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的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11:20 龙虎网

  【龙虎网讯】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未来的基础上,讨论了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问题,并通过如下建议。

  一、加快“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1.“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2%,经济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全
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700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个倍增、一个扩张”产业发展计划顺利实施,个体私营经济、外向型经济、郊县经济发展滞后的矛盾有所缓解,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多种所有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正逐步形成;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水平跃上新台阶,“三个集中、一个疏散”的布局调整加快推进,“一城三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发展空间快速拓展,功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开放型经济规模与水平快速提升,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升;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740元和6252元,年均分别增长12.6%和9%。“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2.“十五”发展的成功经验。“十五”时期的发展建设,加深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解放思想,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完善体制机制,结合南京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努力增强发展的活力;二是坚持加快发展,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以“两个率先”为目标,全力以赴争先进位,不断丰富发展内涵,努力实现既快又好发展;三是坚持富民优先,把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统一起来,扎实有效地推进富民工程,努力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成果;四是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不断增强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努力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五是坚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统筹考虑发展速度、改革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3.“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今后五年,南京的发展将面临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总体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既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又要准确把握和解决好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制约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仍然存在,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科教潜力发挥不充分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发展内在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水平和获得的公共服务还有较大差距,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加剧,农民持续增收、就业持续增加的难度加大,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

  4.科学谋划“十一五”发展。“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南京的关键时期,发展将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要遵循发展的内在规律,继承发展“十五”期间的重大战略和重要经验,使发展的主线一脉相承,保持发展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解决好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紧密结合南京发展的阶段特点,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创造性地制定发展思路和举措,把“十一五”规划编制成为引领科学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规划。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奋斗目标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又快又好发展的主题,突出“富裕、和谐”的导向,坚持率先发展,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构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和东部城市绿化中心,加速“两个率先”进程;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在更高层次上深入实施富民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文化南京、绿色南京五大战略;坚持和谐发展,注重以人为本,兼顾各方利益,加快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推动南京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指导原则:“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要认真贯彻以下基本指导原则。

  ——更加注重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好中求快,实现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提高全市综合经济实力。

  ——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加快提升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速形成资源节约型增长模式和消费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生产力布局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更加注重增强创新发展活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扩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集聚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制度保障。

  ——更加注重和谐南京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快富民进程;进一步关注社会公平,保障城乡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奋斗目标:“十一五”时期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07年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0年取得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为2012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主要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到2010年比“十五”末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2倍以上;

  ——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新的转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土地利用格局进一步优化;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新的突破,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城乡居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目标,居住、出行等方面条件有较大改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社会发展水平长足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迅速发展,公共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断增加,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获得公共服务的差距逐步缩小;

  ——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和城市安全良好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谐南京建设取得新突破。

  在“十一五”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社会安定和谐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三、“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1.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显著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立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产业体系,整体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配套、融合、互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与制造业链条各个环节的服务对接,整体推进先进制造业中心与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建设。着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实行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结合,开发优势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品牌,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推动产业发展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加大低端产业调整改造力度,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建立健全有效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服务体系,特别是主城区要进一步优化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构筑战略性优势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等优势产业,以重点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形成空间上集中布局、企业间紧密链接的新格局,更大程度地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由组装加工向精密制造转变,重点支持新型显示器、通信、软件及系统集成、计算机及外设、信息家电、新型电子元器件等六大产业群,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大类产品生产集中区;推进石油化工产业的基地化、大型化、集中化发展,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延伸原油加工、基础化工原料、化学中间体、精细化工与日用化工产品紧密链接的产业链,保持产业规模全国领先的地位;全面推进汽车行业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以轿车生产为主体,以汽车关键零部件为配套,加快产业链建设,显著提升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钢铁产业发展水平,重点发展各类高附加值板材和优特钢,形成规模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南京地区国防科技与生产优势,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大力发展高科技民用产品。全面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着力提升并形成现代商贸、旅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的新优势,更大程度地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推动业态创新与产品创新。健康有序发展房地产业。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提升集聚、辐射、外向化水平,增强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服务业载体建设,有效整合配置各类资源要素,形成商贸商务中心区、中央活动区、物流基地、会展基地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先导型新兴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先导型产业的培育,重点发展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五大新兴产业,提升总体规模,增强扩张能力,力争发展速度与水平在全国领先。优先发展、加速发展、集聚发展软件产业,大力实施软件人才工程、品牌工程和基地建设工程,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创新能力、产业规模效应、行业特色优势的龙头企业,建设上规模、高水准、国内领先、面向国际的软件产业园区,打造全国软件产业名城。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产业优势,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与新型光电产业,促进产业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依托文化特色优势,积极拓展文化产业空间,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完善现代文化产业链,培育文化产业群,加大文化产业载体建设,打造文化产业特色品牌。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休闲、文化博览、文化娱乐、文化信息、文化中介、文化创意、数字文化等产业逐步形成规模优势,整体提升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建设全国文化产业基地。

