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05年台湾政局回顾:两党政治格局日益明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17:04 中国台湾网

  本报讯 2005年是陈水扁连任的第二年,就岛内政局而言,因“朝小野大”的局面没有改变且陈水扁依然坚持“少数执政”,民进党上台以来出现的政局动荡、朝野纷争、社会不安依然如故。朝野各党围绕攸关“修宪”主导权、基层版图重组的“任务型国代”选举和“三合一”选举展开激烈角逐,并在“立法院”中针对军购案、“和促法”等议题展开激烈攻防。经过这两次选举,民进党快速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国民党则在马英九领导下重现生机,岛内两党政治的格局越来越明显。

  一、政局发展的脉络

  2005年,台湾各党历经两次选举洗礼,实力对比呈现一定消长变化,其中年底“三合一”选举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党发展现状;“扁宋会”登场与“马宋会”召开,勾勒出各党合纵连横的状况;朝野针对军购案、“和促法”的激烈攻防,则体现出岛内政局动荡、朝野纷争的局面。

  “扁宋会”的登场与“马宋会”的召开

  2月24日,陈水扁与宋楚瑜举行所谓的“扁宋会”,双方就“两岸和平”、“国防安全”及“族群和谐”等议题进行会谈,并最终达成10项共识。“扁宋会”达成的共识并没有太多新意,双方政治用意却十分明显。陈水扁是想利用“民亲合作”,让泛绿形成“国会”过半,同时分化和瓦解泛蓝阵营;宋楚瑜则企图游离于民进党与国民党之间,为其延续政治生命寻求利益最大化,并借此为亲民党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宋楚瑜不顾泛蓝选民感受,为一己之私执意破坏泛蓝整合大局,令多数泛蓝民众感到反感与失望,使“国亲合并”前景蒙上一层阴影。同时,“扁宋会”亦遭到基本教义派强力反弹,陈水扁试图回归“中间路线”的想法就此打住。

  12月12日,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亲民党宋楚瑜举行会面,双方最终达成“合作优先、暂不合并”的共识,强调两党今后将在“国会合作”、“政策整合”、“选举提名”等议题上加强合作。“马宋会”并未达成泛蓝民众普遍期待的国亲合并目标,令广大期待国亲合并、重夺政权的泛蓝选民十分失望。“三合一”选举后“国涨亲消”的态势更加明显,泛蓝民众要求国亲合并、重夺政权的呼声日益高涨,是“马宋会”出台的主要背景。从“马宋会”过程及结果看,国亲合并前景仍然充满诸多变数,现实利益是国亲合并的动力亦是阻力。如何以马英九为核心形成新的泛蓝领导体制与权力分配方案,将是能否最终实现国亲合并的关键因素。

  “任务型国代”选举与“修宪案”通过

  5月14日,台湾举行“任务型国代”选举,共选出300名“国民大会”代表,其中民进党127席(得票率42.52%),国民党117席(38.92%),台联党20席(7.05%),亲民党18席(6.11%)。从选举结果看,亲民党、台联党等小党泡沫化趋势开始显现,但是蓝绿两大阵营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改变;国民党和民进党席次总和超过“修宪”门槛而掌握“修宪”主导权,使双方共同主张的“立委席次减半”、“单一选区两票制”和“公投入宪”等“修宪”议题通过成为定局。

  6月7日,台湾“任务型国大”以249票赞成、48票反对、1张废票,通过了包括“立委席次减半”、“单一选区两票制”、废除“国大”和“公投入宪”等议题的“修宪案”,这是台湾“国民大会”自1991年以来第7次亦是最后一次“修宪”。“立委席次减半”与“单一选区两票制”,将使中小政党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岛内政党政治朝两党制方向发展,传统地方派系因此逐渐式微;而“公投入宪”则给两岸关系增添了诸多变数。

