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关键词持证上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11:39 京华时报

  背景建筑领域农民工须持证上岗

  据新华社12月17日消息,建设部有关人员在“全国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上透露,自今年7月1日起,我国将在3年内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单打独斗的“包工头”不能承揽分包业务,而农民工则要持职业资格证上岗。用工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确保工资不被拖欠。

  直评“持证上岗”不要变成“设槛进入”

  让农民工持证上岗,无疑可以相应提高工程质量,同时,也规范了建筑领域市场。但让人不放心的是,让农民工“持证上岗”很可能演变成“设槛进入”。近年来,持证上岗见的多了,无非是打着持证之名、行乱收费之实。

  一本所谓的上岗证,成本不过几角钱,但是,一到了有关部门手里,立马身价倍增,少则收你数十元,多则上百,再加上培训费,持证者不掏出千儿八百的,你就别想过这道关,持不了证,你就别想上岗。这种以部门利益为中心的“持证上岗”,看似是为了农民工着想,实则却侵害了农民工利益,也为他们设立了一道准入门槛。

  此次建设部提出的持证上岗,特地加了一条,“用工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确保工资不被拖欠”。这段话听起来很美,但持证上岗就能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吗?我看不容乐观。

  摘编自《燕赵都市报》12月19日文/池墨

  求是建筑农民工持证上岗应该缓行

  长期存在的“包工头”现象,能不能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内杜绝,我是持保留态度的。但与“包工头”的命运相比,我更关心的是建筑领域农民工的前途。为什么要求建筑领域农民工都必须持证上岗呢?从报道来看,一则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一则是为了保证农民工工资不再被拖欠。

  这两条理由看上去都很美,但未必能够服人。

  农民工是否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其劳务质量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工程建筑质量,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为建筑的百年大计,要农民工参加培训、持证上岗,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也有一点疑问:过去的以及现在的那些存在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建筑工程中,几成与农民工的素质有直接的关联?在人们的印象中,不少“豆腐渣工程”往往与腐败有关,而与具体施工者的素质干系不大。

  按照有关部门的设想,农民工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并被聘用后,用工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以确保工资不被拖欠。也就是说,农民工持证上岗与签订用工合同,是“确保工资不被拖欠”的两个关键环节。应当说,抓住了这两个关键环节,有利于解决农民工工资的拖欠问题,但这只是现实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大量的事例表明,签订了劳动用工合同的农民工,其工资照样被拖欠。

  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又有利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工资不被拖欠,这样的专业技术培训,对农民工来说,当是求之不得。问题是,建筑领域的农民工数以千万计,如此大规模的培训,经费从何而来?场所谁来提供?责任主体由谁担当?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切实解决,所谓农民工持证上岗,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无法有效推行;一种是虽得以推行,却加重农民工的负担。

  从现实来看,3年之内,建筑领域的农民工都要持证上岗,很可能是一个理想化的远景。即以重庆而言,从事建筑劳务的农民工大约有150万人,由于文化基础差,能持证上岗的农民工少之又少。倘若施以压力,非持证的农民工不得上岗的规范目标,或许也能得以实现,但同时我们将很可能面临新的经济损失———由于准入门槛抬高,建筑领域劳务用工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供给短缺,甚至因此导致“民工荒”现象。

  从长远来看,提高建筑领域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以及法律素质,应是一个趋势。但在短期内,建筑领域的农民工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做一个大规模调查,相信不少农民工的回答,恐怕不是专业培训与持证上岗之类,而是薪水及时支付与劳动生活环境的改善。

  摘编自《羊城晚报》12月19日文/滕朝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