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特写:我国第22次南极考察队抵达中山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8日16:15 新华网

  新华网“雪龙”船12月18日电(记者张宗堂) 20海里、15海里、14海里、12海里……距离南极中山站的距离越近,冰雪就越来越厚,“雪龙”船前行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慢。当地时间18日凌晨1时15分(北京时间4时15分),在距离中山站12海里的陆缘冰区,这艘在过去一个月里行驶了12850多公里的万吨巨轮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至此,参与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中山站任务的116人,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在短
时间内经历了四季变幻后,将按计划顺利抵达南极中山站。

  18日,这是计划中“雪龙”船抵达中山站的日子。由于身处南极圈,极昼早已让人失去了白天与黑夜的区别。17日晚10时左右,这个白色的大陆渐渐进入大家的视线,很多队员顶着寒风早早地来到船头、驾驶台,拿起摄像机、照相机记录下“雪龙”船冰雪中航行的画面,静静地等待期盼已久的停航时刻的到来。“到了,前方就是中山站。”船停了,领队魏文良微笑着向大家说。对于这位第九次到达南极的长者来说,这里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这些来自不同单位、从事不同职业的考察队员,在“雪龙”船这个狭小世界里,迅速完成了从陌生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的过程。共同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为即将全面开展的考察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考察队员中,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22岁,平均年龄为38.6岁,是历次考察队平均年龄较低的一次。其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有70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队伍中有10名女同志,是历次考察队中女性人数最多的一次。队伍的年轻化以及越来越多的女性队员的加入,让这支考察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

  从船舱到甲板、从甲板到驾驶台、从驾驶台到机舱……这几乎是队员们在过去一个月内全部的活动范围。但单调的生活并没有消减大家寻找快乐的热情。在这既长又短的日子里,考察队员的生活和工作被安排得有条不紊,而时不时举行的一些集体活动,也为略显枯燥的海上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任何事,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在这里都会成为大事。短暂的共同生活也让大家更加真切地体会到“集体”这两个字的含义。有队员感冒发烧了,很快就有人把药送到房间;有队员晕船了,他的房间里不时会有人前来看望;有队员的电脑出了问题,很快就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16日,在快到南极的动员会上,魏文良深有感触地说,从上海到中山站的漫长路程,是驾驶员一尺一尺地量出来的,也是轮机人员一圈一圈数出来的。的确,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无论“雪龙”船是走是停,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驾驶员和轮机人员都24小时守候在工作岗位。他们的辛苦工作,为“雪龙”船顺利到达南极奠定了基础。

  5名伙房师傅,每天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每天准时为大家准备好可口的饭菜,有些师傅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5个小时左右。而3名气象预报人员的辛苦工作,也为“雪龙”船准确制定行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大洋调查的各项工作也都在顺利展开。此次南极大洋考察涉及12个研究课题,从11月20日起,其中的9个项目开始了走航观测和取样研究,这些项目涉及海洋化学、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目前,这些课题都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至今已获取多种水样及海洋生物等数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由于工作安排不同,队员们集中工作和生活的日子将逐渐远去,他们将在这个世界上最遥远、最寒冷、最孤独的大陆开展各项工作:11名队员将远赴格罗夫山,到南极大陆的冰盖上与风雪搏击;在中山站度夏的科考队员也将按照工作安排,完成既定的各项科考任务;对于将要在中山站越冬的18名队员来说,一年多在这里的生活也从此拉开帷幕,等待他们的不仅只是白昼,还有漫漫长夜。而15名大洋队队员则将要跟随“雪龙”船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再次穿越西风带及进行冰区作业。

  这是前往中山站旅途的结束,更是新的开始。吃过早饭,还没来得及欣赏这个白色大陆的壮美,所有考察队员都迅速进入角色,开始了卸货等各项工作,一些队员则开始乘直升机分批前往中山站站区,南极生活开始了。(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