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后十运南京发展显软肋 六对策保长三角老二地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10:13 龙虎网

  【龙虎网讯】昨天,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召开2005年度南京市委市政府重大社科咨询研究课题成果发布会,五个重大课题首次公布研究成果。“后十运”南京的危机在哪?有何对策?《“十运会”后南京城市建设升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等报告一一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长三角“老二”岌岌可危

  《“十运会”后南京城市建设升级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认为,与长江三角洲主要中心城市相比,南京存在五大欠缺:1、科技转化能力稍弱,高科技产业发展水平不高;2、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有待进一步加强,经济结构转化速度、经济体系灵活适应性有待提高;3、文化竞争力中商业价值、劳动观念、创新精神、竞争意识表现一般;4、管理竞争力一般,主要反映在政府战略规划的透明性,政府海外形象,管理效率等方面有待改进;5、开放竞争力一般,体现在经济外向度、城市开放和参与现代化程度不高。

  为此,南京在长江三角洲作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中心城市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武汉、广州、杭州等省会城市的日益强大和苏州、宁波、深圳、珠海等新兴城市的崛起对南京增强国内影响力构成了不容乐观的竞争态势。

  【对策一】跨江发展,构建三角洲经济区

  专家认为,南京城市功能定位应注重新形势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明确,要与上海、杭州等中心城市和无锡、苏州、宁波等后起之秀协调合作,实现城市与区域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渠道的畅通,共同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三角洲经济区。

  【对策二】形成宁合芜“成长三角”

  宁合芜“成长三角”以南京(包括镇江、扬州)为核心增长区域,合肥、芜湖为次核心,各城市间紧密联系,从而形成南京城市发展坚实的后方依托,进而巩固南京在长江中游与下游结合区域的中心地位。宁合芜“成长三角”在空间上具备紧凑性,南京至合肥为150公里,南京至芜湖为90公里,合肥至芜湖为110公里,在宁合芜“成长三角”内。

  【对策三】3 4小时行程为市区边界

  作为区域的中心城市,南京要积极争取培育广阔腹地,扩大以“一小时单程出行时间”确定的南京都市圈范围,以3 4小时的行程确定都市区边界。基于高效便捷的交通条件,“成长三角”形成广义的南京都市圈,其中还包括镇江、扬州、泰州、巢湖、铜陵、宣城、马鞍山、滁州等城市。

  【对策四】长江大桥要变市内桥

  报告认为,建设“新江北”,实现“大南京”急需切实为大桥分流的市内交通过江通道。南京长江三桥和二桥分别距离大桥上游和下游10公里以上,并不能有效分解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江北居民聚居地产生的大量车流。减轻南京长江大桥负担,使大桥进一步退为交通与旅游多重功能并重的室内景观桥,才能有效保护并提升大桥的内在文化价值。

  【对策五】中山码头新建过江通道

  报告认为在中山码头新建过江通道能够使南京城市发展主轴线拓展至江北广大区域。对于南京而言,中山路无疑是城市发展的主轴,也是南京城市交通主干。

  中山码头建设过江通道对南京实施跨江发展的空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江北新区建设对于南京市扩大规模、增强在南京都市圈核心辐射力,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策六】铁路南站、宁芜铁路将外绕

  随着大校场机场搬迁工作的启动,红花机场地区成为南京主城最后一块可供整体开发的城市建设用地,必须结合南京城市整体发展充分利用大校场机场这块用地。对于红花机场地区的规划,要针对城东南地区影响较大的铁路建设通盘考虑,铁道部已经同意铁路南站和宁芜铁路的外绕方案,势必拉动周边地区的房价,有利于南京都市圈的建设。

  未来五年南京人生活转向富裕型

  记者从昨天发布的《南京市社会发展态势与趋势分析》报告中获悉,“十一五”期间,南京将处于“人们生活逐渐由小康向富裕型发展”转变的阶段。

  据预测,南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年将超过14000元,2011年突破20000元,2015年将超过25000元。至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性支出比重将达20%以上,同时,人们的消费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以汽车、旅游为代表的新兴消费比重将迅速扩大。

  能耗大成南京竞争力“大敌”

  《南京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现状、趋势及战略对策分析》报告显示,南京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能耗大、污染严重成为南京城市竞争力最大“敌人”。

  报告认为,经济效益低下成为制约南京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新瓶颈。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指标都表明,由于能耗大、环境污染状况严重而带来的经济效益低下是南京目前极为重要的问题。南京虽然拥有大量的科研人才,但是却缺少激发这些人积极性、创造性的完善体系和制度,也缺少提升南京市城市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