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金庸二月河深圳“论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15:16 深圳晚报

  读书论坛压轴大戏昨日上演

  金庸二月河深圳“论剑”

  本报记者方勤陈莉报道昨天下午,深圳电视台演播大厅座无虚席,不时传出阵阵笑声和掌声,应深圳读书月组委会的邀请,当今文坛南北两位大侠—金庸、二月河首次会聚鹏
城并在这里展开他们的首场“论剑”。

  金庸、二月河两位大侠虽是初次见面但却是彼此仰慕已久,所以在“论剑”过程中不仅没有火药味,反而表现得惺惺相惜。他们围绕“历史、小说、人生”等话题侃侃而谈、妙语连珠。

  两位大侠相见恨晚

  一开场,主持人就问金庸、二月河两位大侠最喜欢对方的哪一部作品。二月河回答说最喜欢金庸的《神雕侠侣》,最喜欢的人物则是《射雕英雄传》里面的黄药师;金庸则表示最喜欢二月河的《雍正皇帝》。

  二月河对金庸的评价甚高,认为金庸的作品前一百年无人能及,后一百年也没有人能赶上,上天在三百年内不会再赐给大家一个金庸。听了二月河对自己的评价后,金庸乐呵呵地说:“我从他(二月河)的作品中就感觉他是一个很豪爽的人,很想与他交朋友。所以我们一见面,我就说喜欢他,并问他愿不愿意跟我做一个好朋友。”二月河接过话说:“我见了金庸先生就觉得他像书里面的老顽童。”风趣的对话把场下的听众逗得哈哈大笑。

  历史真实如何把握

  金庸很赞赏二月河作品中对历史细节真实性的把握。二月河说,他在创作一部历史小说时,往往会事前做大量的准备,除了读正史之外,还会看各种野史,并翻阅许多当时的资料。当主持人提到金庸的作品并不拘泥于历史细节的真实性时,二月河立即说:“金庸先生是天才,他不需要考虑这些世俗的东西。比如,黄药师住在桃花岛活得有滋有味,但小说里并没有交代他干什么工作,谁给发工资。”金庸接话说:“天才就是乱七八糟的。”

  二月河的小说都是以清朝为背景,而金庸的15部作品中有6部作品也是以清朝为背景。当主持人问到两位大侠为何对清朝的历史情有独钟时,金庸回答说,清朝人的生活习惯跟现代人比较接近,所以写起来比较顺手;二月河也表示,清代离我们比较近,留下来的资料也较多,所以比较好把握。

  功过如何评价

  有不少读者看了《雍正皇帝》都很迷惑,认为二月河是给雍正翻案。对此,二月河认为,他在小说中塑造的雍正,是很多清史专家早已经研究出来的成果,他只是把它变成了文学的形式而已。二月河说,雍正在位13年在奏折上的批字就达1000万字,并且写书达500多万字,这说明他是非常勤政的。

  二月河认为,雍正之所以得不到公正的评价,是因为他一辈子得罪的人太多了,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触及了许多官僚的利益,所以许多人对他评价都不太好。虽然金庸先生的先祖也曾经受到过雍正的严重迫害,但他也同意二月河的看法。

  侠义就是助人为乐

  什么是侠义的最基本精神?金庸认为,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就是侠义精神,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那就是坏人。二月河认为,金庸武侠小说里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能最好地诠释“侠义”的精神。

  许多现代人带有帝王情结,两位大侠怎么看?金庸表示,在专制制度之下,一个比较开明,对人民生活、对国家发展有好处的帝王,作为后人要肯定他。二月河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只要这个人对中国历史、民族的团结、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过贡献,那么这个人就值得肯定。

  现场对话

  想“删掉”韦小宝两三个太太

  读者:金庸先生曾经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是《鹿鼎记》,二月河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金庸作品中,自己最不喜欢《鹿鼎记》。

  二月河:我感觉韦小宝是一小流氓,康熙那么重要的人物,让韦小宝在里面搅合。当然,不喜欢的东西不能证明不好。

  金庸:《鹿鼎记》刻画的是中国不正当社会里不正当的风气,韦小宝的性格是中国人民族性里不好的部分。《鹿鼎记》本来想改,把韦小宝的太太删掉两三个,后来香港、台湾女读者写信给我反对,因此作品的情节没有多大改动。

  改我的作品我不喜欢

  读者:两位觉得自己哪一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最成功?

  金庸:我太太每天晚上在看电视剧《天龙八部》,人家改我的东西我不喜欢。

  二月河:金庸先生全套的书我都买了,对电视剧改编的作品不太满意,小说有一些写得非常精彩的段落,如黄蓉捉弄郭靖都改没了。我对《雍正王朝》的电视剧还是比较满意。

  打算退出江湖吗

  读者:很长时间看不到二月河先生的新作,打算就此退出江湖吗?

  二月河:从《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播出第三天,我就偏瘫,我的身体状态不允许我从事长篇创作,现在就在一些刊物写随笔、散文。

  为啥到英国读中国历史

  读者:金庸先生,您为什么不选择在中国而是在英国读中国历史?

  金庸:英国学者跟中国学者做学问的方式不同,一位英国朋友说,中国人做文章是提纲挈领式的,而欧洲人提出问题一定要证据,没有论据或论据不足,文章再好都是空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