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禽流感疫情专题 > 正文

新疆疫区有疫必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17:21 财经杂志

  本刊实习记者 王和岩

  对于禽流感疫情,新疆是有疫必报。“像11月18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疫点,只死了八只鸡,也向上报告了”

  从乌鲁木齐市西行约690公里,进入伊犁河谷,抵达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府伊宁;折返
往东、再往东,伊宁东偏南约200公里处,便是新源县——这是伊犁州自然条件最好、经济最发达的县。

  平坦的柏油路,笔直的钻天杨; 广袤草场,皑皑雪山,成群结队的牛羊,构成了这个边陲小县宁静优美的经典画面。

  然而,不和谐的画面突然出现:离县城七八公里处,记者见到路边设上关卡,“救灾专用”字样的蓝色帐篷旁,警察和身穿白色防护服的检疫人员忙碌着给进出车辆消毒。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火碱味。

  这是2005年12月4日。四天前的11月30日,农业部公布此地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消息。

  边陲新疫源

  12月4日下午四点多,记者进入疫点——新源县城西郊的别斯托别乡别斯托别村。

  这是一个汉、哈萨克、维吾尔、锡伯、克尔克孜多民族杂居的村庄。全村917户,3917人,汉族和少数民族各占50%;人均年收入在2600元左右。村里有耕地一万亩,草场面积则要大得多。

  据村治保主任、28岁的哈萨克青年哈里哈曼介绍,疫情发生在村民李日保家。记者看到,通往李日保家的小巷洒上了生石灰,巷口竖着三块木牌,用维汉两种文字写着:“禽流感疫点,严禁通行”、“检查”和“停车消毒”。李日保家门口也竖着木牌,上书“禽流感疫点,严禁居住”。邻居告诉记者,自疫情发生后,李家就没人了。防疫人员每天一早一晚都要来消毒两次。

  在村民的指点下,记者在李日保的另外一个居所找到李氏夫妇。今年58岁的李日保是壮族人,从广西来新疆已二十多年,全家落户别斯托别村也有12年了。疫情发生前,李家有两个大棚,养鸡680只,鹅11只,鸭28只,鸳鸯鸭八只,猪四头;所得收入是三个上大学和两个读高中的孩子的经费来源。

  一切从11月24日改变。那天下午4点多,李日保走进鸡房,发现笼中有四五只死鸡。他没有在意,像往常一样,把死鸡煮熟煮烂后用来喂猪。“以前鸡死了,我也会把死鸡喂鸭子,催肥,补充营养。”李说。

  然而,到第二天,一下子又死了五十多只。“扑腾扑腾翅膀,挣扎几下就死了。” 而且,鸡腿发红,像有血渗出。李日保觉得不对劲,不敢再拖延,赶紧跑到县防疫站报告,防疫站的人一边向县领导汇报,一边让他到县兽医站报告。

  到下午4点多,死鸡已达100多只。6点多,县兽医站兽医赶到。一位朱姓兽医对李日保说,“禽流感常见的四个特征,呼吸道症状、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和腹泻、全身性败血症状,你的鸡具备两个了。”

  当晚7点多,伊犁州有关专家赶来,带走十只死鸡、五只活鸡,连夜赶回伊犁解剖。

  26日,伊犁州四位动物检疫专家到达,就地解剖了五六只死鸡。专家说,禽流感四个特征已具备三个,不用再解剖了。为稳妥起见,他们还是把病料带回乌鲁木齐检验检疫。

  11月30日,农业部宣布,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别斯托别村的疫情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此前的27日晚,当地有关部门便已下达扑杀令。李日保告诉记者,他家鸡、鸭、鹅、猪全部扑杀掩埋,鸡笼、家具、包括被褥、衣服也都付之一炬。“乡里说自治区领导要来,让我穿好一点。我说衣服都烧了,乡上就发给我这身新衣服。”李日保说着,还扯了扯自己身上的新迷彩服。

  据有关部门介绍,从11月27日晚至29日,疫点周边3公里半径内所有家禽全部扑杀。由于别斯托别村距新源县城仅两三里,整个新源县城居民饲养的家禽也被扑杀干净。

  疫染天山南北

  新源县的禽流感,是新疆今冬以来公布的第八起禽流感疫情。

  新疆的禽流感疫情被引起关注是在今夏,青海湖候鸟染恙禽流感之后。6月8日,新疆的边疆城市塔城市发生禽流感疫情,上千只鹅感染上H5N1,其中有460只死亡,最终1717只被扑杀。6月16日,临近塔城的昌吉州昌吉市散养户饲养的鹅、鸭也发病死亡,共计发病128只,死亡63只,扑杀发病禽和同群禽1490只。

  塔城位于北疆。事实上,早在2004年年初,新疆还曾曝出一次发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禽流感疫情,疫点正在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西郊及南郊,分别为建设兵团农十二师头

屯河农场及三坪农场。当时,相关部门对发病点三公里范围之内的2.7万只家禽进行了扑杀,并对五公里范围内受威胁区的禽类进行强制免疫。

  时值2005年11月,寒冬来临,禽流感再袭新疆。

  这一回,疫情先从南疆发端,11月9日,喀什地区的泽普县奎依巴格镇第一社区养殖户饲养的家禽出现大批死亡,1347只鸡死于一旦。11月10日,和田市古江巴格乡养殖户董建全饲养的家禽也死亡32只。

  几乎是同时,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也爆发了疫情。先是11月11日,乌鲁木齐县安宁渠镇北大路村三队养殖户郑明的鸡舍中发现大批鸡倒地死亡;紧接着,11月12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大湾乡乌拉泊村三队报告死亡鸡八只;16日,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管理委员会农业大队饲养的38只家禽死亡。