  培育都市型特色经济功能。紧密结合省会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培育都市特征鲜明的特色经济形态与功能。建立和完善都市型工业发展体系,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一批与城区服务业紧密融合、与郊县产业基地互为补充的都市工业园。发展新型商务业态,全力吸引外资银行、国内大公司和大集团入驻,推动总部经济等新型都市经济形态加速形成。培育适应消费升级需要的新兴服务业,完善住房、汽车、文化、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新兴领域的消费服务,有效满足各类需求,合理引导消费扩张。

  2.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快郊县发展步伐,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统筹规划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收入分配、就业和社会保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郊县特别是“一区两县”的支持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城市优势生产要素向郊县扩散,城市基础设施向郊县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郊县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郊县辐射。加快郊县城镇化步伐,以镇村布局规划为依据,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配套,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确保新建农房集中到规划点上,新建工业项目布局到镇以上工业功能区。

  加快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围绕满足城市需求,拓展农业生产内涵和功能,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旅游休闲农业,形成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强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抓好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和生态化水平。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强化优势农业产业基地和都市型农业示范区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特色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家生活、乡村文化,大力发展旅游农业。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推进农村各项配套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鼓励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稳妥地推进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维护和保障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强村级经济发展后劲。巩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增加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合理划分县区、镇街两级的事权和财权,理顺镇街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建立公共财政,使镇街政府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途径。坚持内转和外输并重,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努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农民就业能力。扶持和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和支持农村民营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机制,用足用活村发展留用地政策,探索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土地市场交易的途径,努力增加农民要素分配收入。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三城九镇”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郊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构筑城乡一体的道路交通、供水、能源和信息网络。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实施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建设枢纽型、功能性基础设施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布局,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

  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坚持“多中心、开敞式、轴向发展”的组团城市布局方向,继续高标准建设“一城三区”,提升河西新城区的功能,加速仙林和城东地区的发展,推进东山、江北新市区的框架和功能建设,积极培育板桥、龙潭和禄口新增长极,努力形成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相对独立的卫星新城,把南京城市发展空间由中心城推向广阔的都市发展区。加速过江通道建设,加快江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南北联动、跨江发展。严格控制好城镇组团之间生态隔离绿地,限制城镇无序蔓延,使城镇发展融于自然山水之中,维护“开敞式”的生态城市布局。新区建设要突出提升交通便捷性、就业吸纳力和综合配套水平,在错位竞争、培育特色中展现活力。老城要严格控制高层建筑和住宅开发总量,提升历史文化内涵和服务功能。

  强化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以江为轴、跨江发展,呼应上海、辐射周边”的方略,明确在长江流域、长三角一体化、宁杭经济带和南京都市圈中的不同功能和定位,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推动京沪高速、沪汉蓉、沪宁、宁杭、宁芜城际铁路、大胜关铁路桥和南京铁路南站的规划建设,努力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南京铁路枢纽中心。加快环型放射的城际高速公路网建设,完善公路主枢纽布局和功能,形成通江达海、水陆联运、辐射全国的综合交通网络,为参与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提供支撑。加快龙潭深水港和禄口航空港建设步伐,开通更多的国际客货运航线,完善港口和机场的集疏运通道,提升南京国际性口岸功能。加强都市圈城市间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对接,增强南京作为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吸引大型跨国物流公司进入并全方位开展业务,提高南京生产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综合效率,建设高效的要素流通平台。

  高水准规划建设现代城市。坚持科学规划引导城市发展,引入国际先进规划理念,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建立健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开放城建投资领域,推行项目法人、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拓宽投资主体多元化渠道,全面提升经营城市的水平。树立精品意识,抓好图书馆、美术馆、会展中心等标志性公共设施的建设,结合重点景区、重要建筑、重大设施的规划实施,形成一批城市建设新亮点。基本建成城市快速通道、主次干道系统,完善城市支路网,注重停车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城区交通路网承载能力。确立公交优先战略,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加快电网和电力建设步伐。高标准建设完善供电、供气、供水、排水、人防等公用设施,全方位提升综合保障水平,形成适度超前、持续发展、保障有力的城市公用服务设施体系。

