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化的三种动作:较量 体验 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9:11 解放日报

  【开场

  来了两位学者和一个“农民”?

  这一回,崔永元没有“实话实说”。

  走上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文化讲坛”,身为演讲嘉宾和主持人的崔永元,“一针见血”地评论第二届“文化讲坛”的嘉宾阵容:“邀请我做‘文化讲坛’嘉宾的时候,我非常高兴,后来我知道和我同台演讲的是龙永图和吴建民先生,我心里就打鼓。现在,我想明白了,这个组合就是两位学者加一个农民,学者可以把事情讲得精辟一点,农民可以讲得通俗一点。”

  哄堂大笑。为这虽非“实话实说”却幽默谦逊的开场。

  翘首期待数月,“文化讲坛”再度浓墨重彩开讲。在这里,让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知道了三个英文字母———“WTO”的龙永图;让数以亿计的外国人知道了两个汉字———“中国”的吴建民;还有这位自称农民却是姥姥疼舅舅爱的节目主持人,向近400名听者一一展示了文化的三个动作:较量、体验和观察。

  较量,是龙永图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唇枪舌剑的过程,文化的碰撞和力量;

  体验,是吴建民在法国“吹”起一次次浓郁的“中国风”,文化的魅力和影响;

  观察,是崔永元针对中外电影在历史与现状下的不同命运,文化的透视和远虑。

  文化的三个动作,围绕着“世界眼光和文化思维”的主题,在这一届“文化讲坛”上,演绎、交锋,继而融合成一种庄严而深刻的时代呼唤———彰显文化追求,激扬文化力量。

  【较量

  文化差异与交流障碍

  对于文化在国际谈判中作用,曾历经十多年谈判的龙永图深有感受。

  他说:“‘入世’谈判是很艰难的,双方用很耐心的方法去寻求共识。我们在寻求共赢的时候,也在不断地克服我们文化思想当中一些旧的观念。当然,也不是说我们在‘入世’谈判过程当中没有拍过桌子。面对美国文化中长期形成的一种霸气,我们当然不可能接受,只能采取强硬的办法。这些冲突中,有文化方面的因素。”

  龙永图举了一个例子。1998年,在一次关于中国向美国出口肉类的谈判中,他把美国谈判代表从办公室里赶了出去。“当时,美国代表说:‘你们现在卖的肉,不要说出口到美国让我们吃,我们的狗都不会吃。’我一听这话,很生气,拍了桌子:‘我们没什么好谈的!’把他赶出了门。”

  正当台下的听众为中国人维护民族自尊而肃穆时,龙永图却话锋一转:“一两年后,我仔细想想这件事,我发觉,可能这就是文化差异。中国人对狗这个词是非常敏感的,‘走狗’、‘狗腿子’等等。但在西方,狗就像是他们家庭的成员,美国很多人对狗比家人看得还重。我有一次到伦敦的狗公墓去散步,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儿埋葬着我的爱犬,它比我四任妻子还要忠诚’。当时看着怪怪的,但事后想想,这种感情可能是真的。”

  龙永图借此说明,在对外交流中文化的差异会形成很大的障碍,克服这种障碍,才能使我们在追求世界共赢的过程中达到更多的共识。“中国正在崛起。我们要很好地发扬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当中的精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体验

  中国人最可贵的是中华文化

  接着龙永图登场的,是对于国际文化交流深有体验的吴建民。多年外交生涯,让他亲身领略到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魅力,懂得中国人最可贵的就是中华文化。

  在法国一家著名公司举办的一次活动中,曾有人问吴建民:大使先生,你觉得中华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吴建民回答:“和”,随后讲述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把一群外国人迷住了。前几天,公司老总给他发来一封邮件,说给公司所有高层管理人员都发了一套英文版《三国演义》。

  吴建民还回忆起中国文物在法国展览时,许多法国人带着一种钦佩、甚至崇拜的眼光来参观展览。法国人一般不太耐心,但为了看中国的文物却排起了长队,在雨中等候45分钟。吴建民感慨:“这就是中华文化了不起的力量。”

  也是在法国,吴建民听到一个在当地已颇有成就的华人这样希望:“能不能派老师到我们这里教中文?我们生长在法国,虽然长着中国面孔,讲的却是法文,回到中国,中文我们听不懂。没有任何事情比忘记自己的根更可悲了。”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吴建民的脑海中,“语言丢失了,文化丢失了,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就没有了。”

  吴建民认为,中国人现在需要重新认识自身的文化价值,中华文化应在21世纪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观察

