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济南: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04:00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12月14日讯(记者 庄云锋)《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即将履行报批程序。记者今天获悉,根据建设部反馈的对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审查意见,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单位进行了深化完善和成果编制工作,其中城市性质的重新定位颇为鼓舞人心。

  建设部的审查意见明确指出,我市先前定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跨省际的中心城市”内涵不够清晰,建议考虑济南市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定位。据此经反复研讨并征求建设部
意见,《总体规划》将城市性质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跨省际的中心城市”调整为“环渤海地区南翼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

  城市规模:2020年全市

  总人口达到840万

  修编工作着重对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中心城规划范围进行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840万,城镇总人口达到670万,市区城镇人口为480万。中心城规划范围按照建设部审查意见进行了调整,将规划范围由1613平方公里调整至1022平方公里。由于规划范围的变化,中心城人口规模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由450万人调整至430万人,所余20万人调整为市区城镇人口;城市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由人均100平方米调整至人均95平方米,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由450平方公里调整至410平方公里。

  城市布局:构建以济南为

  中心的“济南都市圈”

  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总体规划》提出构建以省会济南为中心,包括周边淄博、莱芜、泰安、聊城、德州、滨州6个城市的“济南都市圈”。这一战略的提出对突出济南的中心城市地位、扩大发展腹地、做大做强省会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以构建“济南都市圈”为契机,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构筑“一心三轴十六群”的城镇空间组织结构,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结构体系,以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和培育次中心城市、中心镇为重点,逐步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大中小城镇有机结合、规模序列完善、职能分工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城镇网络体系,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

  中心城总体布局由“一城两区一团”调整为“一城两区”。“一城”仍为主城区,“两区”仍为东部城区和西部城区。空港组团不再作为中心城的组成部分,而作为市区的市镇来发展,即遥墙和唐王两个市镇,并相应形成空港市镇组群。

  农村建设:整治迁并市域内4657个农村居民点

  我市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中心村、生态村整治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市域内4657个农村居民点的整治迁并。平原区农村居民点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山地丘陵区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完善农村居民点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至2020年,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由639平方公里调整为487平方公里左右。

  空间资源:明确划定城市建设“南控”线

  为优化城乡空间资源配置,有效保护脆弱资源和生态环境,《总体规划》在全市范围内明确划定了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范围,制定了明确的空间管制措施。在对城镇建设空间进行规划控制的同时,对非城镇建设空间实施有效管制,以有效保护河湖湿地、基本农田、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脆弱资源和生态要素地区。尤其是通过空间资源管制,落实城市发展“南控”方针,划定了城市建设“南控”线,明确界定了南部山区禁止建设、限制建设和适宜建设的空间范围。

  名城保护:妥善处理保泉与城市供水的关系

  按照建设部审查意见及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编制规范和要求,《总体规划》突出了3个层次的保护体系和对泉水的保护。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3个层次的保护体系,明确划定了8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保护重点,并提出了保护对策和措施;更加突出强调了对泉水的保护,明确提出对泉水的保护要坚持泉源、泉脉和泉眼、泉系并重的原则,妥善处理保泉与城市供水的关系。

  城市交通:力争“十一五”期间启动轻轨建设

  《总体规划》在原来两条东西向快速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条东西向快速路,将城市快速路系统由“两横六纵”调整为“三横五纵”,并在城市东西方向强化了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线路,以有效引导城市功能布局的形成。通过规划互通立交和拓宽城市出入口,使快速路与高速公路有效衔接,加强与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的联系。更加突出了公交优先发展策略,着重考虑了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力争“十一五”期间启动轻轨建设。同时结合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及城市客流集散点,规划建设综合性客运枢纽,以加强不同运输方式及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的衔接。

  近期规划:以全运会为契机形成“一城两区”结构

  近期建设规划以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以奥体中心、政务中心、金融商务区、高校园区等为重点,实施沿经十路、沿铁路线、沿小清河、沿黄河的“四沿”发展战略,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动重点片区建设,重点建设燕山新区、腊山新区和唐冶新城等重点片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疏解提升老城,初步形成“一城两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