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17:40 北京日报

  编者按

  市政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作为工作的主线,组织各专委会和参加本会的各党派、团体、各界委员以及区县政协,开展了系列调查研究和研讨活动。在此基础上,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于近期召开了“人民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研讨会”,研讨会收到来自全市政协组织、民主党
派及其成员、政协委员、研究会理事及专家学者的论文66篇。现将研讨论文中的建言立论加以摘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最集中地体现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六个必须”。“六个必须”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需要全面、辩证地认识和深刻理解。“六个必须”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布局。这六个方面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总体战略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总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的社会

  民建市委副主委曾广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政治研究室主任张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政治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陈海莹:民主不是唯一的,必须因地制宜;民主不能强力输出,更不能完全照搬;民主有其成长的现实阶段性、顺序和维度;民主的发展道路和形式是多样的。衡量一种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这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得出的结论,也是中国民主观最集中的表述。

  ■依托信息技术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市政协委员、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统战部原部长杨胜战:以网络普及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是社会运行越来越透明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表达要求、传播理念、发表意见并寻找志同道合的支持者。这一变化从政治发展、政治民主角度看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具有挑战性的。执政党要顺应并依托信息技术,不断探索各个层面的民主实现形式,进一步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魂

  北京印刷学院高教研究室主任王报换: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目标模式的科学性奠定思想底蕴;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力保障;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确立以和谐为价值坐标的社会道德评判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

  中科院研究生院毕世栋: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它包括人的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满足和人作为社会主体自身各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又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随着时间的前进而不断扩展和人的一生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为了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重构精神生产的价值取向;要重构政治价值取向;要将人的全面发展观念体现并落实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上,使人们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使这一价值观念成为人们的普遍思维和日常行为习惯,进入真正的社会实践。

  ■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重要责任

  平谷区政协主席韩凤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保证。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架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民政协是实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没有人民政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便失去其重要的组织平台。人民政协与中共党委、人大、政府共同构成了我国独有的政治运作体制,这种体制建立在最广泛的团结和民主基础之上,是科学的、民主的、依法的,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保证。

  ■和谐价值就在于多样性和差异性统一

  石景山区政协:和谐价值就在于它是多样性、差异性的统一。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多样性及其个性差异是必然存在的,而如何对待多样性及其个性差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排斥多样性和个性差异来达到社会和谐,只能是缺乏生机与活力的假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既尊重多样性和个性差异,又能在多样性中寻求同一性和互补性。

  ■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优势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教授郑宪:政协通过联系的许多界别的代表人士同社会各个层面的群众发生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沟通社会,把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通过政协的途径反映吸收到现行政治体制内,能够保证各界各阶层群众有畅通和有序的民主参与渠道,达到有效组织和输导社会各阶层政治参与的目的,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形成一种必要的社会安全阀机制

  民盟市委委员、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钟元元:民主党派有着特定的代表性与联系的广泛性。特定的代表性,便于反映特殊群体的利益要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将他们团结起来。联系的广泛性,增加了多样化利益的表达渠道和途径,避免使利益要求受到压抑而突然爆发、激化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体制外的无序随意的、非正常渠道的利益诉求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形成一种必要的社会安全阀机制。

  ■充分发挥界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石景山区政协委员、区市政管委工会主席戴桂凤:在政协舞台上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在增进团结的基础上发扬民主,在发扬民主中增进团结,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积极协助党和政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界别作用,人民政协将大有作为。

  ■提升政协委员的主体性,促进政协工作和谐发展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廖继红:一方面,政协委员具有代表性强、位置超脱、视界开阔的特点和优势;另一方面,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责、行使民主权利上拥有诸多条件和优势,或者说他们比普通公民在更广阔的社会政治领域具有广泛而真实的“自由”权。比如,他们的提案、视察、发言得到中央和地方的充分重视;他们可以通过政协的各种会议和有组织的活动,与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对话,直接反映各种意见和要求。

  ■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职尽力

  海淀区政协: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上通下达、渠道畅通的优势,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广集民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社会基础。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做好收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把反映社情民意贯穿于视察、议政等各项履职活动中,不断探索反映民意、民情的新的工作机制。既要反映多数人的共同愿望,也要反映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使各族、各界人士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发挥所在地区政协委员的作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加强地区委员活动小组建设,积极探索活动方式,在反映社情民意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三是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与本界别群众利益相近、认同感一致的优势和非官非民、亦官亦民的特点,通过各个界别,联系社会各个方面,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做好解疑释惑、增进理解、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

  ■发挥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智囊”作用

  通州区政协:各界委员大都是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有自己的特长专长,既有经济、科技方面的专家,也有教育、文化、卫生方面的专家,还有法律、社会管理方面的专家。因此,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能够发挥“智囊”作用。

