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庆市重金打造学术明星引发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12:48 时代信报

  信报记者 黄山

  他们是一批在各自学科领域中的成绩斐然者,他们的年龄都在45岁以下;他们中的90%来自高校,其中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两所大学占了一半以上。

  据悉,重庆市希望借助“322人才工程”把第一层的30位中青年学者打造成国内甚至国
际相关学科领域的一流学者。按坊间说法,这回,政府要在学术上“造星”了……

  一项人才储备计划

  这段时间,322工程成了重庆学术界人士使用最频繁的口头语——虽然这个词并不怎么口语化。

  什么是“322工程”?

  “322人才工程”是重庆市政府从2003年便开始启动的一项人才储备计划。

  据重庆市人事局有关人士介绍,到2005年,重庆市将储备45岁以下、准备推荐进入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的人才30名;储备40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00名;储备35岁以下、具有研究生学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相关学科领域起骨干作用的后备人选2000人。故此,该计划被称为“322”工程。

  据悉,“工程”人选一经录入便进入重庆市专家信息库,实现规范管理和全市信息资源共享。并同时享受相关优待,比如:只要被评为一、二层次的“工程”人选,即同时获得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的资格,并同时享受相关优待。另外三个层次的“工程”人才在生活待遇、休假制度方面也能享受不少优待。

  这些数字及入围人员的名单都可以从重庆市人事局的网页上找到,因为重庆市人事局把11月28日至12月3日确定为“322人才工程”所有入围人选的公示日。这表明,“海选”及初选已经结束,322工程接近收官。

  按正常情况现在应是公布正式名单的时候了。但据重庆市人事局“322人才工程”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说,因为临近年底,人事局事务非常忙,什么时候公布正式人选现在还没办法确定,保守的时间也得到春节过后才正式公布。

  重庆要为城市“造星”

  重庆一高校人事处负责人表示,如此大规模的人才工程项目在重庆还属首次。重庆市政府为何如此下重力打造高水平学术队伍,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当前重庆市现有的学术水平与其直辖市地位不相称。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贺建平教授对此深有感慨,她说,每次到外地参加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总感到势单力薄,很难看到身边有来自重庆的学术同伴;而国内一些文化教育发达的省市,哪怕是同属西部的四川、陕西,甚至甘肃,出席的学术队伍也常常比重庆阵容强大。其实自从重庆直辖以后,历届政府领导都在公开场合表示过要把重庆打造成为中国西部人才基地,这次“322人才工程”的推出算是本届政府的发力之作。

  这次选拔的大致程序是这样的:首先由重庆市人事局牵头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评定入围人选。对于第一层次的人选,先是重庆市人事局根据“322人才工程”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意见,依据优势学科的布局把指标分解到各个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事业单位;由各个分配到指标的单位先自行推选,然后并把推选名单上报重庆市人事局,最后由重庆市人事局确定入围名单。

  从公示的第一层次30个入围者看,他们的年龄都在45岁以下,而且在各自的学科或专业领域都成绩斐然。同时,90%来自高校,其中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两所大学占了一半以上。据一位知情人透露,重庆市政府希望借助“322人才工程”把第一层的30位中青年学者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相关学科领域的一流学者。按坊间说法,政府这回要在学术上“造星”了。

  政府财力支撑科研

  对于第二层的200个人选,重庆市人事局对各个单位既没有在推选人数上设限,也没有分配指标;由各个单位自主进行推选。当然各个单位推荐的人选最后是否入围还需要专家评选委员会定夺。据一权威人士透露,有的单位推荐的人选“命中率”很高,有的则很低;比如说,同一个单位在推荐人选时如果专业方向过于集中,其入围率往往会很低。因为确定第二层次的人选时,专家委员会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既要考虑到重庆市优势学科的发展需要,还要顾及各个学科和各个单位间的平衡;这样才有利于形成重庆未来学术科研上的百花齐放和整体水平提升。从记者对一些高校的采访情况看,证实了上述权威人士的说法,特别是那些单科性高校,第二层次入围人数要远远少于其推荐数。

  与遴选机制和程序一样关键的,是“322人才工程”的具体实施办法。不过从记者到重庆市各个高校了解到的情况看,具体实施“322人才工程”的各高校人事部门都没有收到重庆市人事局关于这次工程如何实施的有关文件。据一位高校人事处的负责人说,像“322人才工程”一类的项目,其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对入选者在科研资金和项目上进行倾斜和配套。说白了,就是重庆市政府为入选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学者每年提供多少钱、多少项目,钱和项目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提供;是否需要入选者单位提供配套资金;还有对每位入选者是否进行中期考核,做到能进能出;等等。

