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十五”期间无锡产业向何处发展?无锡经济驶上“快车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10:16 江南晚报

  经济发展进入转折期“从发展规律分析,我市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实现了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升级!”市经贸委助理调研员苗春阳为“十五”期间的无锡经济发展这样定性。

  无锡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层次,从整体上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

  在“九五”结束的2000年,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29.31亿元,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53.54亿元,增长14.4%。而到“十五”结束的今年全部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430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7000亿元以上,“十五”期间年递增分别为17.8%和22%以上,均提前一年以上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十五”期末,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5630亿元,连续保持全国大中型城市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310元,递增26%;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突破180点,实现了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从这些数字看,无锡经济发展确实到了一个转折期、腾飞期。

  高科技成为“助燃器”最近,刚刚挂牌成立的无锡透平叶片公司又传喜讯,他们生产的航空航天发动机涡轮盘通过了鉴定。来自全国的飞机集团、航空发动机公司、航材研究院所及军事代表室的众多专家对这个新品点头称赞。翻阅一下相关资料,发现还有许多“无锡造”产品在全国打响了:华光锅炉的480蒸吨锅炉、一汽锡柴的“奥威”柴油机、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的“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等等。这些产品无一例外,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有些还填补了国内空白。

  电子信息及软件、机电一体化及汽车、新材料、高档纺织及服装、生物医药是无锡制造业的五大支柱,也是无锡着力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抓手。大家把眼光都牢牢地定格在高新科技上,让科技为无锡经济助燃,带动产业升级。进入“十五”,无锡加大科技投入,实施千万元以上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754项和907项。一大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装备设施、生产工艺和产品的升级。到2004年,全市累计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4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每年以2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比“九五”期末提高12.1个百分点。

  “无锡制造”亮相全球在一本无锡宣传册上,有一篇《无锡人的一天》的文章,里面所列我们生活中所用到的许多名牌产品都是“我伲无锡人造的”。“松下”冰箱、“富士通”音响、“索尼”笔记本电脑、“希捷”硬盘、“TCL”开关、“尼康”相机、“柯达”胶卷……开放和品牌两大战略,是让无锡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两大措施。“十五”期间,预计累计实际到位注册外资112.6亿美元。海力士等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入户无锡,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2005年外贸出口总值预计达到150亿美元。在开放的潮流中,那些知名的品牌纷纷落户无锡,在这些产品飞往全球的时候,它们的出生纸上也骄傲地打上了“无锡”的名字。无锡不单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同时,无锡企业也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并把无锡创造的品牌打出国门。全市已拥有“小天鹅”、“红豆”、“阳光”、“双良”4个全国驰名商标和17个名牌产品,“无锡制造”品牌效应正形成。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全市拥有国家批准的境外投资企业69家,其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24家。

  服务业成为重要一极“进入工业化后期后,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带动逐步转变为依靠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支撑。”这是市长毛小平在全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的一段讲话。

  进入新世纪以来,无锡把服务业的发展提上重要位置,规划实施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为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蠡湖新景、龙寺生态园区、华西村等新景点亮相了;崇安寺地区改造、新世界国际纺织服装城、新招商城等项目落成了;物流公用信息平台、新东南物流公司等运行了;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市区商业网点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问世了……据了解,无锡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5%。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的比例从2000年的29.2%上升到如今的32.9%,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之一。

  服务业实现税收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超过5成,对一般预算收入贡献度近4成,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几年,物流、旅游、房地产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提速,加快开放拓展利用外资新空间,特别突出了法律服务、财务服务、咨询服务等新兴领域的招商引资。

  (记者吴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