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举行 十一五开局谋划富民举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07:22 龙虎网

  【龙虎网讯】再过十几天,江苏经济航船即将驶入新的年度。在“十五”五年中,江苏发展走过了辉煌历程。2005年,江苏经济总量在前两年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在“高速路”上前行。

  新的一年,江苏即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化解各项严峻的挑战?在江苏省委、省政府12月15日至16日在宁举行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李源潮和省长梁保华总结
、分析了今年江苏省经济工作的主要特点,以及当前的经济形势,并对江苏明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

  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居各省区市之首

  “呈现好态势,迈上新台阶,形成新亮点”,“经济的稳定性和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高开高走、结构改善、效益提高、活力增强”,“宏观调控的成果得到巩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继续加强”———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如此形容了江苏今年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总量和效益保持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十五”计划预期的主要目标提前实现,为“十一五”时期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苏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江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正齐头稳步提高。统计数据显示,江苏今年人均GDP和财政总收入可分别达到3000美元和3000亿元。全面小康建设的时序进度好于预期,苏州、无锡等部分地区率先基本达到江苏省全面小康综合指标体系的要求。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全国率先探索从传统的“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业销售收入可达到300亿元,旅游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8%以上。今年新增高速公路463公里,全省“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主骨架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86公里。宁启铁路一期、南京地铁一号线、南京奥体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提前竣工。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以上,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200万千瓦,电力供应紧张状况得到有效解决。

  百姓钱袋子更加鼓了,生活也更加和谐了。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居各省区市之首,居民储蓄余额突破万亿元。在全省实现城乡低保全覆盖,符合低保条件的40.1万城镇困难群众和85.5万农民实现应保尽保。物价保持基本稳定,经济出现了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物价比较低的良好局面。江苏前进路上需克服重重挑战“中央告诫我们,越是在好的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梁保华重重地强调。

  当前,江苏省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粗放式经营亟须改变,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改变。

  农业“转机”能否一直保持,成为“转变”。这两年江苏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主要是得益于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效应。目前农资价格居高不下,粮食和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国内禽流感疫情对江苏养禽业造成了较大影响。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任务还很艰巨。

  汇率变化、石油价格上涨等不确定性因素对江苏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苏南地区商务成本有所上升,外商对综合配套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保持利用外资的持续增长难度加大。外贸出口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低附加值产品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品牌的产品较少。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针对江苏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有所增多。

  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改变。近几年对科技、教育、体育投入较多,而对卫生、文化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仍然不足,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以及教育乱收费等问题反映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安全生产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这些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成为江苏前进道路上必须面对和克服的重重挑战。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明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会议从七个方面对明年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努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良好开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各项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分类指导力度,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