  ■切实把议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

  顺义区政协办公室:人民政协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把议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民政协为人民。人民政协要时时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及时反映群众诉求,特别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个社会群体的愿望和要求。要关心各界群众的利益,尤其是要关注和维护困难群众的利益,使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把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

  崇文区政协:政协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中,要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着眼点和着力点,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准确把握履行职能与促进发展的结合点,按照“政治协商促协调、民主监督为人民、参政议政谋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目前最现实、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建肺腑之言,献务实之策,履行好三大职能,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使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意见建议受到重视和采纳

  海淀区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促进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调研,高水平地建言献策。二是组织视察、议政活动,提出意见建议。围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会管理和保障等各方面工作,组织常委会、专委会、界别视察和议政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三是发挥提案在履行职能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高提案质量、加强提案督办、完善提案追踪,不断提高提案工作水平,围绕重要工作和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四是通过组织学习、加强联系、优化服务等工作,把广大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的积极性引导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努力为各界委员创造性地履行职能提供良好的环境,使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意见建议受到重视和采纳。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市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刘耀威:为了强化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应当尽快研究建立一套考察委员履行职责情况的、有效可行的组织制度。建立健全统计制度,汇总委员出席会议、参加活动、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作为考核履行职责状况的依据之一;建立激励机制,可以与委员所在单位保持稳定联系,对委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激励;要关心和解决委员履行职责中的实际问题,如履行职责与做好本职工作的矛盾。

  ■反映社情民意具有警示作用

  平谷区政协办公室: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从信息组织的角度看,具有层次高和程序规范的优势;从信息来源的角度看,具有“广”和“全”的优势;从信息质量的角度看,具有“准”和“深”的优势;从信息渠道的角度看,具有快捷和通畅的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具有警示性的作用、协调关系的作用、维护稳定的作用、激发社会创造力的作用、凝聚力量的作用。

  ■抓住关键,发挥重点提案作用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杜德平:重点提案的选题要有代表性,要特别关注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现实利益,有可操作性的实事(不宜太大,太虚)。对重点提案的办理进行检查督促,一方面要大胆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注意把握民主监督的“度”和“量”,善于抓住关键环节。要用协商的方法,与提案的各方充分交流。“提”与“办”双方在提案的督办过程中,既为矛盾体,又是合作方;要善于通过交流、沟通、探讨,逐步取得共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

  崇文区政协:做好新时期的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拓宽政治协商渠道,加大民主监督力度,丰富参政议政内容,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和界别的纽带作用,继续探索和运用界别形式组织委员开展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推动专委会与界别“一横一纵”的工作格局。力求使政治协商有新形式,民主监督有新探索,参政议政有新作为。要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使政协的工作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大作用。

  ■和谐社会建设有赖于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国义:当前要从首都建设发展的长期需要出发,对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工作进行总体筹划。一定要抓住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这个契机,处理好应急措施与长效机制的关系,处理好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关系,促进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形成氛围,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强化理念,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明确重点,抓好对全市服务水平有重大影响的几个行业;倡导文明行为,形成简明精炼的目标与任务;开展专项活动,创新市民素质工程载体;加强设施建设,营造提升精神文明的物质环境;修订管理法规,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探索工作规律,加强深层次理论研究。

  ■完善社区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市政协完善社区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联合调研组: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单元。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发展社区服务又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当前本市社区服务缺乏整体发展规划和评价体系,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管理有待完善。建议:明确全市社区服务的目标及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政府治理方式,明确社区居委会职责,提高社区自我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各级社区服务中心的综合作用;加强社区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共享;拓宽社区服务的共建和参与渠道;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管理与激励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区的理念,始终以社区居民的需要和评价为出发点和标准解决问题、发展和完善社区服务;认真贯彻北京市第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完善社区服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宣武区政协: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是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改善困难群众生活,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本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一是提高本市最低工资标准,拉大最低工资与低保待遇之间的差距;二是增加低保罚则,依法追缴隐瞒收入者所骗取的低保资金,并对责任者提供虚假证明单位进行处罚;三是有关部门制定对低保户的优惠政策应注意与主管部门协调,防止不合理的优惠政策叠加。

  ■做好政协民族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李宝浚:民族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做好首都的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做好当前政协的民族工作,一是要促进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民族问题多是源于经济发展问题,解决发展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问题,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因此必须把推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协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履行职能的重中之重。二是要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区社区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安定有序的环境。社区作为城市的基础单位,它所体现的群众性、社会性、广泛性,是其他部门无法代替的,把民族工作纳入社区管理,是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拓展和延伸。

  网络编辑:康琪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