  国民党主席选举

  7月16日,国民党主席选举顺利落幕,马英九以巨大优势战胜王金平,当选国民党新一届党主席。马英九高票当选,宣告国民党已初步完成世代交替,并预示着泛蓝即将进入“马英九时代”,但是党务改革和泛蓝整合仍将面临诸多困难。8月19、20日,国民党召开“十七全”,除了举行新老党主席交接仪式,并以重夺执政权为目标,讨论修改党纲、章修,并改组中央权力核心。马英九在致词中宣示7项改革任务,即坚持中心思想、深化党内民主、扩大本党基础、活化党的组织、深耕本土基层、尽速处理党产和整合泛蓝政党。他还特别强调,国民党不但要巩固三民主义思想,更要建立“本土化”论述。大会讨论通过以“民主、和平、新希望”为主轴的政策纲领,并正式将“胡连会”五项共同愿景纳入国民党党纲。可以说,党主席直选和“十七全”,充分展现了国民党民主化、年轻化的政党转型趋势。

  “三合一”选举

  12月3日,台湾县市长、县市议员及乡镇市长选举(简称“三合一”选举)结果揭晓,其中在23席县市长选举中,泛蓝获得16 席、得票率为52.2702%(国民党14席、得票率50.9599%,亲民党1席、得票率1.1148%,新党1席、得票率0.1955%);泛绿获得6席、得票率为43.0829%(民进党6席、得票率41.9537%,台联党0席、得票率1.1292%);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获得1席、得票率为4.6469%。从选举结果看,岛内小党泡沫化更加明显,两党政治的格局逐渐形成;台湾基层版图呈现“蓝涨绿消”态势,但两大阵营基本盘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国民党发展前景比较看好,马英九更是成功跨过浊水溪,一举确立泛蓝实质共主的地位;民进党实力快速扩张的势头受挫,内部矛盾与接班卡位战日趋激烈,“后陈水扁时代”提前、加速来临。选举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岛内民众对民进党执政无能与腐化堕落的不满和失望,以及对国民党强化党务革新和坚持两岸和解的认同与支持。

  二、政局发展的特点

  一年来,台湾政局演变跌宕起伏、复杂多变,呈现出了一些与往年不同的气象与特点,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民进党实力快速扩张的势头有所减缓,而国民党则在马英九带领下重新焕发青春。

  1、“朝小野大”政治格局未变,朝野相互争斗状况愈演愈烈。陈水扁执政以来面对“朝小野大”政治格局,始终坚持“少数执政”、“个人专政”,致使施政寸步难行、政治乱象丛生和朝野政争不断。进入2005年,引发岛内政局动荡的根源并没有消除,相反“朝小野大”格局进一步强化,泛蓝凭借“立法院”多数的优势同陈水扁进行周旋,民进党当局在泛蓝强力制衡下施政困难重重。2005年以来,台湾朝野围绕“军购案”的斗争进入白热化,虽然台湾当局多次对“军购案”进行“变脸”、“瘦身”,但是在“立法院”仍遭到泛蓝连续30几次封杀;而为阻止泛蓝“和促法”在“立法院”通过,民进党不仅欲采取“焦土政策”,甚至扬言不惜流血冲突力抗到底;在年底“三合一”选举中,蓝绿阵营更是极力相互抹黑与攻击,朝野恶斗状况在选举中得以充分体现。

  2、中小型政党泡沫化趋势明显,两党政治的格局已逐渐成型。从2004年底“立委”选举、2005年中“任务型国代”选举和2005年底“三合一”选举的结果看,亲民党、台联党等中小政党泡沫化趋势日益明显,国民党对决民进党的态势基本形成,两党政治的政党政治格局逐渐成型。根据今年“任务型国代”通过的“修宪案”,从下届“立委”选举(2007年)起将实行“单一选区两票制”,势必会进一步压缩中小政党和第三势力的生存空间,从而加速岛内两党政治格局的最终形成。因而,“三合一”选后直到2007年“立委”选举,“西瓜偎大边”的政治磁吸效应将持续发酵,亲民党、台联党等小党将涌现出走潮。目前亲民党内要求尽快实现国亲合并的声浪不小,不少“立委”已作好重返国民党以延续政治生命的打算。

