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5年,他们命运在改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2:12 新闻晨报

  [编者按]

  

  时间的车轮即将碾过2005年。

  2005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晨报慈善诞生了。随着时间的车轮,晨报慈善走过近8个月的路程。年终岁末,我们的目光投向他们。他们,都是晨报慈善曾经报道过的对象。他们的命运,在2005年与晨报慈善相连;他们,在这一年发生了或大或小的改变。

  从回沪求生的的贵州“小上海”、到3.9元面包吃两三顿的孝子张磊,从父亲突患脑瘤求学陷困境的上师大新生束佳玉、到渴望申城援助的危重病儿王飞,从免费获得手术援助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刘超尘、到无私参与“晨报慈善行动”的志愿者……

  这一年,他们在改变。他们每一个细微的改变,都在产生一种力量,构筑一个真实的感动。

  晨报慈善欣喜他们的改变,记录他们的改变。

  ■回访人物:刘超尘

  

  5月31日晨报慈善报道了小超尘的故事——《幸运儿今起感受正常心跳》

  恢复正常心跳的幸运儿

  

  按照父亲的承诺,再过2天,刘超尘就可以像以往一样下水游泳。因为发烧,刘超尘吊了两天的盐水,搁在床边的游泳板快一周没用了。提起游泳,4岁的刘超尘就不安分起来,蹦蹦跳跳跑到父亲身旁,一点不像刚吊完盐水的样子。

  刘超尘是9月份报名参加游泳训练的。要是在半年前,他根本没想过自己也能游泳。由于缺钱迟迟没去医院做比较彻底的心脏“封堵”手术,超尘从小体质就较差,经常发烧、咳嗽。幼儿园里运动量稍大点活动,小超尘都不能参加,更别提到专业的技能训练。

  转变发生在今年5月初。超尘父亲无意中得知,“晨报慈善”和长海医院正开展“寻找你身边不幸中的幸运儿”援助活动。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父亲给晨报寄去申请信。没想到经过病情复核、心脏彩色超声波检查等层层筛选,超尘成为接受全程免费医疗援助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幸运儿。

  超尘的父亲告诉记者,超尘目前的身体状况良好。“封堵”治疗半年来,超尘再也没出现过以往心脏病引起的症状。现在在班级里,超尘因为个子长得快,已经排到队伍后面了。全家人都很高兴小超尘终于有了正常的心跳。

  ■回访人物:白奕

  

  6月21日晨报慈善报道了白奕的故事——《给患儿送上同龄人欢乐》

  享受快乐慈善的志愿者

  

  这几天,在虹桥机场工作的白奕出门前,总会下意识地瞅瞅放在显眼处的一口新不锈钢锅和几本新儿童读物,脑子里迅速闪现近两天的工作时间表,以确定是否能腾出时间。不锈钢锅和儿童读物是白奕专门为沈艳晨小朋友准备的礼物。

  白奕和沈艳晨的相识,源于6月18日“晨报慈善”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举办的“阳光关爱——与住院患儿共度难忘时光”活动。在近300名报名参加的志愿者中,白奕成为了入选的11位志愿者代表之一。活动中与她结对的,正是患白血病的沈艳晨。

  沈艳晨面对疾病时的乐观、乖巧和坚强,深深打动了身为人母的白奕。当得知沈艳晨还需至少两年的治疗时,白奕当场哭了。白奕安慰沈艳晨说会经常来看她,并承诺病好后带她去坐飞机。

  半年来,白奕没有食言,几乎每月都到医院看望沈艳晨。最近一次探望沈艳晨,正好碰上今年上海第一场寒流,还好沈艳晨的病情还算比较稳定。但细心的白奕发现,沈艳晨的奶奶用铝锅给沈艳晨“开小灶”。回家后,她带上女儿,一起到家乐福为沈艳晨挑选不锈钢锅,同时在上海书城选购一些儿童读物,好让沈艳晨不那么寂寞。

  白奕说,以前总觉得能让自己感动的东西很少,参加“晨报慈善”志愿者活动后,常常被感动包围着。她觉得做好事能从中找到一种缓解压力的方法,让自己更善良、更快乐。

  ■回访人物:王飞

  

  11月8日晨报慈善报道了王飞的故事——《10岁生命渴盼申城援助》

  江西小学生终于圆了回乡梦

  

  看着母亲小心翼翼地为自己削铅笔,王飞还是忍不住提醒母亲不要把铅笔削坏了。与自己以往用的铅笔头相比,王飞很心疼这些承载着许多上海人沉甸甸心意的铅笔。在上海时,王飞时刻惦记着家中的母亲;回到江西老家后,王飞又牵挂着在上海结识的许多不知名的好心人。

  10岁的王飞不幸患上一种名叫T细胞恶性淋巴瘤的血液病。按计划,他今天应该到上海市儿童医院复检,以便确定下一步化疗的方案。然而王飞太思念母亲了,12月15日,王飞刚结束第三期化疗出院,顾不上身体虚弱,就匆匆与父亲踏上归乡的列车。他害怕要是再犹豫,回家真的会成梦。

