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西发展农村经纪人应对三农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09:13 桂龙新闻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倍加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工作。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要搞活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有效的衔接。农村经纪人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说:“农村经纪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繁荣农村市场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区各地农村经纪人的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经济农作物种植面积广、农产品产量大、农产品交易流通较为集中的几个经济区域,一是百色市右江河谷的田阳县、田东县、右江区;二是贵港市郁江平原的桂
平市、平南县、覃塘区;三是桂东南玉林市的玉州区、兴业县、北流市、四是桂南沿海钦州市的灵山县、浦北县、钦北区。据统计,到2005年6月,全区各地工商局登记发照的农村经纪人共有2874户,其中,个体经纪人2466户,占总数的85.8%,经纪执业人员4799人。另外,全区各地农村,每到大宗果菜农产品上市交易流通季节,还有大批的人员从事季节性的农产品经纪活动。如北流市多达23400人,兴安县5000多人,兴业县5000多人,田阳县3000多人,钦北区3000多人等。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流通的日益活跃,农村经纪队伍的不断壮大,农村经纪人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 充分认识农村经纪人在发展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经纪人是在农业经济活动中为促成农产品流通,以实现农业生产和市场之间的对接为目的,通过居间、行纪或者代理等形式,为广大农民提供经纪服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农村经纪人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搞活了农副产品的流通渠道

  农村经纪人一头连着农产品,一头连着市场,活跃于农副产品生产者与市场销售商之间,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畅通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很好地解决了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玉林市工商局通过指导成立农产品交易中心,引导40多户经纪人和200多名经纪执业人员进场从事农产品经纪活动,有力进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流通。

  (二) 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农村经纪人长期活跃于市场,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供求信息,预测市场需求。同时,农村经纪人长期联系农产品生产者,能及时将市场信息传递给生产者,引导农民生产转型、资源优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水平,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杠杆作用。江苏省通过“一户经纪人带一村,多户经纪人带一片”的模式,在广大农村形成地区性的板块经济、区域经济、专业经济格局。如

扬州的“花木之乡”、“牙刷之乡”,盐城的“玩具之乡”,淮安的“豆制品之乡”等

  (三) 促进了农民就业渠道的拓宽

  农村经纪人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村经纪人在经纪活动中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拓展了农村就业空间,推动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进入农产品流通中。另一方面,农村经纪人通过经纪活动,为农村的富余人员寻找了许多就业的途径,使这些人员能进入与农产品流通有关的运输、包装和其它服务行业,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四) 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村经纪人一方面通过经纪业务外联四面八方,内接千家万户,沟通供求信息,有效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农产品销售难题;另一方面,农村经纪人通过成立行业自律组织,保护经纪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农民在增产的同时增收。内蒙古的通辽市工商局积极支持红干椒协会组织椒农会员共同抵制外来客商的恶意压价,使上市之初收购价每市斤2元提高到每市斤3.2元,及时保护了椒农的利益。红干椒协会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注册了“中国。道德红干椒”网站,通过多渠道的信息网络把国内、国际的有效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会员。还与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10余家公司建立了直接的业务往来,使通辽红干椒漂洋过海走向了世界。

  (五) 促进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

  实践证明,农村经纪人越活跃,当地的经济也越发达。我区十佳县之一的北流市的农产品85%是由经纪人组织运销,年成交额超10亿元,创财政收入2500多万元,为当地农民人均年增收达120元。农村经纪人已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农村经纪人发达的省份如江苏、山东和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农业生产和市场流通之间通过农村经纪人的作用,有效地连结起来,促进了当地农业经纪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

  (一) 依托农村产业优势发展农村经纪业

  广西是国内水、土、热资源配合较好的地区之一,物产丰富多样,主要盛产南亚热带水果、蔬菜、甘蔗、麻类作物、桑蚕、药用作物、香料作物、松脂、桐油、三黄鸡、奶水牛、水产品等农产品。目前,全区水果栽培面积1700多万亩,名列全国前茅,主产柑、橙、柚、香蕉、荔枝、龙眼、

芒果等;蔬菜种植以秋冬蔬菜为主,面积达1500多万亩。丰富的物产为经纪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平台,通过培育和发展,引导农村经纪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经纪人+农户”、“市场+行业协会+农户”等模式,走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玉林市各县区工商局通过指导农村经纪人采取这一模式,与外地客商和农业种养户之间建立农产品稳定的产供销中介服务关系,带动了当地农业种养业的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很好的规模效益。

  (二) 依托剩余劳动力优势壮大农村经纪业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村产生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2004年,全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达655.2万人,比上年增加66.5万人,增长11.3%,从分布看,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较多的有南宁市、贵港市和玉林市,外出就业人数分别为93.6万人、93.6万人和93.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8.0%、5.5%和7.6%。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农村经纪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生力量。各级党委政府可通过出台鼓励就业政策,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经纪业务。2005年8月,我区出台了支持发展县域经济“五十六条”举措的政策性文件,要求各地工商局对农民从事季节性的农产品经纪活动,一律实行“三免”,即免申办营业执照,免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市场管理费,其经纪执业人员免办理备案手续,这一政策对各地农村经纪人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 依托市场区位优势做强农村经纪业

  各类批发市场是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市场形成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联系着众多的农副产品经纪人,是经纪人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培育各类批发市场,可以吸引更多的经纪人进场从事经纪业务,从而有效地推动农副产品的流通。全国不少省市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如辽宁省大连市在兴建市场的过程中按照地域特点和产业优势在全市建立了7处海产品、水果、蔬菜、畜禽等批发市场,为经纪人的培育和发展创造了有利载体。这些市场少则几十名经纪人,多则上百名经纪人,他们通过成立经纪人协会,密切关注市场信息,联系场内场外经纪人,共同发展经纪业务,起到了典范和带头作用。引导经纪人开展多样化的经纪活动,利用电子通讯,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发布信息、订立合同、远程交易,大大提高经纪效率和市场化程度,使经纪人不出家门就能促成经纪业务。