  森林里不能只有一棵好莱坞树

  崔永元的文化观察与思考,则聚焦于自己钟情的电影文化。

  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看电影可谓“万人空巷”。晚上7点开场的电影,他曾中午12点就端着板凳在露天电影场等着。相对当下中国电影的不景气,崔永元的体验格外痛苦。一次,他约同事去看一部国产片。路上堵车,赶到影院时应该已开映5分钟了。可卖票的女同志动作非常慢,崔永元急了:“请您快一点,电影已经开始了!”对方白了一眼,给里面打了个电话:“金师傅,来了两个人看电影,咱们卖票不卖票?”说到此,小崔露出了他标志性的“坏笑”,而台下听众分明感受到了那笑容背后的苦涩。

  崔永元戏言,现在电影不景气,电影的拍摄过程却很有“看头”。“电影拍摄过程中,出现的事太多了,有绯闻,有打架,有换角,有罢演……有些是剧组策划的,有些是剧组没有办法解决的。每一次大的电影拍摄,就像一个八卦阵,会产生无数的新闻,让大家炒作够。”小崔无奈地诙谐道:“这就是中国电影的现状。”

  关注中外电影,他不乏对好莱坞电影对中国文化破坏的忧虑。他认为,好莱坞电影如同肯德基、麦当劳,多年来改变了中国观众的电影欣赏习惯,不少观众甚至认为只有美国大片才叫电影。然而,电影如同森林,需要一个生态保护。当全世界的银幕上只有好莱坞电影了,那就意味着森林里只有一棵树,那是不健康的。

  今年是中国电影100周年,人们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向中国电影致敬。崔永元主张,最好的致敬就是我们要思考、我们要警醒———电影文化向哪个方向去。

  【争鸣

  面对外国电影文化……

  争鸣,展示着文化的多元与丰富。就在“文化讲坛”上,关于电影文化,两位嘉宾当场思想“交锋”———

  崔永元:我觉得从商业市场的划分,或者从利润的最大获取来看,好莱坞电影是精心策划的,有一套完整的市场营销体系。在用大片改变人们欣赏口味的时候,好莱坞会盯住国内的著名导演。哪些电影人有名,好莱坞就会在他们身上下工夫,让他们来拍外国人看的中国题材的电影。如果导演不屈服怎么办?还有办法,他们影响院线,你拍出来的好电影,院线不给你好好排。

  美国大片改变了观众的欣赏口味,这是一个文化挑战。同样的问题,俄罗斯、印度、英国、意大利这些电影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也遇到过。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对策。比如俄罗斯,干脆取消电影配额,美国电影都可以进来,最多的时候,俄罗斯一年上映了320部电影,其中有280部是美国电影。很快,俄罗斯观众看烦了好莱坞,又开始怀念自己的俄罗斯电影,这两年俄罗斯电影在复苏。在印度,好莱坞很难施展拳脚。我问过印度驻中国的文化参赞,好莱坞电影对他们影响大不大?他说没什么影响,印度人喜欢看印度的电影。

  龙永图:刚才小崔讲的电影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因为开放得不够。我在“入世”谈判的时候受到的压力是很大的,文化产业涉及到意识形态,是很不容易开放的。我认为,美国的大型电影院,一走进去就是一种享受,让老外投资盖这样的电影院有什么不好?并不是说外国人想放什么电影就放什么电影,我们有电影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可以放外国的电影。

  我觉得,文化产业方面也要逐渐地开放,不开放、过度保护难有大的发展。刚才小崔说的我很有感触,俄罗斯把电影市场全部开放,看了几天就不爱看了。我觉得他讲得很辩证。当时我们和美国谈判时,一年到底进口几部大片,一部部地数,一步一步地让。现在想起来多可笑。很多事情回过头来看,我们要多一点辩证法,多一点开放。

  较量是有力的,体验是深入的,观察是独到的,引得听者热烈鼓掌、酣畅大笑,同时也被带进关于文化的深深思考,有些沉重,但紧接着,又被新的精彩所“击中”———再次鼓掌、大笑。

  主题演讲结束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记者、编辑们纷纷向三位嘉宾提问。“入世”之后世界不同力量的博弈、中国当代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脱口秀节目的前景……激发着嘉宾们的妙语如珠。

  关于“世界眼光与文化思维”,不同的嘉宾有不同的思索,不同的听者有不同的追问,而共同的心声都是珍视我们的文化,弘扬我们的文化。

  两个半小时的讲坛中,浓缩智慧,闪耀激情。我们看到了文化的较量、体验和观察,更读到了世界眼光里中华文化的命运。

  两个半小时的讲坛后,关于文化,我们的思考与努力将延续,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文化讲坛”将继续。

  本周五《解放周末》将刊登“文化讲坛”实录,敬请垂注。

  本报记者 黄玮 曹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