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榕召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00:44 石狮日报

  本报讯全省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在福州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2005年全省经济工作,研究部署2006年经济工作。

  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在会上讲话,省委副书记王三运主持会议。省领导陈明义、梁绮萍、张家坤、李宏、鲍绍坤、何立峰、刘德章、张燮飞、陈少勇、袁荣祥、唐国
忠出席会议。

  卢展工在会上指出,要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他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继续,是对“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总结和“十一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部署。会议总结了近两年来搞好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六个坚持”的重要经验,这“六个坚持”是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新的概括,是驾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新的体现,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实践;明确了新一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四个着力”、“八个重点”,要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并在明年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对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提出了要求,强调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责任感、紧迫感。统揽全局,凝聚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的保障。

  卢展工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使命感、责任感,锲而不舍地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他指出,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四个推进”的指导思想,“四个基本”的目标任务,“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的总体部署已经逐步形成,已经通过或将要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来贯彻落实,我们也正在形成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趋势。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已经开始进入中央决策,已经形成全党的共识,因此要突出强调提升站位,在更高的层次以更宽的视野来认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突出强调深化认识,充分认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即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进一步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全国大局联系在一起,整合在一起,在全局中找准位置,展现作为。

  卢展工说,今年以来全省经济运行比较持续,比较协调,比较有序,比较有效,特别是“海峡西岸”写入中央五中全会建议,引起了各方面的强烈反响,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这是今年工作的重要特点。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的部署,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四个推进”的指导思想、“四个基本”的目标任务、“四个关键”的工作要求,努力实现福建经济持续、协调、有序、有效发展,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开好局、起好步。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持续、保持协调、保持有序、保持有效。对领导干部来说,要突出强调清醒,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的同时,更多地研究问题、研究困难,看到差距、看到不足,要有责任心、紧迫感,在工作中努力形成推进发展的合力和推进发展的韧性,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要突出强调持续,就是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不断有所提高,使发展的协调性不断有所改善,使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有所增强,使关键领域的改革不断有所突破。只要把目前发展的趋势、态势持续下去,福建的面貌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卢展工要求,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要驾驭全局,统筹兼顾、营造环境,服务发展、尽心尽责,实干实效、保持先进,带动推动。他特别强调四个最基本的概念:一是“量”,量要增长。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讲综合实力的增强、增加就业、增加人民的收入,在现阶段,从国情和省情以及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出发,都要求经济发展的量的增长,否则一切无从谈起。我们讲经济结构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体制机制的改革,为民宗旨的最终体现,都要在量的增长过程中进行。因此,一定要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保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把当前的良好趋势持续下去。二是“质”,质要提升。我们讲的质包括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包括经济增长的效益。质和量是相辅相成的,质是量的支撑,是量的保证,也是量的体现。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着眼于经济发展的质的提升。质的提升同样有一个着眼量的增长的问题,同样有一个从实际出发,正视现有基础,立足所处阶段的问题,着力在持续中提升,着力在协调中提升,着力在有序中提升,着力在有效中提升。三是“度”,度要把握。我们讲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党的先进性,转变领导方式工作方法,重在实际运作、贯彻落实,在实践中归根到底就是对事物发展的度的把握,具体体现在对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工作方法、领导方法、评判标准的度的把握上。讲到底,就是能不能真正实事求是,真正求真务实,就是能不能遵循规律,讲求科学,能不能出于公心,真正为民,能不能应用政策,拓展空间,能不能把握临界点、结合点、切入点、共同点。度的把握需要敢闯敢试,会想能干,也需要有敏感性、敏锐性,需要忠诚和尽责。实践证明,度的把握决定量的增长、质的提升,决定领导有力、工作有法、发展有效、社会有序,决定中央和省委一系列工作部署的落实到位。四是“为”,就是要有新作为。量的增长是一个过程,质的提升是一个过程,度的把握也是一个过程,这些过程都要在“为”的过程中实现。“为”的要求对福建来说,突出的就是要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有所作为。

  对于年终岁首的工作,卢展工强调,持续发展,一定要持续现在比较好的发展势头,盯紧抓实,不要松懈;平安和谐,一定要注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安全、稳定的意识要增强,综合治理要常抓不懈;始终为民,一定要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元旦春节期间特别要关心困难群众和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少一点锦上添花,多一点雪中送炭;正风正气,一定要加强党风政风的建设,以领导的表率,干部的带头,党员的示范来带动推动整个风正气顺趋势的持续。

  卢展工最后说,福建发展到今天,靠的是福建干部群众的共同作为;福建发展每一年要有新进步,仍然要靠福建干部群众的新作为。我们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持续、协调、有序、有效地走下去,我们一定能够为人民、为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黄小晶在讲话中总结了今年的经济工作,他说,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部署,攻坚克难,积极进取,着力提升,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预计全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五”目标的全面实现。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高出预期目标1.6个百分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持续、协调、有序、有效,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发展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黄小晶指出,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是中央把“海峡西岸”写入“十一五”规划建议后的第一年,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中央部署的落实,责任重大,意义不同寻常。他要求,要扎实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逐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发展特色农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抓好扶贫开发;要又快又好地发展壮大产业经济,分类推进产业发展,继续抓好第一批225项培育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扩大消费需求,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保持合理的投资建设规模,继续抓好402个重点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激活社会投资,更加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要着力推动闽台“六求”合作和闽港、闽澳合作取得新成效,求紧密经贸联系要有新作为,求两岸直接“三通”要有新突破,求旅游双向对接要有新进展,求农业全面合作要有新提升,求文化深入交流要有新亮点,求载体平台建设要有新成效;要推进招商引资方式创新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创新投资促进机制,创新外贸促进机制,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进一步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把港口开发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推进重要港湾的实质性整合,制定和实施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政策措施;要建设文化强省,通过项目推动文化产业更快发展,既要抓普及更要出精品,通过发展“大文化”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办好惠民实事,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强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珍惜土地、矿产、淡水等重要资源;要进一步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以省委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为指导,抓紧抓好“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各重点专项规划的编制。

  黄小晶最后说,年末岁首,各项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要确保完成今年的生产建设任务,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好“两节”的相关工作,抓好廉政建设,杜绝铺张浪费,做好明年生产、建设的组织准备,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全面展开。(福建日报记者林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