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年轻打工者北京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1:13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清垃圾“清”出的状元

  1992年,仅有小学文化的董学法只身闯京城,他很快被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五区聘为保洁员,这是他“在北京找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惟一的一份工作”。董学法告诉记者,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在农村长大,从小还跟着母亲讨过饭,不怕吃苦,何况有一身力气,干保洁员虽然脏点、累点,但是没有什么不好的。于是,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
3年。

  在别人眼里,保洁员这项工作就是每天早上清理垃圾,没什么复杂的。可董学法说,这项工作光凭力气可不行,也有很多“门道”。他说,农村人习惯起得早,而城里人却不同。清理垃圾时弄出的响动影响了居民的休息,居民们自然有意见。经过一番思量,董学法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方法,尽量做到轻、勤、快。轻,就是动作轻快,尽量减少在一个地方的停留时间;勤,就是白天勤打扫。“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汗,宁可辛苦我一个,也要给居民生活带来方便。”电话的另一端,董学法说话显得很坚定。

  2003年春,北京出现“非典”时,很多同乡都劝董学法和他们一起回老家避避,但考虑到小区在“非典”期间更需要有人保洁,他毅然决定留在北京,每天除了完成本分工作外,还背着喷雾器不停地奔走,为各楼门喷洒消毒药水。他还经常到隔离区消毒、处理垃圾。而放下保洁工具,他又加入到社区的治安巡逻、值班站岗、检查证件和测量体温的工作中。

  由于董学法表现突出,他的母亲去年被北京市有关部门接到了京城,参加“百位慈母游京城活动”。第一次到北京,老太太激动地说:“没想到我儿子清垃圾也能‘清’出个状元来!”

  社区里的“安全卫士”

  1994年,董学法参加了朝阳区劲松街道五区的治安巡逻队,开始了更为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而这完全是义务行为。

  董学法告诉记者,自从当上治安巡逻员后,他的警惕性高了起来。1995年8月10日凌晨,一阵响动使他从睡梦中惊醒,细听原来是居委会自行车棚里传来的声音。“这么晚了,谁还会取车?”带着疑问,他从窗户往外一看,有两个人正在搬着一辆山地车往外走。

  “两个人搬一辆车,肯定有问题。”董学法顾不得多想,穿上衣服,光着脚就追出门去,并大喊一声“干什么的”。这一喊可不得了,偷车人先是震了一下,随后向董学法扑来。在与偷车者搏斗中,董学法被早已埋伏好的歹徒用砖头击中,鲜血随即流了出来,这一砖头几乎将他打晕。但董学法仍顽强地和歹徒搏斗。歹徒看他不要命的样子,赶紧丢下自行车仓皇逃掉。小区居民随后闻声跑出来,发现自行车一辆没丢,董学法却从头到脚都是血。他被送往医院,脑袋上缝了18针。

  “看到我伤得很厉害,我爱人非常担心害怕,劝我少管闲事,我说这可不是闲事,这是我应该管的。我虽然受了伤,但是居民的财产得到保护,值得。”董学法说。

  这是他第一次与犯罪分子进行交锋。打那以后,董学法多了个心眼儿,睡觉前总在床头搁一根铁棍。一天夜里,他看到4个黑影在搬一辆摩托车,于是,一手操起铁棍,另一手抓起枕头护着头就冲了出去,厮打一阵,三个跑了,一个就擒。

  从此之后,董学法被社区居民们亲切地称为“社区安全卫士”。在董学法担任治安巡逻员的12年以来,他曾33次与不法分子进行殊死搏斗,15次为保护居民财产而负伤,抓获不法分子100多人,其中犯罪嫌疑人22名,并截获赃物500多件。1996年,董学法被评为“首都见义勇为好市民”,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居民眼中的“好人小董”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办事处的柏女士告诉记者,在小区居民眼中,董学法是个“热心肠”。“陌生人来小区,他都要上去问问;谁家的钥匙落家里了,他就帮人家翻窗户去开门。他做的好事太多了!”柏女士说。

  小区里一位老人突发脑溢血,家里人下班后才发现老人已经昏迷过去。听说这一情况后,董学法急忙来到他们家,帮着把老人抬下楼。“我把为居民服务融入到平时的社区生活中,比如看到谁家买粮食,我就主动地帮助送上楼去;看到谁家老人需要帮忙我就主动去做。”董学法说。

  他每天凌晨4时多出家门,上午10时左右清理完垃圾擦干净垃圾桶,就开始义务帮小区里各家各户干杂活儿。有位住6楼的老太太,记性不好,每月至少有两三次出门忘带钥匙,每次董学法都冒着生命危险,从老太太邻居家的阳台爬到她家开门。最多一天,小区里竟有4户人家忘带钥匙找董学法帮忙。

  董学法在清理卫生时,多次捡到钱包、信用卡、存折、现金、手机、护照等钱物,有的及时找到失主,有的上交居委会。为此,居民都称他是“好人小董”。1997年,他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2004年,董学法又被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选为“雅典奥运会北京火炬传递活动火炬手”,成为全国千百万外来打工者的代表。

  难以割舍的情谊

  做保洁员的董学法,虽然每月工资只有500元,而且在出名后有很多另谋高就的机会,但他就不愿离开现在的工作,甘当小区保洁员。“我这样做理由很简单,小区居民没有把我当外人,他们对我好,我不能忘了这好。”董学法说,“我已经离不开这个街道,离不开这里的居民了。”

  董学法告诉记者,记得有一次,一个楼门的垃圾道堵了,当时正是夏天,没干一会儿,浑身就被汗水湿透,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位老大娘,托着冰镇西瓜,非要让我吃,“当时我非常感动,我是一个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农民,可是居民把我当亲人,我想我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

  2003年,董学法的女儿打流感疫苗后突然出现不适症状,肠胃出血,当时要8000元医疗费,可他倾其所有才拿出4000元,街道办事处闻讯后,当即垫付了另外4000元。小区居民也自发捐款,当时捐了7000多元,后来陆陆续续捐款加起来有2万多元。

  董学法说,他家现在用的空调、彩电、电脑、家具、抽油烟机,“没一件是自己买的,就连我们全家人穿的衣服,都是居民送的。”虽然常年不能回家,可他在北京也并不孤独。“我现在已把北京当成了第二故乡,每年除夕,社区居民家包个饺子、抄个好菜会给我端来一盘,我们就好像是一家人”。

  董学法女儿现就读于劲松四小,而作为外来务工者的子女,在北京读书要付很高一笔赞助费,光凭董学法的工资根本无法负担。朝阳区教委在得知他的情况后,从他女儿入学开始,免除了每年1万多元的赞助借读费。“街道、小区居民对我这么好,我只有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报答他们!”董学法的想法就是这样的。

  上图为董学法在“北京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