  科学界定区县发展定位。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作用,实现城乡规划对市域的全覆盖,引导生产力合理布局。根据全市发展总体规划,以及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按照“优化提升、重点开发、生态保护”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开发强度,促进区县之间错位竞争、协调发展。镇街之间也要突出各自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品牌经济。各类开发区之间要合理分工,形成各自的主导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对不同区域确定差别化的目标任务,制定相应的考核体系,并建立配套的土地、投资、财政等政策调控机制。

  完善城市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依法管理,强化城市管理立法,建立专业执法和综合执法相结合的执法体系,实现城市法制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大力运用数字化等先进技术,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由条线管理向网格化管理转变。坚持综合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既要加强对窗口地区的管理,又要加大对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实现城市管理的全覆盖。注重打造特色街区,逐步完成“城中村”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快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属地管理,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明确各级主体的职责,强化责任考核,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4.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科教优先,充分发挥我市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探索具有南京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确立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十一五”期末,基本形成自主创新的体制架构,成为国内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知识扩散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优先开发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资源、环境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重点提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工业、电力设施等产业领域的创新能力。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来宁设立研发中心,开展研发活动特别是各类创新性研发活动。以企业为核心,实施“名牌战略”和“品牌战略”,积极扶持中小科技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推动更多的“南京制造”转为“南京创造”。

  构筑新型科技创新体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包括在宁部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在内的各类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合作攻关、利益共享”。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以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的创新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机构、孵化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撑技术创新。加快构建创新政策激励体系,实行支持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健全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完善多元化的科技风险投资和技术产权交易机制,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体系。改善对中小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优化创新环境。加强科学普及,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率先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职业教育特色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终身教育社会化,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实施教育经费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缩小校际办学水平差距,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支持非义务教育的多元化投资办学,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积极支持各类教育机构在南京得到良好发展,充分发挥大学众多的教育优势,支持有实力的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推动市属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10年,各类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的平均水平,成为全国“历史积淀深厚,质量水平一流,名校名师众多,风格特色鲜明”的教育名城。

  加快建设人才高地。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促进人才总量、结构、素质与实现“两个率先”相适应。加快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鼓励和支持科技人才兼职兼薪、创新创业,推动科教人才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使南京成为各类人才向往的集聚地。

  5.坚持改革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胸襟、更大的决心和毅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消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丰富对外开放的形式和内容,努力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调整和优化公共服务结构,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动、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的社会管理网络,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现代化。加快推广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咨询论证和行政机关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大机关作风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制化及绩效考核结果公开化。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集中。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国有企业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巩固和完善“三联动”改革成果。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体系,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建立健全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大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积极发展新型投资运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推进资本、技术、土地、人才等要素市场建设,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财政体制,充分调动市、区两级共同发展经济、培植税源等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信用主体建设,完善社会信用法规制度和信用监督与失信惩戒机制。到2010年,基本消除制约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障碍,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积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要求,对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要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对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要按照“清理、归并、精简、规范”的原则进行改革;对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要加快转企改制,使其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医疗机构布局,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鼓励外资、民资在宁投资办医院。加快公益型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改革,培育和扶持一批文化产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制定和完善体育产业政策,引导社会各界投资兴办体育产业,健全竞技体育发展机制。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定不移地发挥民营经济在“两个率先”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完善扶持和鼓励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经营范围,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民营经济的规模和层次。引导民营企业深化改革,提升管理水平,改进生产技术,实现增长模式、筹资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全面转型。努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企业家和产品品牌,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使民营经济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推进经济国际化,逐步从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向高端推进。在扩大利用外资总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引导南京本地企业在为外资配套的过程中,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采取增资扩股、收购兼并、产业链招商等引资新方式。推进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吸引跨国公司把地区总部、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设在南京。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着力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实现跨国经营。充分发挥开发区在对外开放中的窗口作用,鼓励和引导各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建设水平,注重功能创新,抓住机遇,立足高端产业链条和产品集群,瞄准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错位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成为对外开放、制度创新、科学发展的先导示范区。

