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电监会官员杨名舟认为——电力改革“基本不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12:53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本报讯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12月15日,当记者面对杨名舟时,交谈良久。杨对记者自称资深电力专家,对于他的另一个身份反而刻意低调———国家电监会信息中心统计分析处处长。

  一个多月前,杨的一份长达20页的报告上书至国务院。数日之内,已由有关领导转批至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等部门负责人手中。

  报告称,中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成为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阻滞因素,垄断日深、体制扭曲、机制复旧……改革付出了巨大成本,却离市场化的方向愈走愈远。

  “改革发生了逆转”

  “三年前改革启动的方向是正确的。”12月15日,杨名舟接受专访时指出,2002年国务院电力工业体制改革“5号文件”是一个推动市场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推动的。

  “方案的方向是正确的,但随后的改革进程有些脱离了轨道,甚至发生了逆转。”杨名舟认为,在3年来的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推动和监督力量,缺乏法律支撑,改革阻力重重,形成了目前电力改革停滞、僵持和反复的局面。

  杨认为,这主要表现在,电力发展仍没有走出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以及高电价、低效率的泥潭;厂网未能真正分开,输配分开搁浅,公司化改组被“阉割”,电源发展盲目扩张,电网发展思路混乱,垄断日益深重。

  杨认为,这种弊端集中体现在厂网分开的不彻底。他认为,厂网分开本来是2002年改革的主攻方向,但由于改革不到位,如今全国绝大部分中央国有电网资产,以及3600多万千瓦的发电资产都集中在一家公司。“这样一来,直接的结果是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等环节仍集于一体,厂网不分,垄断依然存在。”

  电力供给大幅波动的症结

  在杨撰写的报告中指出,电力体制改革以来,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科学有序的推动实体和决策机制。新的行政管理机制亟待建立。

  “正是由于改革后的电力体制无法应对电力工业周期性波动的负面影响,宏观调控乏力,电力供应走向了短缺、过剩、再短缺、再过剩的循环泥潭。”杨认为近年来电力供应大幅波动的症结在此。

  电力改革需要深化

  杨名舟还特别向记者提到,在电网发展滞后、电网企业负债日深的情况下,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电网,“实质是要搞垮区域电网公司,搞全国一张网,加强垄断。”

  杨名舟认为:“厂网分开和输配分开是建立电力市场的两大支撑,厂网分开是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输配分开是改革的灵魂。输配分开不取得真正突破,厂网分开和输配分开不同时推进,根本无法建立电力市场和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