  11月1日那次经历深深刻在他幼小的心里,梦魇一般挥之不去。经过第一期的化疗,王飞的病情有所缓和,王飞以为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但事实上,是因为父亲带来的钱所剩无几。回乡的日子定在11月1日,也是医生交代复查的日子。然而,复查当天,王飞的病情突然恶化。16时,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

  11月8日,王飞的险境经“晨报慈善”报道后,到医院看望王飞的热心读者络绎不绝。据统计,晨报热心读者为王飞的捐款已高达6万多元,能解决部分王飞治病的费用。

  从鬼门关逃出来的王飞终于圆了他的回家梦。昨天早上,王飞已回上海继续接受治疗。

  ■回访人物:张磊

  

  8月16日晨报慈善报道了张磊的故事——《为救双亲,他弃学打工》

  弃学打工救父的至孝学子

  

  12月18日上午,张磊完成了自己在大学里的第一门课程考试。吃过晚饭,他打开电脑,收完电子邮件后,便开始准备下一门要考试的课程。张磊非常珍惜这失而复得的读书机会。四个月前,他每天都奔波于家、医院和公司之间,那时的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还能重新回到校园。

  去年4月,为了分担父亲的压力,21岁的张磊在几番犹豫后放弃了实现大学梦的高考机会,开始打工挣钱。母亲因患乳腺癌,丧失了劳动能力,后来父亲又突然患上了肝硬化。为了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父亲,张磊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他甚至还想把自己的肝脏捐给父亲。

  张磊的故事在“晨报慈善”见报后,众多的读者向这个孝顺的年轻人伸出了援助之手,短短一周里,读者们为张磊一家的捐款就达到了6万多元。上海电视大学徐汇财贸分校还免费接收张磊入学,帮助他实现大学梦。

  张磊告诉记者,由于第一学年课程比较集中,而且原来上班的地方不仅路途较远,工作时间也常常和上课冲突,所以他打算先辞掉现在的工作,等到寒假时再到学校附近找一份工作,以便一边上班,一边读书。

  张磊的大学梦实现了,但他仍非常担心父亲的身体。父亲每天卧床的时间都在15个小时以上,最让张磊不安的是,父亲一直不同意接受肝脏移植手术。尽管医生和记者都曾上门劝说,张磊也多次苦苦哀求,但父亲的态度仍然固执,他对记者说,那些爱心款留给张磊,将来会有更大的用处。这一番话,让站在一旁的张磊泪如雨下。

  ■回访人物:束佳玉

  

  9月6日晨报慈善报道了束佳玉的故事——《行将开学突遭家庭变故》

  突遭家庭变故的大学新生

  

  几天以来,束佳玉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学校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她希望在大学第一个学期结束时,能够向父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兴奋的是,上周五,她接到了晨报记者的电话,邀请她作为读者代表,参加明天“新闻晨报老丁·爱心款”慈善项目启动仪式。

  束佳玉是上海师范大学涉外秘书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今年8月29日,就在她到校报到的十天前,担任社区保安的父亲在下班途中突然晕倒在地,送到医院后被确诊患有脑动脉瘤。家庭的突然变故差一点打断了束佳玉的求学之路。上海师范大学从“晨报慈善”得知她的情况后,承诺免去她在校期间的全部学费、书费和住宿费用。

  现在,束佳玉每个周末都会回到家里,帮助妈妈做做饭或者洗洗衣服。尽管父亲出院已经三个月了,但身体已大不如前。“新的一年就要来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家人能够平平安安。”束佳玉说,“现在,关心我们的人多了,爸爸妈妈也时常告诫我,要努力学习,今后好好地回报社会。”

  ■回访人物:粟漪

  

  11月29日晨报慈善报道了粟漪的故事——《贵州“小上海”回沪求生》

  “小上海”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

  

  昨天晚上,接到记者的电话时,“小上海”粟漪正躺在床上,翻读着一本《读者》杂志。电话的那头,“小上海”的声音轻松而愉快。上周二上午,粟漪在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做完了第三次化疗。和第一次出院时的心灰意冷相比,现在的她轻松了很多。她的母亲告诉记者,这次化疗进行得比较顺利,更重要的是,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让“小上海”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小上海”粟漪的母亲是从上海插队到贵州的知青,一心扑在当地的医疗事业上。26岁的粟漪呆在母亲身边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6年,一家四口,长期天各一方。“小上海”的父亲患有胃癌,三年前又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卧病在床。今年8月底,在参加完贵州省的公务员考试后,粟漪又被确诊患上了“急性混合型白血病”。第一次化疗就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粟漪也情绪低落。

  “晨报慈善”的报道使“小上海”一家看到了希望,母亲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小上海”的母亲说,由于粟漪的体质非常虚弱,在第一次化疗的时候,医生就担心她挺不过来,但她最终还是坚强地挺过来了。虽然每一次化疗都是鬼门关,但现在的“小上海”已经不再害怕,她会笑着迎接每一次考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