贫困户、残疾人还常常减免甚至不收费。为此,卫生站被邯郸市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

  田凤芹说,她绝不会想到自己会有今天的成就。自己哪天下的岗已经忘了,但她永远忘不了这个日子———1998年10月25日,诊所开业,而这一天,是她新生活的开始。同样让田凤芹铭记在心的还有开业当天庞建英送上的一副对联:下岗并非绝路,上岗也有忧愁,横批:路在脚下。

  ■一个“不称职”的妻子和母亲

  1955年1月1日,随着《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正式实施,“居委会”的名称第一次在中国出现。18天后,从大名县老家来到邯郸的庞建英成为国棉一厂居委会的一员。

  刚开始,居委会工作人员没有任何收入,1960年后,才有了每月21元的生活补贴,此后,24元、29元、50元、57元……直到近些年,庞建英每月才拿到240元。对此,院里的高阿姨总觉得过意不去。上世纪70年代,本来已考上某财贸单位的她遭人顶替,眼看着工作要泡汤,得知此事的庞建英多次找领导反映,终于替她讨回了公道。如今,高阿姨退休后每月拿五六百元,看庞建英每月仍拿二百多元钱,她心里不落忍,拉着庞建英的手说:“庞大姐,你别担心,我管你!”

  其实庞建英并不是没有机会。她少女时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纺织工人。1958年8月,她通过招工进入了邯郸国棉二厂,但短短3个月后,当国棉二厂居委会伸手相邀,她毫不犹豫又回到了熟悉的岗位,从此再没有离开。

  几十年里,虽也有过转干、提职的机会,但庞建英都拒绝了。50年过去了,庞建英仍然不是干部,不是工人,只是一个普通居民。

  庞建英的执着,为永新里造就了一个忙人、好人、热心人,但在家里却是一个“不称职”的妻子和母亲。她不会做饭,顾不上照顾孩子,五个子女基本上由老伴带大。1998年1月,与庞建英相伴近40年的老伴病重住院,而省“两会”即将召开,作为省人大代表的庞建英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在老伴的支持下带着深深的牵挂如期赴会。谁知,这一去,竟是诀别。照习俗,老伴火化的日子正是农历大年初一,庞建英含泪把丈夫推进了太平间:“你就在这世上多过个年吧!”正月初六,她才让孩子到厂里报丧。事后她说,要是大年初一发丧,厂子里得来人,邻居们得帮忙,大家都过不好这个年。

  对于母亲,孩子们从原来的不理解,到心疼,再到默默地支持,因为他们知道,母亲认准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

  ■人物档案

  庞建英,女,68岁,邯郸市丛台区联纺西街道办事处永新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她1955年参加居委会工作,是全国从事居委会工作时间最长的“老居委”之一。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居民委员会主任”、“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称号。多次被评为省、市级拥军优属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等。

  [记者手记]

  人生在于奉献

  采访庞阿姨正赶上气温骤降,在邯郸火车站的站台上,我跺着脚等着返回的列车。对面楼房鲜艳的广告牌上,写着斗大的一行字,我只注意到其中的两个———“魅力”。不由得想起了此次的采访。常人看来,庞阿姨就是一位“居委会老太太”。然而这位老太太走在永新里大院里,却能赢得所有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庞主任”、“庞大姐”、“庞婶”、“庞奶奶”,老老少少的人们用各种称谓与她打着招呼,还时不时地拉她过去说上两句心里话。68岁的老人有如此的魅力,不由得让人称奇。

  想起我问她的一个问题:“这么多年,您从居委会工作中得到了什么?”她一愣:“得到,真没想过,我只想能为大家做些什么?”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也许这就是“魅力”的根源。

  50年来,庞阿姨正是这样做的。她为别人的工作奔忙,自己却甘愿拿着每月240元的生活补贴;她为别人的衣食担忧,自己却常常刚端起碗就放下;她为别人的病痛操心,自己多病缠身却从不休息……她的“三多两少”人所共知:在居委会时间多,在居民家里时间多,吃凉饭多;在自己家里时间少,家务活干得少。这样贴心的居委会主任,群众怎能不衷心拥护。

  奉献和索取是天平的两端,称出了人格魅力和民心所向。

  想到这里,虽然火车还没来,我的心却暖了。

  (张晓华)

  [人物心语]

  "居委会工作要做到五勤:嘴勤、腿勤、眼勤、手勤、耳勤。"