  三、 政策引导,积极扶持,促进农村经纪人健康发展

  (一) 完善经纪人有关政策法规,为我区经纪人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经纪人的培育发展,工商部门对经纪人的监管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调整和保障,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是我们行为的准则。目前,对于经纪人的规范管理主要是依据国家工商总局于2004年修订的《经纪人管理办法》进行监管。我区的《经纪人管理条例》于2004年已废止,经纪人的培育发展也随着《条例》的废止而停滞不前,监管规范工作也因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而步履为艰。而全国其它省(市)出台有该《条例》的,只对《条例》作修改调整保留,江苏省于2001年正式颁布了《江苏省经纪人条例》,规定“从事农副产品经纪活动的人员,可以凭身份证件直接向所在地县(市、区)经纪人协会申领经纪执业证书”,从而确定了该省农村经纪人准入的“低门槛”原则,为当地的经纪人发展和规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因此,出台适合我区实际的《广西经纪人管理条例》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立法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在《条例》出台前,可先争取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经纪人的意见,为促进我区农村经纪业务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二) 加强调查研究,完善培育和规范农村经纪人的制度措施

  以服务“三农”,为民办实事为出发点,对我区经纪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地区分类别对农村经纪人的发展状况、经纪业务规模、经营方式以及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等情况进行调研。自治区可先成立由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经纪业培育与发展调研组”,拟定调研课题,拨付专项经费,组织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调研。通过对全区经纪人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各地在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方面的经验做法,探索形成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区农村经纪人的有效措施办法,为政府政策的顺利出台做准备。

  (三)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学习,为农村经纪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通过电视、报社等新闻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农村经纪能人的示范作用。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经纪人作用、法律法规及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农村经纪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农村经纪人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农村经纪人的行业中来。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经纪人典型的宣传,发挥经纪能人的带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形成全社会都关注和支持农村经纪人培育和发展的氛围。

  (四)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农村经纪人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坚持发展农村经纪人与发展城乡个体私营经济相结合,通过多宣传,不等待,多理解,不刁难,多帮助,不设阻的方式,采取先准入,后培训;先发展,后规范;先扶持,后管理等措施积极扶持,大力推进农村经纪人的培育和发展。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对于农民从事季节性的短期的农产品经纪业务,可以“零门槛”准入,免费办照,免收税费。

  第二,坚持发展农村经纪人与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争创名优新产品相结合。积极实施农副产品

商标战略,通过广泛宣传,上门指导,全程服务等措施,鼓励引导经纪人注册农产品商标,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提高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农村经纪人走规范化、品牌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鼓励各类经纪组织升级换代,走集约规模之路。

  第三,坚持发展农村经纪人与鼓励诚信经纪打击违法经营相结合。

  “监督管理经纪人及经纪机构”是国务院赋予工商管理机关的职能,规范管理经纪行为,保护合法经营,查处违法经营是工商部门规范经纪的主要职责。一是立足工商职能抓服务引导,帮助农村经纪人完善经纪业务管理制度,规范经纪行为,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以合同的形式保障经纪组织的利益;二是加强对农业经纪合同的指导和管理工作,规范农业经纪和订单合同文本;充分发挥行政调解职能,帮助解决农产品经纪中发生的合同纠纷,维护农村经纪人的合法权益。在农村经纪人中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提高农村经纪人的信誉和形象。三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经纪行为。通过加强经济户口管理和市场巡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无照经纪等违法行为,保护合法经营,查处违法经纪行为。

  (五) 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引导自律作用,促进农村经纪人规范化发展

  目前我区不少市县建立了经纪人协会,在培育发展经纪人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由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各地经纪人协会发挥的作用不大。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纪人的不断发展壮大,建立健全农村经纪人自律组织,并发挥其服务引导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工商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对经纪行业自律组织工作的指导,引导经纪人诚信经营不断规范经纪行为。一是帮助各类农村经纪人协会建立工作制度,健全自律管理规则,从制度上规范经纪行为。二是指导经纪行业组织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对经纪人的培训,不断提高经纪队伍素质。在这方面外省有不少成功经验可供参考。经纪业务的培训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与各大专院校联合办学进行系统而专业的培训;也可以开展针对性较强的行业短期培训;还可以是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三是通过自律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和咨询活动。四是通过自律组织传递市场信息。五是通过自律组织保护农村经纪人的合法权益。

  (六) 加强部门协作,共同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

  农村经纪人的发展有其独特性,农村经纪人既有从事农业生产生活资料经纪业务的长期经纪,也有根据不同农时进行季节性农产品经纪业务的短期经纪。因此,对农村经纪人的培育发展也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进行。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级政府出台鼓励政策,多渠道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也可以是工商部门通过指导行业组织,带动发展各类经纪人;还可以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以展农村经纪人。另一方面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各自的领域内也可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政府各部门特别是业务与农业有关的部门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农业部门可依托其对农业管理的强大网络的优势,引导广大农民通过经纪作用,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增产增收。供销部门由于其长期活路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的流通领域,对农业经纪的发展有其独特的优势。人力资源部门可发挥其对人才培养的优势,大力发展和提高农村经纪人的数量和质量。工商、农业、供销和人力资源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发展我区的农业经纪人,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来源:新华广西选稿:黄珊作者:张虹 李金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