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西易地扶贫农户们温暖过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9:24 桂龙新闻网

  寒冬已至,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在“新家”里如何过冬?近日,记者在走访龙州县、凌云县和平果县这三个较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时看到,搬迁村民生活充满了“暖意”。

  缺水、少电、公路不通“封死”深山村民

  过去,缺水喝、不通电、不通公路,再加上山石滑坡和水灾,恶劣的环境让困在山里的村民们生活举步维艰,一年经济收入还不到650元,人均占有耕地还不足3分地。

  在龙州县大理安置点,今年刚搬来落户的移民谭必乐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住在石山深处,住的是吊脚楼和木瓦房,环境十分潮湿,喝水只能靠修建水池接雨水。“那时一年中大概有半年等不到下雨,我们只能走山路到山里找水喝,很苦的。”移民谭忠连说,在山里的“老家”,由于都是石山和旱地,不能种水稻,村民们只能靠种一点点玉米和黄豆为生,温饱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凌云县王岗易地扶贫搬迁点移民肖福谋介绍,以前去山里挑一次水得走1.5公里路,来回1个多小时。他说:“每次肩膀压得很痛。”

  没有公路让村民生活几乎陷入了“封闭”状态。“在城里能看见自行车和汽车,在我们老家就只能看见马,用马驮货物出山,有自行车也没有路可行,”龙州县大理搬迁户周小双说,“要想到最近的乡里赶集需要翻山越岭走两个多小时山路。”

  地质、自然灾害也是困扰深山“老家”的两大难题。凌云县王岗易地扶贫搬迁点移民肖高切告诉记者,以前在石山区经常会有石块从山上滚落下来砸毁民房,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十分危险。在平果县果化镇龙色村,每年有5个多月到了雨季山坳里发生内涝,一下雨积水就排不出去,水快没过屋顶,村民们只能搬到山上搭棚居住。“每次发水,我就背着3岁的女儿上山躲雨,孩子那么小也跟着受罪。”移民马本现说。

  深山“老家”生活的捉襟见肘让教育也成了“

奢侈品”。在龙州、凌云和平果,搬迁之前由于没钱、离学校太远交通不便等问题,绝大多数学龄儿童闲置在家,帮助父母做农活。

  政府建新村,移民搬进新家过“暖冬”

  “这样生活好过多了,什么都方便!今年春节要宰头猪高兴高兴!”龙州县大理安置点最后一批20户迁入的移民来到新居后,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一直在外打工的移民农耀川准备搬进新家后就给儿子办喜事,在新房里电视机、冰箱、电饭煲等家电都齐备了,

客厅摆上了木制沙发,厕所也贴上了
瓷砖
。“在这样的家里生活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非常感激政府。” 农耀川说。

  大多数搬迁村民刚到安置点时,只带来棉被、凳子和锅碗瓢盆,还有几大捆木柴,“老家里什么都没有啊,太穷了,全部家当就只有这些了。”村民们普遍反映。

  据龙州县副县长黄云海介绍,考虑到村民家庭贫困,政府在修建好民房后,专门给家里添置了木床等必需的生活用品,让村民住得安心。“我们一般是选距离卫生院和学校近的地方设立安置点,这样能方便村民生活,” 黄云海说。

  凌云县政府划定安置点后,给每户搬迁居民3000元建房费用补助,还把路修到门口,通水、电,建好一家一户沼气池。村民肖福谋年近80的老母亲看着建好的沼气池高兴得合不拢嘴:“做饭好用多了,又干净。”

  在“新家”,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得到了解决。13岁的谭忠标在老家因为没有钱和离学校太远只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回家,2003年作为第一批搬迁户到龙州大理安置点后,在附近的教学点得到了返回课堂的机会。“越不接受教育,这个地方就会越穷,搬到哪里都只能面对贫穷,只有让孩子上学,有文化,才是真正把他们从贫苦中‘搬迁’出来。” 黄云海说。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计,截至目前,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建成移民住房41万平方米,庭院和附属设施5万平方米,开发和调整基本农田2.8万亩,新建和扩建道路412公里,打井400处(口),铺设人畜饮水管网350公里。

  种南瓜、采茶叶、收甘蔗,农业产业园是增收新出路

  喜迁“新居”以后,为彻底摆脱贫困,政府投入技术、资金引导搬迁户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增加收入。

  在龙州县大理安置点,当地政府以先锋农场为依托,农场出资金和科技人员,政府组织搬迁农户参与“红升南瓜”种植。农场厂长助理黄运源告诉记者,搬迁户到来后,农场就组织人力为农民选种,培训种植技术和防虫害知识,农户只需要交纳每亩100元的土地租赁费。

  “在老家没有田地,只种了不到1亩的水稻,基本没有经济收入,靠天吃饭,日子过得很紧张,”农户陆汉明说,“全家今年3月份搬来后,在农场指导下开始种6亩地的一年两熟的南瓜,5月份第一次收成就卖了4000多元。”

  “搬迁户的人均收入由2003年搬迁前的不足800元增加到现在的1600元左右,基本达到了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龙州县副县长黄云海说。

  凌云县依托“茶乡”的优势,把安置点与茶厂相结合,农户每家每年种植茶叶收入已近万元;平果县政府根据当地情况鼓励搬迁户种甘蔗并与糖厂协议,糖厂把车直接开到农户田里地头收甘蔗。“我们的职责就是尽力保护农户的权益,在糖厂收购甘蔗时候把好价格关,不让农户吃亏。”平果县发展计划局局长李杰锋说。

  来源:新华广西选稿:韦力萍作者: 赵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