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GDP跃居世界第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16:31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新闻背景

  我国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两年来,经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广大普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圆满结束。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于12月6日起陆续发布经济普查主要数据结果。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的结果显示,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

  GDP总量超意大利

  经济普查后,我国2004年GDP总量从世界第七位上升到世界第六位。

  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位成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记者的第一个问题。

  李德水回答说,我国GDP换算成美元,早在2000年到2002年就超过了意大利,位居世界第六;从2003年到2004年,只是由于欧元升值,意大利又超过了中国。利用经济普查资料调整后,我国GDP总量又超过意大利。

  以当年汇率计算,我国2004年GDP总量从普查前的16537亿美元,调整为19317亿美元。我国占全球当年GDP总量的比重,由3.8%提高到4.4%。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04年意大利GDP为16801亿美元,法国为20463亿美元,英国为21330亿美元,德国为27547亿美元,日本为46712亿美元,美国为117343亿美元。

  1990年,我国GDP总量在世界排第11位。

  第三产业上升8.8%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904亿元,比快报数增加15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5018亿元,增加21297亿元;第一产业不在经济普查范围之内,仍采用快报数,其增加值为20956亿元。

  在GDP总量多出的2.3万亿元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13万亿元,占93%。我国第三产业2004年的增加值为6501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加21297亿元,占GDP比重从31.9%升至40.7%,提高了8.8个百分点。

  李德水介绍,经济普查中的第三产业占比大幅提高,主要是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存在明显的漏统。此次普查挤掉了一些地区统计和核算中历史遗留的第二产业、特别是规模以下工业存在的“水分”,补上了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常规统计中漏统的部分。

  调整后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虽然升至40.7%,但这个数字依然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或接近于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有关统计显示,美国服务业占GDP的75%,欧洲服务业占比也在60%以上,印度为51.2%。

  人均GDP只占全球1/5

  李德水说,中国GDP总量虽然略有增多,但人均水平仍在世界第100位之后。

  关于人均GDP的排位,国际上比较权威的有两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算法,去年中国初步核算的人均GDP为1276美元,居世界第112位;按照经济普查资料调整GDP后,同样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算法,中国人均GDP上调为1490美元,在世界上的排位升至第107位,超过了瓦努阿图、乌克兰、刚果、叙利亚和安哥拉等。

  另一种是按世界银行的算法,即以三年平均汇率计算,中国2004年人均GDP在经济普查前后,由世界第132位上升到第129位,只超过了埃及、瓦努阿图、土库曼斯坦。

  但无论用哪种算法,都改变不了2004年中国调整后的人均GDP只有全球人均GDP的五分之一这个客观现实。

  城乡合计,中国共有1.2亿人口生活困难,比绝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数还多。

  ■深度透视

  GDP修正透露出哪些信息

  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普查结果,改写了中国2004年的GDP总量,达到159878亿元,增加2.3万亿元。这一核心经济数据的修正,使得与之有关的一些宏观经济指标传递出新的信息。

  财政收入占比降两个百分点

  近几年财政收入的攀升轨迹,是国家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大幅提高的反映。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2004年又突破2万5千亿元,预计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3万亿元大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则由2002年的18.47%降为2004年的16.49%,下降了约两个百分点。

  经济学者哈继铭认为,中国需要纠正财政收入中不平衡的现象。2004年我国与消费有关的税收收入(如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70%,这个比率应当有所下降以刺激消费。财政支出政策应向消费倾斜。

  从横向比较看,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40%的平均水平,仍需要适当提高。2006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一个工作重点就是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着力推进投资、消费和出口健康发展;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结构;通过调整和规范收入分配促进消费增长。

  投资率和消费率此“消”彼长”

  舆论普遍认为,过去两年内中国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中国经济应从投资拉动型转为消费拉动型。而按照修正后的2004年GDP数据,投资率与消费率出现一降一升,表明中国近年来一直努力将过热的投资压下来、将不足的消费提上去有了成效,但启动内需仍是一个长期任务。

  ■新闻分析

  理性看待世界排名前移

  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名前移一个位次,成为第六,排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后。专家指出,对于新的排名,我们要客观分析。

  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十一位。2002年达到了第六位。2003年,由于欧元升值,意大利位居第六,我国退居第七位。根据这次普查资料调整后,2004年我国GDP重回第六位。

  “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面对调整后我国GDP总量在世界排序的前移,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用这样一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他的看法。

  但是,分析这个排序变化时,必须充分考虑两个因素:我国的人均GDP和普查弥补以往统计疏漏的技术性原因。

  无论哪种算法,都改变不了去年我国调整后的人均GDP只有全球人均GDP的五分之一这个客观现实。因此,我国仍属发展中国家,这一点没有发生丝毫改变。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的人口数,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而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认清我国的问题,都不能离开这个乘除法。

  专家分析说,与我国第一次全面的经济普查结果相比,过去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统计数据存在低估,还有因“未被观测经济”的存在产生的经济总量低估问题,低估现象存在一个较长时期了。GDP修正数据比原来高出2.3万亿元,并不意味着我国新创造出这么多经济总量。

  这次GDP的修正,其实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统计信息,通过普查得到了改善,而并不是经济社会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普查本身不可能创造GDP,也不可能因此增加可支配的财富。

  ■新闻解读

  二三产业一降一升表明

  经济增长结构更合理

  分析人士说,包括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高,意味着非产品生产的、无重量的劳务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例在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GDP比原来估计的要“轻”一些,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李德水表示,以普查数据测算,中国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5.2比52.9比31.9,变为13.1比46.2比40.7,显示第三产业过去被明显低估。

  他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的一降一升,“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比原先统计反映的更合理、更健康。”

  “从普查结果看,服务业对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功不可没,”李德水说。他指出,不能简单地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制造业或出口拉动的。服务业与消费关系最直接,因此对消费在中国三大需求中的拉动作用不可低估。

  ■对外声音

  中国外交不会因

  GDP增长而改变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0日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外交政策不会因GDP增长而改变。

  秦刚是在回答关于中国修正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问题时作上述表示的。

  秦刚说,调整后中国的GDP总量虽略有增加,但人均水平仍在世界排名第100位之后。

  “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今后长期面临的任务。”秦刚说。“我们目前的工作就是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他表示,中国今后无论怎么发展,仍将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积极力量。中国外交就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有利环境,维护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同时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外界反应

  中国GDP新数据是一项重大改进

  世界银行20日发布消息称,世行对中国公布新的经济普查数据表示欢迎,称之为“一项重大改进”。

  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认为此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公布非常“及时”。他说,中国政府开展下一个五年计划正需要这些翔实的数据,才能对有关中国经济形势的关键问题做出正确的评估。

  郝福满说:“这些新的数据较之以往是一项重大改进,也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参与这次经济普查所有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均据新华社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