  一位重庆的资深学者告诉记者,重庆市以前在全市范围内推选过“巴渝学者”,当时的政策是,对每位“巴渝学者”一年提供10万元科研经费,并要求其所在单位配套10万元。这次“322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每人每年得到的科研经费支持应该不会低于“巴渝学者”所获得的数字。由于第二层次人选有200之众,每人每年能获得政府多少科研经费支持还真是难以估算。如果按第一层次每人每年10万元、第二层次每人每年3万元的政府支持计算,总计为900万元。这对于年度财政收入规模已经达到300亿的重庆来说,不成问题。当然,实际数目可能远超此数。

  就在“322人才工程”入围者名单公示后不久,记者根据这一名单对其中一些第一层次的上榜人选进行了接触。由于还没有正式发榜,他们与记者的交谈中普遍低调回应,不愿就此事进行评价或多谈。西南大学一位在学术上很有声望的中青年学者,在与记者说及自己入围第一层次人选时表现得认真而平静,他说前不久的一天,学校人事部门通知他去填表,他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将表填好、相应的资料准备好之后,他也没有再过问了。

  政府介入学术当否?

  “322人才工程”入围者名单公示后,在重庆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各界引起的反响相当强烈。一位高校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对这一工程的实施表示出了一种情不自禁的喜悦。他说,这表明政府对科研重视的政策正在落实,更重要的是向全社会昭示着一种正确的方向,对广大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是一种有力的支持和鼓励。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对“322人才工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重庆市学术科研水平的进步出言谨慎,尤其对政府在这项工程的主导作用产生疑虑。有学者说,学术界的事应由学术界自己做主,实行学术自治;政府制定政策、把握方向就行了;没有必要连具体的人选是谁也来管,这不是政府该管的事情。

  作为留德博士,西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吴越对西方发达国家学术界的运行方式和规则有过细心的观察和严肃的思考。在接受信报记者采访时,他认为“政府与学术界的关系不宜过于热乎”。

  他说,国外政府根本不会或者很少直接介入学术。所有学术经费都是通过企业或各种基金会支持。而且科研经费的资助完全是通过学术研究者公平公开公正地竞争得来的;比如说,一旦某人评上教授了,他(她)就有资格与其他教授平等地竞争科研经费。而不像国内,把教授划分为三六九等,什么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这些带头人又要分出三六九等,什么校级的、省部级的、国家级的。本来就非常有限的科研经费,经各级各类带头人一分,到其他教授或其他学术科研人员那儿就没有了。

  政府要做的就是不越位,不干预各种具体的学术事务,更不应加入那些纯学术的争论;一句话,政治归政治,学术归学术。

  他认为,纠正高校和科研院所内部的“学术行政化”倾向应该从制度建设入手。首先,与学术相关的评定必须实行回避制度,防止那些学政“两栖”者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投赞成票;另外,对学术项目或经费的获取实行自由申报制,再由那些无利益关联的学术名家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定并决定经费、项目配置。最好的境界,就是在以后做到像国外高校那样,行政人员与学术科研人员在职务上完全分离,不允许出现“两栖”的情况。

  有不同意见的不仅来自学术界,企业界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因为从公布的第一层次30个入围人选中,绝大多数指标分配给了高校。事实上,重庆在机械制造、兵工、医学等学科研究上还有一支几乎与高校并驾齐驱的研究队伍,那就是企业的研发机构。一批实力企业像建设集团、太极集团拥有强大的研发机构,有的建立了市级甚至国家级的技术研发中心,有的还同时建立起了博士后流动站。一位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的科研人员说,现在我们国家在大力倡导企业自主研发、开发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为什么重庆市在实施“322人才工程”时,在第一层次人才中居然没有一个企业的研发人员入围;虽然入围后有关科研人员得到的经费比起所在企业的投入不算什么,但毕竟反映了政府的一种导向。不过有专业人士对企业研发机构的“牢骚”给予了开解:国家虽然不一定以直接投入的方式支持企业研发,但会在税费上进行优惠;而且这次“322人才工程”侧重于基础学科的学术和理论研究,而按照国际惯例,企业研发经费95%甚至100%都是自筹的。

  通过“322人才工程”能否打造出重庆的“学术明星”,一切才刚刚开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