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和谐在富裕中生根 江宁区农民生活向城里人看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10:29 龙虎网

  【龙虎网讯】从农村危桥危房改造、二次改水到水泥路村村贯通;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扩面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渐健全,撤县设区的5年,既是江宁经济发展最快的5年。也是76万江宁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5年。

  统计显示,江宁区城镇职工在岗工资收入今年预计达到18624元,比2000年增长近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00元,比2000年增加2180元,增长52.9%。

  小康路上,江宁居民的“富”不是富在数字上,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全区居民的生活里。走马今日江宁,记者在聆听江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脚步的同时,见到的是富裕起来的江宁农民新形象。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刘捍东说,围绕建设“和谐、强区、富裕”的南京新市区目标,“十一五”期间,江宁将紧扣2006年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富民步伐,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居民。

  农民生活向城里人看齐

  这是从江宁农村信手拈来的几幅画面:

  禄口镇彭福村有一支白手起家的泥瓦工建筑大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开始在南京闯市场、干工程。如今,建筑业已经成为彭福村级经济的支柱产业,常年在外承包工程的建筑队伍多达33支。其中,年产值过千万元的有6户,超500万元的10户。仅是挖土机、工程车之类的建筑机械,全村就有120多台套,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过9000元。

  在彭福村农民小区.记者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48栋白色两层小楼排列得整齐有序,面积最小的140平方米,最大的超过200平方米,上下水管道、室内装潢、小区绿化、生活配套一应俱全……农民足不出村,就过上了连城里人都向往的“别墅生活”。

  地处宁镇连接线地区的麒麟镇锁石村,多年来,依靠采石和运输业起家,积累了让邻村羡慕不已的集体经济规模和固定资产。目前,全村跑个体运输的大小车辆就有170多辆,最多的一家农户拥有6台车,今年,全村人均收入预计达到1.1万元。

  在麒麟、汤山、上坊等街镇,富裕起来的江宁农民买车、到南京买房,早已不是新鲜事,而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东山、百家湖街道居民也早就过上了地道的城市居民生活。

  “平均数不等于大多数。”区长单景南说,要让江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江宁百姓,在“十一五”期间,江宁就必须以提升农业、致富农民、发展镇村为重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实现新突破。

  工业化城市化良性互动

  上月中旬,江宁区上坊街道工业集中区一举引进了6家总投资将近3亿元的企业。“项目的落户除了为街道带来大量税收,还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让街道负责人喜不自禁。

  在江宁,政府不仅创造环境引进项目吸纳就业,还掏钱培训农民,把农民兄弟变成企业欢迎的技术工人。今年一年就推荐就业8217人,在领失业保险金人员再就业304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81万人,兴办家庭型创业组织520个。城镇的登记失业率一下子降到了2,8%。“一个农户只要有一个人就业就等于净增了1万多元年收入,而从事创业的收入还远远高于这个数,这就是江宁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奥秘。”江宁区劳动局负责人说。

  收入和需求的良性互动,带来的必然是消费和产业的景气指数攀升。位于宁溧路上的岔路口,一度是农家院落杂乱遍布的乡村集市,而今,伴随着一批中高档商住楼的拔地而起,大型超市、商业设施争相进驻,已经演变成为南京房地产市场上的高尚住宅集中区。成型成熟的“岔路口商贸居住圈”,在吸纳着主城区居民的同时,也整体提升了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

  统计数据佐证了这一点:“十五”期间,江宁全区商品房年开工建设200万平方米、年销售180万平方米,全区第三产业的比重预计达到35%,比2000年上升了8.3个百分点。

  回望江宁撤县设区的5年实践,江宁区上下的共识是,其宝贵经验就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富民优先、执政为民,用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走有江宁特色的创新之路,扎实有效推进富民工程,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政府投入为居民“撑伞"

  河流密集的江宁,一直是全市防洪防汛的重点地段,早在3年前,江宁全区水利防汛设施就全部达到了省级以上标准要求。3年来,每逢汛期,江宁百姓,包括三面环水、常年为水患所困的周岗镇,再也没了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十五”期间,江宁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拆迁征地的农民,全部按政策补偿到位;对于地处偏僻、发展相对滞后的街镇,通过区域内部的结对帮促和园区带镇实践,大幅改观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5年,着实让江宁百姓受益匪浅。据悉,明年,江宁将全面启动实施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镇容村貌整治工程,通过推进农村二次改水:使全区老百姓用上自来水,同时在镇村设立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点,以每年50%的速度推进,两年覆盖全区。全面完善失地农民的“老有所养”民政补助保障制度。

  未来5年,江宁城乡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和质量要全面达到小康,城镇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全区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实现新增劳动力登记就业率9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每年新增3个百分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3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5万人。

  “政府多花点钱做这些事,就是要让老百姓少花点钱,”单景南告诉记者,“建设和谐江宁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把百姓利益保护好,发展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