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点到即止:真的汉子洪战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9:05 金羊网-新快报

  在校大学生洪战辉,12年历尽艰辛,将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弃婴一手带大并供其读书(见13日《羊城晚报》),他的事迹引起上万网友跟帖热议,同时也成了坊间的热门话题,人们说,在当今不少人追求功利的年代,洪战辉不一样的人生尤显可贵。

  不容易啊!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12年?12年不离不弃的兄妹亲情以及一个“普通人”的坚持和责任,如果浓缩为一天,那种艰难苦楚,怕是很多人都吃不消的。

  与其说洪战辉的事迹反映了时代的精神,不如说是弘扬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贫贱不能移”是中国人做人的守则,有道是“穷不夺志”,且听洪战辉对新华网主持人的自白:“带着这个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的妹妹上学,是很苦很难……我在高中受了很多苦,也可以说是受到很多侮辱吧……我只是觉得自己处于一个很艰难的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改变才是最重要的,不是说穷是最重要的。”

  “责之所在,心无旁骛”,这便是鲁迅先生说的“铁肩担道义”,洪战辉之所以能12年对妹妹不离不弃,皆因他认为这是道义、是责任。他说:“我自己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了,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责任,不但对自己、对家庭,还有对社会。”洪战辉的所为,对今天那些为逐利食言而肥者、对为几个臭钱把诚信抛诸脑后者,不啻是一服清凉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洪战辉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应验。设想,如果他13岁时他家附近的产妇们不喂点奶给小不点吃,如果他读初中时邻居不帮忙看着小不点,如果西华二中秦鸿礼教师不帮他重新回到学校,并在附近找到所小学让小不点上学,如果怀化学院不单独安排一间寝室方便他照顾妹妹,洪战辉和小不点哪有今天。因此他动情地说:“我们的社会还是很温暖的。”

  现在,说“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的不多了,然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老土的论调还没销声匿迹,说到要弘扬它,不少人的骨头还有点软。洪战辉的事迹深深震憾我心灵的同时,我想起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话:“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是子孙万代的精神食粮,不弘扬它,我们就对不起祖宗,也对不起后代子孙”。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