  3、岛内“台独”活动依然比较猖獗,但民意向有利“遏独”方向发展。2005年以来,大陆采取一系列遏制“台独”分裂、促进两岸交流的举措,对遏制“台独”思潮的蔓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因“独派”大力反弹和因应选举需要,今年岛内“台独”活动依然十分活跃,台湾当局“渐进式台独”步伐仍未停止,主要包括:2月19日,李登辉提出“新时代台湾人”论述,再次叫嚣“台湾要成为民主共和国”;3月9日,台湾北、中、南、东四社等发表联合声明,要求立即实行教育“台湾化”,以反制大陆《反分裂国家法》;4月4日,台联党主席苏进强率领访问团赴日参拜靖国神社;5月份,“行政院”宣布重启“国营事业与外馆正名计划”,着手对“中油”、“中船”等带“中国”字样的公司进行“正名”;6月25日,陈水扁宣称,希望以“主权属于台湾人民”的“新主权”论述,全面推动第二阶段“宪改”工程,以破除“大中国意识形态”;从7月30起,台湾“总统府”官方网站中英文首页在原有“中华民国”名称后加注“台湾”字样;8月2日,陈水扁提出“中华民国四阶段论”,强调现阶段“中华民国是台湾”;9月4日,陈水扁声称“只要在任一天就绝不会承认大陆学历”。

  从2005年底“三合一”选举结果看,尽管岛内“台独”活动依然比较猖獗,但是民意正朝有利于遏制“台独”方向发展。每逢重大选举,陈水扁在民生议题无法激起选民反应后,往往会抛出敏感的族群议题和两岸议题,通过制造族群矛盾和两岸对立来凝聚选票。以往这些招数十分奏效,往往使民进党后来居上。但是,在今年底“三合一”选举中,陈水扁和民进党惯用的老招并未奏效,最终民进党遭遇执政以来最大的失败。民进党失利原因,除了与其执政无能与腐化坠落有关外,也是因其两岸政策长期与民意背道而驰。尤其是今年以来,台湾当局恶意拒绝与阻挠大陆推出的一系列促进两岸交流的措施,包括开放台湾水果零关税登陆、实行台生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等,严重损害了台湾民众切身利益,引起了众多台湾民众的失望与不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倡导两岸和解、推动两岸交流的国民党获得大胜。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岛内主流民意仍是“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这种“求安思富”的集体心理与民意趋向正逐渐强化,无疑对促进两岸良性互动、遏制“台独”分裂有积极意义。

  4、国民党在马英九领导下重现生机,泛蓝整合及国亲合并正逐步加快,但能否重新执政仍充满诸多变数。近几年泛蓝在几次重大选举中失利,使得自身实力受到了极大削弱。2004年底“立委”选举,泛蓝艰难获得过半席位,守住了“立法院”这块最后阵地,从而稳住不断下滑的不利势头。2005年以来,国民党不仅积极推动两岸各项交流,而且通过直选选出马英九出任党主席,并在“十七全”上宣示了多项改革举措。国民党改革意愿的展现和落实,争取了更多的支持者回归泛蓝,也吸引了更多中间选民的支持,国民党也因此在“三合一”选举中大胜。这一胜利将极大鼓舞广大泛蓝选民,对国民党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是马英九在此次选举中成功跨过浊水溪,用实力确立了实质泛蓝共主的地位,亦提早取得2008年“总统”大选的入场券,对今后团结党内各派和推动泛蓝整合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抢得了2008年“总统”大选的先机;二是基层实力的扩张与“国会”优势的保持,将进一步突显“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从而大大增强泛蓝对台湾当局的制衡力和对岛内政局的主导力,这对泛蓝2006年北高市长选举、2007年“立委”选举均十分有利;三是受到“西瓜偎大边”政治磁吸效应的影响,及2007年“立委”选举采行“单一选区两票制”的冲击,尤其是要求泛蓝整合、重夺政权的泛蓝民意难以扭转,新党和亲民党逐渐泡沫化已是必然,今后泛蓝三党融合的速度将不断加快。