  11月中旬,疫情在乌市附近继续出现。15日,紧挨乌市北部的米泉市羊毛工镇牛庄子村报告死亡家禽2064只;17日和22日,吐鲁番地区的吐鲁番市和鄯善县又分别报告有11只及288只家禽死亡。

  11月底爆出的最新疫区新源位于疆西北的伊犁。至此,在整个2005年,新疆16个地级州市地区中,已经有七个出现禽流感疫情。以天山山脉的乌市四周为中心区,波及天山南北的准葛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全疆共扑杀各类家禽68.25万只。

  “候鸟说”探究

  新疆地处边陲,又有南北两大沙漠和 崇山峻岭作为天然屏障,按理,禽流感病毒进疆并不容易。因此,对于新疆疫情,从一开始就有“候鸟播毒说”,即认为是候鸟迁徙把病毒带进了新疆。

  对于这个假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新闻发言人、总兽医师行庆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宣称:“目前自治区有关方面组织专家对发病原因正在进行调查,截止到目前,还没有结论。”

  他说,流行病学的调查非常复杂,需要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一时没有结论是正常的。不过,从自治区林业厅制作的《新疆候鸟迁徙秋季路线和方向示意图》看,新疆是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

  他指着地图给记者解释,候鸟从北向南的迁徙线路有三条:东线、中线、西线;另外还有一条从东向西的路线,南疆、北疆、中部都在候鸟的迁徙带上。新疆境内的伊犁河、塔里木河、博斯腾湖等几大 河湖,都是候鸟栖息繁育的地方。“目前发生禽流感的地方,从地理位置看,都处于候鸟迁徙带的范畴内。比如像最早发生疫情的泽普就在候鸟迁徙的西线带上,昌吉的米泉、乌鲁木齐、吐鲁番及伊犁的新源,或在东线,或在中线。”

  他还认为,新疆地域广大,周边接壤八个国家,有些邻国的疫情非常严峻,也给新疆的防疫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也有专家对“候鸟播毒说”持谨慎态度。一位动物医学专家认为,候鸟确实可以传播病毒,但是哪些候鸟在新疆迁徙?从哪里来?在那个疫点有无候鸟落下来?候鸟带的什么病毒?怎样会传染到鸡舍中去?除候鸟之外,本地的鸡是不是干净?当地的留鸟有没有带病毒?——这些都是流行病学要调查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人群中没有人发生流感,是不是就没有流感病毒?要查清新疆禽流感发生的原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说。

  不过,在新源疫点别斯托别村的村民看来,疫情的发生与李家的饲养设备简陋、不讲卫生大有关系。据李的邻居反映,他家院子里又是种菜,又是养鸡鸭鹅,猪与鸡鸭同在一个圈舍,怎么会不得病?

  村中其他养殖户更表示,鸡舍密度不能太大,还要有天窗专门通风透气。“我们家700平方米养鸡7000多只,平均1平米10只鸡。他家20平米鸡舍养了350只鸡,能不生病吗?”一位养殖户对记者抱怨说。

  采访中,李日保也承认,自家的饲养条件差;养鸡五六年来,只是给鸡注射过新城疫、鸡瘟疫苗,从未注射过禽流感疫苗。

  诚实面对

  至新源县止,今冬新疆禽流感疫情已有八起。为何新疆成为迄今为止全国所公布禽流感疫情最多的省区?

  新疆自治区畜牧厅新闻发言人、总兽医师行庆华对这个结论并不认同。“我不认为新疆的禽流感可以用‘爆发’来形容。新疆报告了八起高致病性禽流感,从数量上看比其他地方多,但程度比较轻,属于多点散发,范围非常小,造成的损失也有限。”他对《财经》记者说。

  行庆华具体阐述说,“3公里的疫区内,疫点很可能只有一个,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疫区外5公里的受威胁区同样也无一户发生疫情。”他认为,这是新疆疫区一个很明显的特征。

  行庆华还告诉记者,对于禽流感疫情,新疆是有疫必报。“像11月18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疫点,只死了八只鸡,也向上报告了。”

  行庆华认为,新疆对疫情的控制是有效和及时的。“我们没有什么特殊方法,就是严格按照农业部的有关规定去做,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

  采访中,新疆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动物医学教授对记者发表看法说,到目前为止,沿海地区有几个家禽养殖的大省都没有报告禽流感。据他获知,那些地方养禽业密度很高,交通便利,其实更容易发生禽流感。不像新疆,地广人稀,家禽散养较多。对于该教授的分析,记者尚未从农业部、

卫生部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信息和评论。

  这位专家认为,如果向上级报了禽流感,养鸡户的禽、蛋类产品卖不出去,当地养殖业会遭受重创,旅游业也可能受到损失;而且一旦报告疫情,扑杀补偿对地方政府也是巨大的财政负担。

  而对于新疆,也许这方面顾虑不多。据行庆华介绍说,新疆虽是畜牧大省,畜牧业在大农业中占比重30%左右,但养禽业起步比较晚,家禽养殖以散养为主,规模小,绝大多数农牧民都是在自家院中饲养十几只、几十只。区内全年家禽养殖为1.2亿只,年出禽4000万只,基本上满足于区内消费,向内地或国外出口微乎其微。如记者在别斯托别村了解到,当地农户基本从事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少量饲养家禽。因此,公布疫情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不会很大。

  不过,记者采访的诸多专家都认为,即使出于经济考虑,对于疫情也应该在最早时间内公之于众,早作处理,否则只能给未来带来越来越大的麻烦、越来越沉重的损失。

  相关专题:2005禽流感疫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