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过年了,向民工们说声谢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03:59 都市快报

  回还是不回?这对贵州省天柱县的刘国益来说,是个天大问题。他已经三年没回家陪儿子过年了,“年年我都要编个理由不回去,今年编什么理由,我还没想好。”他说。

  昨天,“给民工孩子送个团圆年”报名热线继续升温。一些杭州市民也来电给身边的外来工报名。昨天,我们还收到杭州市民捐的第一笔善款2000块钱。捐款的寿大妈说:外来工干的都是苦脏累的活,过年了,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

  家乡8岁的孩子

  每天中午吃冰凉的饭菜

  天冷了,8岁的儿子前几天给彭双文来电话:“爸爸,我手都冻僵了。”

  彭双文的老家在重庆,外出打工十年,其间只回过家五趟,陪儿子过了一个春节。

  儿子读小学三年级,每天上学要走半小时山路。饭菜都是自己带的,山风像刀子一样打在身上,拎着饭盒上学的儿子说手很冷。

  学校里连个热热饭菜的地方都没有,彭双文每天中午举筷时都心酸不已:儿子吃的又是冰凉的饭菜。有一次,儿子在路上不小心打翻了饭盒,结果整整饿了一天。那天放学,儿子迟迟没回家,爷爷在半路上找到了他,当时儿子蹲在路边,说:“你背背我吧,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了。”

  去年本来说好回家陪儿子过年的,但妻子做家政走不开。除夕晚上,彭双文给家里打电话,儿子告诉他年夜饭共有五个菜:萝卜炖猪肉、粉丝菠菜汤、一盘花生米……孩子常常在电话里说:爷爷奶奶不会烧菜,你们快回来吧,给我做点好吃的。

  妻子马上要动手术了,大概要花上五千块钱。左思右想,彭双文咬咬牙:今年还是不回去了。“春运时车票要涨价,两人坐火车要六百多块,坐汽车要一千多块呢……”

  小鬼当家让人心酸

  安慰父母能够照顾好自己

  在民工孩子中,舒碧芬11岁的儿子绝对是个另类。

  她上四年级的儿子独自一人在四川南充老家。

  舒碧芬在杭州做保姆,丈夫在一家工地打工。夫妻俩今年第一次出外打工,他们还有一个13岁的女儿,今年刚上初中,住校。

  舒碧芬说,儿子现在一人住在老家的两间土屋里。学校旁边有个菜场,放学后,他自己到菜场买菜,然后拎着菜,走上五里山路回家。舒碧芬怕孩子太省,每次打电话都叫儿子吃好一点,儿子却说:“你们在外面安心工作吧,我会照顾自己的。”

  住校的女儿每周回一趟家,帮弟弟洗洗衣服,检查一下弟弟的作业。两个孩子都很懂事,学习成绩也不错,这点让舒碧芬夫妇很欣慰。但年头到了,夫妇俩的烦恼也来了:“我打算不回家了,因为车票太贵。”舒碧芬说她还不敢把这个决定告诉儿子,“让两个孩子孤零零地过这个春节,我实在不忍心。”

  单亲家庭更多艰辛

  孩子性格越来越沉默

  在不断打进的热线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特殊群体———民工中的单亲家庭。他们的孩子,比普通民工孩子承受着更多的艰辛。

  安徽蚌埠的王先生离婚四年了,当时孩子才三岁,王先生把孩子托给老母亲,自己一个人跑到杭州打工。去年春节,他没回家过年,“看了你们的报道,我心里好难过,我对孩子的付出太少了……”说着说着,这个汉子在电话那头嚎啕大哭。

  安徽的张先生来杭州打工已经五年。因为外出打工,他在三年前和妻子离了婚。张先生说,儿子当时判给了妻子,但去年,妻子也外出打工了,于是11岁的儿子又被寄养在她的一个朋友家里。“我儿子现在身边没亲人,”张先生伤心地说,他现在给儿子打电话,发现儿子性格越来越沉默,话越来越少。

  托人到报社捐了2000元

  寿大妈只想对民工道声谢谢

  昨天,我们收到了杭州市民捐的第一笔善款———2000元。

  捐款的是位大妈,姓寿。但她不肯透露自己的全名。大妈说得很朴实:没有他们,城市里很多工作都没人做,过年了,向他们说声谢谢……

  另外,许多杭州市民打来电话,要给他们身边的外来工报名。68岁的崔盐生终于在昨天打进了热线,“我已经打了三天热线了,”崔盐生说,他看了报道后,马上想到了家里的保姆宋玉香。“我给她报个名,她已经好多年没回老家看儿子了。”

  崔盐生说,如果宋玉香能参加快报的活动,今年春节就和儿子住在他家。“我家有200多平方米,这事我和女儿女婿都商量过了,他们都支持的。”

  杭州新星光电有限公司工会委员周俐萍来电说,想给他们公司的外来工报名。他们公司有一千多名外来工,大部分来自四川、重庆、贵州,“公司年年放假,但有些人怕路费贵,都留在杭州过年的。”(记者王雷 都市快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