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修正G D P家底增2.3万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07:34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GDP 增加16.8%不影响国计民生:百姓口袋里钱没多,中国宏观政策不会变

  昨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详细通报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情况。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16.8%。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此次经济普查,一直占据我国GDP大头的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上升到40.7%。不过,李德水表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
展中国家的地位丝毫没因此改变。

  A成就篇

  中国GDP世界第六

  国家统计局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的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我国2004年GDP总量从世界第七位上升到世界第六位。

  记者20日从国家统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GDP总量多出的2.3万亿元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2.13万亿元,占93%。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存在明显的漏统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解释说。

  根据这次普查数据初步测算,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904亿元,比快报数增加15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5018亿元,增加21297亿元;第一产业不在经济普查范围之内,仍采用快报数,其增加值为20956亿元。

  李德水说,我国GDP换算成美元,早在2000年到2002年就超过了意大利,位居世界第六;从2003年到2004年,只是由于欧元升值,意大利又超过了中国。利用经济普查资

  料调整后,我国GDP总量又超过意大利。

  李德水说,在我国GDP总量调整后,人均水平世界位次变化不大。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算法,我国人均GDP从世界第112位上升到107位;按照世界银行算法,从第132位上升到129位。无论哪种算法,调整后的我国人均GDP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B影响篇

  不改变经济政策

  中国过去的统计数字并没有影响宏观经济决策,也不会因为这次普查而改变我们现在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不影响汇率政策

  关于经济普查结果是否会影响中国汇率政策,李德水认为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今年7月21日推出了汇率制度的改革,这是一个重大的改革,也是充满智慧的改革方案。这个方案的出台时间才半年,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不可能朝令夕改。

  外交政策不变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0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外交政策不会因GDP增长而改变。他表示,中国今后无论怎么发展,仍将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积极力量。

  C问题篇

  中国GDP能耗太高

  李德水表示,中国经济为了实现增长,在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上非常严重,成本很高。据全国普查的公告,普查调整后的中国GDP总量,2004年达到19317亿美元,但只占全世界总量的4.4%。但是中国去年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和40%。

  消费税比应该下降

  2004年我国与消费有关的税收收入(如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70%,这个比率应当有所下降以刺激消费。财政支出政策应向消费倾斜,包括增加医疗和教育支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外贸依存度过高

  超过1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使2004年的中国对外贸易牵引当年GDP增长立下汗马功劳。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远远超过日本、美国。我国外贸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多是建立在粗放型的数量扩张基础上,过分依赖国外市场,这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

  投资率过高

  近几年来,我国的投资率逐年上升,而消费率则是逐年下降,2003年降到55.5%的低点。消费率不能与投资率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就会使投资增长失去最终需求的支撑,大量生产能力过剩。

  ■新闻背景

  误差1%1300万人摸“家底”

  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开始于2003年。据悉,当年的7月,国务院决定进行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从而摸清“家底”。随后,全国1300多万人投入这一浩大的工程。国家依法查处了普查中发生的虚报、瞒报、拒报等违法违纪案件5377起。质量抽查结果显示:数据填报的综合差错率仅为4.9‰,控制在1%的预定目标之内。 据新华社

  国人应从GDP崇拜中清醒过来

  我国GDP已超过意大利成为第六GDP大国,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第四GDP大国也指日可待。这似乎让国人扬眉吐气。不过面对这种荣耀,民众和官员可能产生不同的心态。

  官员可能为此精神振奋,而普通百姓可能更关心自己从飞跃的GDP中得到了多少实惠。一些官员关心GDP是由于政绩幽灵的存在。其背后的思想根源在于强调国家权力支配一切,重国家,轻社会,重集体,轻个体,重权力,轻权利。而民众看重现实的“蝇头小利”说明,普通民众比较关心GDP增长何时能惠及自己,这体现的是民众的个人权利诉求。

  笔者以为,关注官员和公众的不同心态比关注我国成为全球第四经济大国更有意义。GDP是重要的经济指标,但它仅仅是衡量生产的尺度,无法全面反映效益、福利等其他指标,不能体现全部社会现实。比如,GDP就不能反映环境污染的程度,不能反映资源浪费的程度,更不能反映与可持续发展相对应的指标。单纯的GDP增长也不能成为合理的政绩考核标准,政绩考核的标准应该是涵盖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生态环境和社会就业在内的综合指标,经济发展与老百姓受益一致,才是真正的政绩。

  官员和公众对待GDP的不同心态,要求引入其他反映和衡量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指标,纠正以GDP论英雄的错误的政绩观,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城市生活、生态环境是否改善作为衡量官员的标准。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改变那种单纯拿GDP说事,以GDP反映政绩、反映发展、提拔干部的做法。 欣华

  G D P 调整的意义

  摸清“家底”科学发展

  G D P 计算需要经过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三个过程。此外,G D P 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 D P 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历史数据调整。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最大成果,是对我国的经济“家底”有了一个更加符合实际的了解。这份“家底”既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实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坚定了我们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决心。此次全国经济普查,内容极其翔实而丰富,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社会财富。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要以这次经济普查资料作为进行2005年国民经济核算、总结“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编制“十一五”规划和2006年计划的基础。 据新华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