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师下煤窑干活为贫困生挣钱 班上没有学生因钱辍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04:59 北京娱乐信报

  最近三年,每逢假期,重庆开县郭家镇北斗村小老师刘念友都会到镇上煤矿下井挖煤。直到今年7月,北斗村中心校校长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才知道,他挖煤挣的钱除了供儿女上大学外,就给自己班上的贫困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品、买新衣服,但他自己却天天吃白开水泡饭和咸菜。

  到底资助了多少贫困生,刘念友自己也数不清,他现在能叫出名字的就有40多个
。在刘念友资助下,这些孩子没花一分钱学费,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学业。刘念友从教28年,班上从来都没有学生因为钱而辍学。

  

老师下煤窑干活为贫困生挣钱班上没有学生因钱辍学

  挖煤无怨无悔。

  老师挖煤 现场

  下井一次要干9小时

  12月10日,星期六,清晨7时,开县郭家镇麒龙煤矿主井。

  天还没亮,48岁的刘念友便和工友一道背着电瓶、顶着矿灯,行进在狭长的主井甬道中。20多分钟后,记者随着他们来到距洞口1500米处的东大巷掘井口。掘井口空间小,要猫着身子才能活动,地上堆满先前凿下的原煤,被水泡得黝亮,潮湿闷热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原煤气味和汗味。

  在昏暗的矿灯照射下,刘念友麻利地躺在地上,娴熟地用凿子凿着头顶上方的煤层。煤块松动,煤碴掉在净是汗水的脸上,他用手抹了一把,再凿。20分钟左右,他就地休息两分钟,然后继续干活。

  8时不到,记者已感头昏脑涨,仿佛有窒息的感觉,赶紧退出。而刘念友直到下午4时才和工友一道出井。此时,他从头至脚已变成一块“煤炭”,连鼻孔里都塞满煤灰。

  山里风大,刘念友湿漉漉的身子不停地打冷战,赶紧洗个热水澡后,才在矿上的食堂开始他的午饭:两碗干饭和一份炒洋芋。

  挖煤前曾开摩的挣钱

  北斗村是开县郭家镇北斗地区最偏远、最贫穷的山区。整个学校就刘念友一名教职工,要教一个三年级的所有学科,17名山里娃。

  “不瞒你说,我还开过摩的。”刘念友说,1998年起,一对儿女跨入高中,花费大,再加上那年他同时承担了7名学生的学费,经济压力太大。为增收,他借钱买了辆摩托,课余时间搞起了摩的营运。2002年6月,一次小小的事故让刘念友赔了300多元,他放弃了摩的营运。

  “当时,两个孩子刚考上大学,教室里还有眼巴巴瞅着我的一双双眼睛,不找外快不行。”刘念友便改行下井当矿工。从此,每个寒暑假,他都会悄悄来到附近麒龙煤矿下井挖煤。

  

老师下煤窑干活为贫困生挣钱班上没有学生因钱辍学

  出井抽烟解乏。

  至今还欠债15000元

  9日中午,记者来到北斗村小学刘念友的办公室。这其实是间闲置的教室,刘老师的办公室、寝室、厨房都在这间屋里。寝室简陋得像民工房,一块木板就是床。

  灶具旁只有一袋米,一包盐,一桶散装白酒,连油都没有。

  记者还在刘念友的电话本上发现这样一页——“吴成艮2600元、周贤坤4600元……”一共9个人,总计15000元。“这是我的欠账本,最久的已5年多了,我会还的。”

  老师挖煤 误解

  校长:他挖煤瞒了我们三年

  北斗中心校校长陈银山称,中心校的老师都知道,从1977年开始,刘念友每年都在资助自己班上的贫困学生,不管走到哪里,班上从来都没有因为钱而辍学的学生。但谁也不知道他为了挣钱要下井挖煤,而且一挖就是3年。

  “我们是在今年7月才知道的。”陈校长回忆,当时学校有急事让刘念友到中心校去一趟,可电话打了3个多小时,他才匆匆赶来,一脸疲惫。问他干什么去了,他支支吾吾说在走亲戚。

  “我猛然发现他耳朵背后是黑黢黢的,再三追问下,他才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在挖煤。”

  

老师下煤窑干活为贫困生挣钱班上没有学生因钱辍学

  教书任劳任怨。

  工友:以为他供儿女读大学

  “已经3年了,每逢假期他都会来,每月可挣千多元。”麒龙煤矿矿长黄烈兴和工友们都认为,刘老师下井挖煤是因为家里有对儿女读大学,花销大。没有想到他还资助了这么多山里孩子。

  刘妻称,1978年在白羊坪村小学,刘念友从前任老师手中接过8名极其贫困的学生,他们交不起每学期5元的学费。刘念友当时的工资每月只有6.5元,但他竟将这8名学生每学期的学费全部承包。有的娃娃离家较远,中午回不了家,他就让新婚妻子在家里给他们煮饭,不收一分钱。

  善良的妻子给予他最大的支持:“其实都是些粗茶淡饭,洋芋白菜而已。”

  学生:“他有钱,有工资嘛!”

  刘念友现在班上的17名学生中,有13名学生曾受过他的资助。当记者问他们知不知道刘老师资助的钱从何而来时,几名贫困生却异口同声说:“他有钱,有工资嘛!”

  “其实刘老师比我们都吃得差。”住在学校附近的田雨雪同学说,他有好几次都看见刘老师一个人躲在寝室里吃白开水泡饭,最多就点咸菜。

  田雨雪的父亲说,之前没有老师愿意到北斗村小学来,“没老师,这些娃儿就只得到邻近学校读书,可这儿最近的学校都要爬两座山,过一条河,家长不放心,多亏了刘老师。”而最让他感动的是,刘老师常常家访,“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快,刘老师还把他们带得像城里娃儿了。”

  文图据《重庆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