  6.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有效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努力实现生态优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重点支持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的高增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鼓励和扶持石油化工、钢铁、能源等重点行业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推动各类企业向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转型。科学规划城乡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坚决遏制乱占耕地行为,大力促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建立和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促进节约发展。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逐步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深入实施南京市循环经济建设规划,加快构建企业、工业园、城市和社会等多层面的循环经济框架,在石油化工、钢铁、能源等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培育一批高标准、规范化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在高新开发区、化工园等重点园区内建设一批循环型企业和示范生态园;完善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成若干循环经济示范区。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开发和应用资源循环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建立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以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循环利用率等指标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构建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使南京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居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坚持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继续围绕秦淮河、玄武湖等重点水域进行综合治理,建设一批污水截流、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生态水位调节等水环境治理工程,实现水域功能区达标。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搬迁主城区内污染企业,实施以脱硫工程建设为主的环境空气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城市环境噪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使环境质量达到所属功能区标准。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切实保护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城市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强水源保护与涵养,加强林地、森林和湿地资源保护,规范矿产资源管理。把建设“绿色南京”和完善城市生态廊道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绿化产业,基本形成城区园林化、市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的绿化框架体系,到2010年达到国家生态市的主要指标要求。

  7.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和谐南京建设坚持富民优先,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加快和谐南京建设,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效。

  积极鼓励扶持创业。把扶持创业作为加快富民的主要措施,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新时期市民精神,推动市民自主创业,提高经营性、资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使更多群众通过创业致富。制定和完善鼓励创业的配套政策,进一步降低门槛,健全创业信用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发放创业贷款,为创业者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完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实施创业辅导工程,开展创业培训,培养创业带头人,提高创业成功率。依法保护创业者劳动成果和合法收益,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先安排促进就业所需资金,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推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长。继续实施并完善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更多的人员就业。建立岗位需求预测制度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严格控制失业率。整合全社会培训资源,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就业援助,通过政府购买岗位、实行岗位补贴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再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建立健全企业尽责、公众自立与政府托底有机结合的社会保障体制。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等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加强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提高参保率。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市级养老保险统筹,逐步推进退休养老金待遇水平市县并轨。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就医和子女入学等问题。加大经济适用房、中低价商品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调整住房结构,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加快形成公正合理的分配体制。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健全企业工资增长机制、农民从集体资产和土地使用中受益机制。注重社会公平,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使绝大多数群众的收入水平随经济发展不断提高。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医疗卫生服务基地。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形成功能合理、覆盖全市、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逐步解决贫困家庭看病难问题。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卫生事件应对机制,提高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优化人口结构,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完善四级体育配套设施,推进全民健身。发挥各类优质体育设施功效,积极承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

  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加强平安南京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公共安全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整顿规范食品、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加强对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管理,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加强和谐南京载体建设。把社区、村镇和企业作为建设和谐南京的主战场,探索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企业的新思路、新办法,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基层载体。同时,发挥好人民团体、自治组织、社团组织、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凝聚社会力量,为构建和谐南京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8.加强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与时俱进地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快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方法。深入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塑造具有南京特色的新时期市民精神,使全市人民始终保持团结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问题。全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诚信友爱、谅解宽容、祥和文明的氛围,丰富和展示城市文明新形象。

  努力建设文化南京。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文化作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形成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和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市场格局。健全文化产业政策,积极开发和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高文化生产力和竞争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做好文物古迹的规划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建成若干布局合理、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功能区,形成南京独特的文化品牌。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监督工作,加强人大常委会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制度建设,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社会团体和社会各阶层在民主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南京中的作用。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政治文明建设工作目标体系,健全考核机制。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加强妇女儿童工作,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加强现代国防教育,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重视做好对台工作,扩大民间交流与往来,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

  加快依法治市进程。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完善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立法,逐步健全地方法规和规章。深入实施依法治市战略,制定并实施《法治南京建设纲要》和《南京市2006-2010年依法治市规划》。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推动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稳步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基层司法组织机构和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认真做好普法工作,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法治化,加快建立和实施“诚信、安全、有序”的城市法治化评估标准体系,提升城市法治化水平。

  9.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十一五”规划实施提供有效保障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加快“两个率先”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提高地方党委总揽全局的能力。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深入研究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把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进一步发挥地方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领导方式,完善领导体制,提高领导水平。大力推进以民主集中制为中心内容的制度建设,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凡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政策、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经常性工作由政府及其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决策和管理。不断推进经济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题材,要进行专家论证和决策评估;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

  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广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兢兢业业地工作,成为实践“两个率先”的先锋模范。各级领导干部要忠实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领导班子的结构和素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加快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巩固

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健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机制,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为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