  "我也想过退休,但现在还不行,我已经铺下了一个摊子,总得把它干完、干好。"

  "这么多年,我最对不住的就是家里人,尤其是老伴……"

  [公众评价]

  邯郸市丛台区联纺西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赵立杰:"她始终把党性观念、群众观念和大局观念装在心里,她无愧于'小巷总理'的美誉。"

  邯郸市民李欣:"有这样的居委会干部,让人住得安心、舒心。"赵渭忠:

  “希望将军”的慈爱心

  本报记者郭东

  他戎马一生,是一个深受官兵爱戴的将军;

  他卸下戎装后,又把慈爱投向孩子,被尊称为“希望将军”。

  从1992年开始关注“希望工程”起,十多年间,赵渭忠走遍了我省17个贫困县的乡村学校,积极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募集资金,13年募集资金700万元,援建24所希望小学,资助贫困生3000多名。同时,赵渭忠一家三代先后捐款近5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74人,他被人们尊敬地称为“希望将军”。

  11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华慈善大会上,赵渭忠与我省的企业家王玉锁、杨卓舒一起荣获首届“中华慈善奖”。

  ■“我非常感动,为能获得这么多爱心而感动”

  “这段时间我有三多:一是电话多,二是接受捐助多,三是新闻媒体来访多。”12月9日,赵渭忠将军对记者讲起了他最近的状况。

  这一天,赵渭忠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捐赠———省会某集团的4100元“特殊党费献爱心”的捐款。

  赵渭忠的大女儿赵步云,已患糖尿病30多年。去年,女儿的病情突然恶化,被确诊为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生命时时处于危险中,必须依靠每两天做一次血液透析来延续生命,一年的医药费用得十几万元。这让经济上本不宽裕、又把剩下的钱都捐给了“希望工程”的赵渭忠陷入困境。

  赵渭忠的困难被他捐助过的孩子们知道了。

  11月16日,赵渭忠接到了第一笔捐款———张家口市219所希望小学的4万余名学生的32489元捐款,“这些钱都是孩子们几分几角凑来的,其中崇礼县孩子们捐助的零钱,工作人员点了一个多小时。”

  赵渭忠的困难被更多的人知道了。

  石家庄警备区第五干休所86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刘健老人送来1000元;石家庄市第九中学校长王胜国送来全校师生的捐款20074元;共青团石家庄市委机关捐款1800元;井陉团县委捐款300元;石家庄浙南商会会长黄建厅率7名商会代表,将29700元的捐款送到赵渭忠老将军的家中……

  “到今天,我接受的捐助已经突破15万元了。”赵渭忠说他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对他的帮助。

  谈起这些捐款,赵渭忠感到了被社会关爱的温暖:“我们对社会奉献爱心,社会没有忘记我们,爱心又传递到我们这里。孩子们在希望中成长,他们又成为社会的希望。这是希望工程的收获。我非常感动,为自己能获得这么多的爱心而感动。这份感情,是金山银山换不来的!”

  ■“我要把社会给予的爱再回报给社会,让爱永远传递下去”

  获得首届“中华慈善奖”后,73岁的赵渭忠准备以此为契机,“以爱回报爱,讲好爱心传递这篇文章”。

  “我与晓霞生前有约。”身患绝症却在身后捐献眼角膜的河南打工妹单晓霞的故事,深深感动了赵渭忠。晓霞离去前,他曾前去探望。“她当时问我,她死后能不能帮助她的两个孩子。”赵渭忠当时就答应了晓霞。在送别晓霞时,赵渭忠向社会公布了将资助晓霞孩子上学的决定。

  赵渭忠准备以单晓霞的名字命名一个“助学基金”,基金除了用于救助晓霞的孩子,还将资助其他贫困孩子。

  对最近社会对他的爱心捐款,赵渭忠很是感动:“现在社会把爱传递到我家,我要把社会给予的爱再回报给社会,让爱永远传递下去。”

  “我要管好每一分钱,用好每一分钱。”赵渭忠说,“这些捐款是一颗颗爱心的凝结,一定要让每一分钱都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

  谈及以后的打算,已将“希望工程”当作余生最重要事业的赵渭忠说:“既然人们称我为‘希望将军’,就要把‘希望工程’做得更实更好,才对得起这个称谓。”为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赵渭忠把眼光还投向了更多的爱心领域,比如他最近想与医疗系统进行更多合作,以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进行免费救助,让孩子们能健康地生活、学习。

