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修正去年GDP数据增16.8%增多2.3万亿去年经济总量近16万亿升至世界第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10:29 上海青年报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20日说,经济普查后,我国2004年GDP总量从世界第七位上升到世界第六位。国家统计局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的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

  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位成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记者的第一个问题。

  李德水回答说,我国GDP换算成美元,早在2000年到2002年就超过了意大利,位居世界第六;从2003年到2004年,只是由于欧元升值,意大利又超过了中国。利用经济普查资料调整后,我国GDP总量又超过意大利。

  以当年汇率计算,我国2004年GDP总量从普查前的16537亿美元,调整为19317亿美元。我国占全球当年GDP总量的比重,由3.8%提高到4.4%。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04年意大利GDP为16801亿美元,法国为20463亿美元,英国为21330亿美元,德国为27547亿美元,日本为46712亿美元,美国为117343亿美元。

  1990年,我国GDP总量在世界排第11位。

  去年三产增加值漏统2.13万亿

  记者20日从国家统计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GDP总量多出的2.3万亿元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2.13万亿元,占93%。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存在明显的漏统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解释说。

  例如,在个体、私营经济成分占较大比重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三个行业中,普查后的增加值比常规统计多出近1.5万亿元,占第三产业新增部分的70%。

  根据这次普查数据初步测算,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904亿元,比快报数增加15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5018亿元,增加21297亿元;第一产业不在经济普查范围之内,仍采用快报数,其增加值为20956亿元。

  普查显示,第三产业占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7%,较原来的统计数据提高了8.8个百分点。

  李德水说,以普查数据测算,中国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5.2:52.9:31.9,变为13.1:46.2:40.7,显示第三产业过去被明显低估。

  他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的一降一升,“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比原先统计反映的更健康。”

  “从普查结果看,服务业对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功不可没,”李德水说。他指出,不能简单地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制造业或出口拉动的。服务业与消费关系最直接,因此对消费在中国三大需求中的拉动作用不可低估。

  分析人士说,包括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高,意味着非产品生产的、无重量的劳务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例在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国家统计局20日宣布,将根据经济普查数据,对1993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进行相应修正。

  单位GDP产出消耗仍然太高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2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根据普查数据调整的我国GDP总量虽略有增加,但我国单位GDP产出的消耗仍然太高。

  “这足以说明我国单位GDP产出的消耗仍然太高,也暴露了经济结构的突出矛盾。”李德水说。

  他说,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矛盾是发展中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全面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

  人均GDP仍在世界第100位之后

  根据普查数据调整的我国GDP总量虽略有增加,但人均水平仍在世界第100位之后。

  记者了解到,关于人均GDP的排位,国际上比较权威的有两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算法,去年我国初步核算的人均GDP为1276美元,居世界第112位;按照经济普查资料调整GDP后,同样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算法,我国人均GDP上调为1490美元,在世界上的排位升至第107位,超过了瓦努阿图、乌克兰、刚果、叙利亚和安哥拉等。

  另一种是按世界银行的算法,即以三年平均汇率计算,我国2004年人均GDP在经济普查前后,由世界第132位上升到第129位,只超过了埃及、瓦努阿图、土库曼斯坦。

  但无论用哪种算法,都改变不了2004年我国调整后的人均GDP只有全球人均GDP的五分之一这个客观现实。

  本版文字均据新华社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