  尽管国民党重现执政契机,但能否重新执政仍存变数:一是2005年底县市长选举虽然蓝绿席次差距较大,但是双方的得票率相差并不是很大,蓝绿基本盘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而且外界决不能低估民进党转型与自省的能力和决心;二是2008年“总统”大选,民进党仍然会大打“统独牌”与“省籍牌”,马英九能否突破“省籍魔咒”而得到中南部民众的认同,有待进一步观察;三是美国从其“以台制华”战略利益出发,显然更不愿意看到2008年泛蓝上台执政;四是马英九既要兼顾庞大的党务开支又要同地方黑金势力作区隔,能否解决两者矛盾将很大程度决定中间选民三年后的投票取向;五是国民党现时的“新气象”其实只是马英九人治光环的延续,该党制度和运作仍未健全到可以完全贯彻马英九的理想主义路线,而且不少国民党政治人物政治操守问题未来可能殃及马英九;六是从“马宋会”只达成“优先合作、暂不合并”结果看,国亲合并仍然充满一定阻力,今后如何解决宋楚瑜等亲民党高层出路问题和整合两党不同的政治立场,以及如何以马英九为核心形成新的泛蓝领导体制与权力分配方案,将直接影响国亲合并进程。

  5、民进党快速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内部矛盾和接班卡位日益激烈,“后扁时代”提前、加速来临。自2000年民进党赢得“总统”选举,到2004年陈水扁再度当选“总统”,是泛绿实力快速增长的时期,“蓝消绿长”之趋势较为明显。2004年底“立委”选举,泛绿虽未能如愿达到过半目标,但是民进党保持了第一大党地位,泛绿和民进党所受冲击并不大。而进入2005年以来,岛内民众对民进党执政无能与腐化的不满情绪逐渐爆发出来,陈水扁及民进党的民意支持度屡创历史新低,民进党内也因此掀起“新民进党运动”。最终,民进党在年底“三合一”选举中遭遇惨败,民进党不仅地方执政版图大幅缩减(仅获得6个县市执政权),而且失去最具指标意义的台北县、宜兰县和嘉义市。

  受到年底“三合一”败选冲击,一是民进党实力快速扩张步伐被迫停顿,未来施政必将面临更多的压力与阻力;二是选前被压制的党内不满情绪逐渐爆发出来,要求反省检讨的声浪再度高涨,从而使党内矛盾进一步上升甚至激化;三是陈水扁个人地位和权威受到较大削弱,对岛内政局和民进党内的控制力大幅下降,党内接班问题势必会提前明朗化,陈水扁未来成为“跛脚总统”已在所难免,从而使民进党提前进入“后陈水扁时代”;四是邱太三、陈其迈等中生代纷纷败选,从而使民进党正常的世代交替遭受重创,亦使得林佳龙、罗文嘉等新生代崛起的机遇提早来临。民进党高层若无法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面对改革图强的国民党和势头强劲的马英九,2008年重新沦为在野党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2005年台湾政局跌宕起伏,2006年仍然不可能平静。朝野各党将围绕各种议题及北高市长、市议员选举,展开新一轮较量与整合。而民进党接班卡位情况与反省改革效果,国民党党务革新力度和国亲整合程度,以及北高市长、市议员选举结果,都将牵动未来岛内政局的发展演变。(作者 邓允光)

    相关专题:台湾三合一选举

    相关专题:台湾民进党发生内讧

    相关专题:国民党主席交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