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圆一个人生梦——“峨眉赤子”兰小平(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5:4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却屡屡引起关注———

  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并在全国推广的“支部加协会”农村基层党建新模式在此诞生;昔日的“乱窝子”2004年成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2005年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称号;近年来,省内外各级领导纷纷前来参观,无不称赞这里的干部群众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

  创造奇迹的带头人,就是以“峨眉赤子”名播蜀中的峨眉山市新平乡净安村党支部书记兰小平。

  “我图的是把‘贫穷净安’变成‘小康净安’”

  “泥砖屋、贫困户,荒着农田等救助,躺在竹床想媳妇。”这是曾在净安村广为流传的顺口溜。

  说起过去的净安村,村民常用“不净不安”来形容。无论水渠中、田野里还是大路旁、房前屋后,种植食用菌后废弃的菌孢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腐烂霉变的气味;社会治安差,偷盗抢劫可谓司空见惯,每年村里发生民事纠纷上百起,村委会成了“维持会”。

  “那时候干群关系可紧张了,村干部上门催农税、查无计划怀孕,牵猪赶羊抵罚款;村民就跑到村干部家里抱电视机、推自行车,大家哪有心思搞生产。”村民夏翠芝告诉记者。

  2001年,峨眉山市村两委换届。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兰小平,被全村党员群众一致推选为党支部书记。此时,做生意、搞副业,并在两家企业当兼职会计,兰小平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这个穷村子当支书,就是自讨苦吃。”“你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干这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做啥子?”亲朋好友劝兰小平。

  “为圆一个人生梦!”兰小平想起1979年冬天,高中毕业的他参军报国。到部队后,新战友们都夸自己家乡好,兰小平也向大伙儿描述家乡风光:秀丽的峨眉山下,绿树成荫,林木簇拥着座座新房,整齐茁壮的果树春华秋实,平坦的水泥大道直通农家……其实,这是他久藏心底的梦想。

  “不怕自家受损失,不为当支书手中有权力,不图当官借机捞好处,我放着自己的好日子不过,图的就是借一个舞台实现人生梦想,带领村民把‘贫穷净安’变成‘小康净安’。”上任伊始,兰小平向党员、村民立下誓言。

  “就是苦死累死,也决不把烂摊子留给后人”

  冬日的阳光洒在净安村平坦的乡村水泥路上。一辆辆满载货物的汽车跑得正欢。

  已经买了2辆汽车的村民范洪玲对记者说:“以前,净安村通往乡镇的2公里路全是‘泥坑路’,用摩托车运食用菌到镇上至少有一半要被抖坏,更别说有人来村里收购农副产品了。”

  路,成了净安村脱贫致富的拦路虎。前几届村干部也提出过修路,但由于诸多原因不了了之。

  兰小平向村里人宣布:集资修路。村民应者寥寥,甚至有人说:“你兰小平把这条路修好了,我们手心里给你煎鱼吃。”

  兰小平对此很理解。他说:“我不怕人当面骂我,只怕后辈人恨我。我是党员,哪怕苦死累死,也要把路修好,决不把烂摊子留给后人。”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常常是几天几夜住在村民家中磨嘴皮子,白天黑夜前后奔忙一个多月,鞋也磨破3双,却收效甚微。

  修路拉开序幕,每天最少要开支5000多元。钱从哪里来?兰小平从家中拿来3万多元贴上,其他党员干部也纷纷垫资并担保贷款15万多元。为节省看护工地的守夜费,兰小平卷起被盖和蚊帐,安“家”荒野。风吹雨打,蚊虫叮咬,40多个昼夜风餐露宿,兰小平咬牙硬挺下来。

  2002年10月初,工程到了最紧要的时刻,资金告罄。眼看就要停工,亲戚、朋友、熟人,能找的全找了,急得满嘴起泡的兰小平独自坐在路边,抱着脑袋发呆到深夜,眼泪顺着脸颊直往下流。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修通这条路。”他好说歹说,硬是把妻子多年省吃俭用积攒的2万元储蓄给“套”了出来。

  村民们感动了,张玉芝、张明亮等10多人主动找亲戚朋友借钱,3天就凑了10多万元;父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上工地,有的青年推迟婚期,全村男女老少都为修路行动起来了。

  10月6日,忙于修路的兰小平把自己的生日忘了,可村民们没有忘记。那天晚上,近百人自发地买来菜、酒、鞭炮,大家席地而坐,以地为桌,以盆为碗,喝着转转酒,为兰小平唱起生日祝福歌。

  公路通车那天,全村1OOO多人全涌到路上,就连平时不大出门的老人也或拄着拐杖或让儿孙搀扶着来了。一位姓张的80多岁的老人说话艰难,颤抖着把大拇指伸向兰小平。这高高竖起的大拇指,是村民对一个党支部书记的崇高礼赞!

  “为修好这条路,小平整整掉了12斤肉,原来的裤子都穿不得了。”妻子一说起这事,眼圈就红了。

  还有一个“烂摊子”。2003年,净安村大田蘑菇发展迅猛,但每天产生的2万多袋食用菌废弃菌孢随处可见,恶臭熏天,群众怨声载道。

  治理环境成为当务之急。兰小平上网查资料,多方打探信息,带上干粮跑乐山、上成都与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废弃菌孢污染问题。奔波了一个多月,经多方努力,省农机设计院在净安村建起秸秆燃气站,将废弃菌孢转化为燃料。

  村民黄建军告诉记者,“过去烧煤,一天要花一元多钱,现在用秸秆燃气只需五角钱。小平给我们办了大好事啊。”

  ■本报记者罗仁容余向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