  ■“我希望全社会都跳爱的圆舞曲”

  参加这次慈善大会后,让赵渭忠对慈善事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慈善事业整体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的落脚点还是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

  美国最大的华文报纸《世界日报》曾经撰文将赵渭忠称为“中国当代的武训”。对此,赵渭忠并不反感,他以为“希望工程”募集资金为荣。

  而正是这个“高级叫化子”,共为“希望工程”募集资金7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000多名,援建了24所希望小学,这些数字显然是武训所不能企及的。

  赵渭忠知道,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了争取家人的支持,他多次向老伴和女儿讲起太行山区失学儿童的故事,讲起自己童年时辛酸的求学经历,讲起自己从事“希望工程”的计划……说得一家人动了心,最后都投身希望工程。

  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广交“希望朋友”,为希望工程募集捐款。在他的感召下,北京、陕西、黑龙江、湖南等全国各地的战友,都成了他的“希望朋友”;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离退休干部,也纷纷加入了他的“希望大军”行列。

  “企业界是一个爱心富矿,但是需要有人去开发,去引导。”赵渭忠告诉记者,他准备结交更多的“大款朋友”,让他们都投身到慈善事业中来。他说,他现在做梦都想把自己介绍给比尔·盖茨,“希望他也成为我的‘希望朋友’”。为此,他将“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打”。

  “我希望全社会都跳起爱的圆舞曲,并让这爱的旋律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赵渭忠说他要制定下一个爱心“五年计划”和“十年计划”,将公益事业做到底。

  [人物档案]

  赵渭忠,浙江东阳县人,1932年7月出生。1951年3月入伍,1953年12月入党,1956年3月调入解放军总政治部机关。1990年5月任河北省军区副政委,1992年退休。

  十多年间,赵渭忠向“希望工程”捐款近5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74名;筹集社会捐款700多万元,资助贫困生3000多名,援建希望小学24所,被称为“希望将军”。

  2005年11月20日,他荣获首届“中华慈善奖”。

  [记者手记]

  让爱永传播

  赵渭忠很乐观。

  有人用“硬着头皮、磨破嘴皮、蹭破脚皮”来概括他在这项爱心事业中扮演的角色。

  有人怀疑赵渭忠没有捐多少钱,他则为自己总结了“四个一分”——“不属于我的一分不要,属于我的一分不留,向社会承诺的一分不少,对贪官污吏更是一分不让。”

  13年的奔波、近50万元的捐款、700多万元的资金募集,赵渭忠让怀疑者汗颜;资助贫困学生3000多名,援建24所希望小学,赵渭忠让关心者敬佩。

  赵渭忠说:“慈善事业是我最好的养老方式,可以双料保健——政治上保健,身体上保健。我在慈善事业中得到了乐,得到了甜,更得到了爱!”

  赵渭忠说要把希望工程当成终身事业来做。

  他希望扩大希望工程的范围,拉赞助还要更广泛。

  他到处游说参与希望工程的好处——道德上陶冶情操,精神上净化灵魂,政治上保持晚节,健康上延年益寿。“希望工程是试金石,它能试出真假马列、是否公仆。它是灵魂的透视镜,是防止人走向堕落的防腐剂。”

  他希望将来“大家都跳爱的圆舞曲”,全社会形成人人投身慈善事业的局面。“将来如果再有什么慈善奖,或者感动人物之类的评奖,我倒希望我能名落孙山,那样我最开心。那也说明社会上从事慈善事业的人更多了,我不愿别人在这方面比我落后。”

  (郭东)[人物心语]

  “‘希望工程’是试金石,是灵魂的透视镜,是防止人走向堕落的防腐剂。”

  “愿意奉献爱心的企业界人士大有人在,这是个丰富的矿藏,但是需要有人去开发,去引导。”

  “不属于我的一分不要,属于我的一分不留,向社会承诺的一分不少,对贪官污吏更是一分不让。”

  [公众评价]

  省民政厅厅长夏玉祥:“他的获奖,昭示着慈善家离普通人并不远,慈善事业需要每一个普通人的参与。”

  受助大学生张贵新:“他点燃了我生活的希望,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网友“离开水的鱼”:“你为希望工程捐过多少钱?出过多少力?我想没有人敢说为‘希望工程’尽了全力。可是赵渭忠将军,他敢,他也做到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